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重庆大学专利>正文

镁合金复合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462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镁合金复合成形方法,属于镁合金加工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将铸造方法获得的铸坯加热至350℃~425℃,同时将挤压模具加热至232℃~425℃后均温25~120min;然后以1.2~12m/min的挤压速度挤压具有锻件二维特征的预成形挤压型材;截取与锻件体积相同的模压坯料,将模压坯加热至290℃~400℃,模具加热至232℃~400℃后保温25~120min,最后以2~200mm/s的变形速度进行一次模压,获得最终产品。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生产的镁合金锻件,既能满足产品形状的要求,又能提高镁合金锻件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还能使产品的综合机械性能更加均匀,工艺质量可靠,效率高,能耗少,品质高,工艺收益率高,适合具有挤压和模压特点的结构件产品进行批量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特别涉及一种通过引入塑性变形制造性能显著 提高的镁合金锻件的方法;属于镁合金加工领域。技术背景现行国内外镁合金锻件成形方法主要限于用简单几何形状铸坯或挤压坯料的多次模锻 成形。目前镁合金常规锻造生产主要存在以下不足镁合金室温下只有三个滑移系,室温无 法成形;而高温滑移系启动温度较高,用常规锻造方法生产镁合金构件需经历多道次的加热、 锻压和切边。因此,用铸坯锻造生产镁合金零件存在成形工艺冗长、工艺成本高、锻件晶粒 粗大、变形不均匀、锻造对材料力学性能提升有限等问题。而用常规挤压坯生产镁合金锻件, 因采用简单二维截面的型材,其锻造成形过程与采用铸坯的相同,冗长的成形过程导致成本 剧增。综上所述,常规锻造生产方法生产的镁合金锻件,因冗长的成形过程、低下的材料利 用率和高昂的工艺成本,难以获得规模商业应用。为了解决镁合金锻件生产的效率、成本和性能问题,国内外进行了一些相应的研究开发。 文献检索发现以下文献与本专利技术较为接近文献1:《镁合金锻造材料和锻造构件以及制造锻造构件的方法》授权专利号 99118462.9,涉及的是镁合金锻造材料和锻造构件以及制造锻造构件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的复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以下顺序步骤进行    1)镁合金坯料的选用:按工件机械性能要求,选择适合挤压和模压的镁合金材料;    2)镁合金挤压坯的制备:用半连续铸造等铸造方法,获得满足挤压工艺设备要求的铸坯;    3)挤压前预热:将铸坯加热到350℃~425℃后均温1~100min;同时,将挤压工模具预热至232℃~400℃,然后保温;    4)挤压预成形型材截面设计和模具生产:按照模压性能提升要求的二维截面锻压比,根据“构件二维截面几何特征不变、模压塑性流动确保充填模腔”的原则,设计挤压型材的截面结构,并据此生产出挤压模具;    5)挤压成形:将预热铸坯装入挤压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思远曹凤红廖惠敏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