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神经缺损修复用生物材料支架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负载GMl和NGF双营养因子的神经组织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常见疾患,临床上对于周围神经的离断伤,常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端-端外膜缝合、束膜缝合或联合缝合,以恢复神经的连续性,对于周围神经的缺损,自体神经移植仍是目前修复的“黄金标准”。近年来,组织工程的兴起,为众多的组织缺损、器官功能衰竭病人的治疗带来了曙光。 利用生物材料构建的神经再生导管,可以为神经细胞获取营养、生长和代谢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空间。然而神经再生是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神经营养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单一的神经导管对受损神经的修复效果是有限的,因为周围神经再生不仅要恢复其结构,更重要的是恢复其感觉和运动功能,为了达到或超过自体神经移植的修复效果,近年来研究者们不断致力可控制的活性复合神经导管的制备。近年来有报道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 factor, NGF)可以对运动神经的再生起促进作用,本研究小组也于2008年报道了用同轴共纺技术将神经生长因子包埋在纳米纤维中,使之缓慢释放得到活性神经导管。但是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GM1和NGF双营养因子的神经组织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GM1和NGF两种营养因子以质量比1:1共溶于超纯水中,完全溶解得到10?20微克每毫升的溶液;(2)将质量比为25:75的丝素蛋白和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物溶于六氟异丙醇,完全溶解搅拌均匀后得到质量体积百分比为8?10%的溶液;(3)将步骤(1)得到的溶液装入推进容器,在微量注射泵的驱动下进入同轴装置复合毛细喷头的内毛细喷头;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装入推进容器,在微量注射泵的驱动下进入同轴装置复合毛细喷头的内外毛细喷丝口之间的环状空隙处;(4)启动推进泵、电压和电机,开始形成取向接收的同轴静电纺纳米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GMl和NGF双营养因子的神经组织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GMl和NGF两种营养因子以质量比1:1共溶于超纯水中,完全溶解得到10-20微克每毫升的溶液; (2)将质量比为25:75的丝素蛋白和聚乳酸-聚己内酯共混物溶于六氟异丙醇,完全溶解搅拌均匀后得到质量体积百分比为8-10%的溶液; (3 )将步骤(I)得到的溶液装入推进容器,在微量注射泵的驱动下进入同轴装置复合毛细喷头的内毛细喷头;将步骤(2)得到的溶液装入推进容器,在微量注射泵的驱动下进入同轴装置复合毛细喷头的内外毛细喷丝口之间的环状空隙处; (4)启动推进泵、电压和电机,开始形成取向接收的同轴静电纺纳米纤维,得到支架; (5)将上述支架取下后采用一密闭容器用蒸汽处理,处理完毕后真空干燥,去除残留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GMl和NGF双营养因子的神经组织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GMl和NGF的超纯水溶液配制完毕后在4°C条件下保存,避免营养因子活性的丧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载GMl和NGF双营养因子的神经组织修复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聚乳酸-聚己内酯分子量为Mw 30万。4.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