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北京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金纳米棒的眼底病激光光热治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7305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金纳米棒的眼底病激光光热治疗系统,包括金纳米棒、治疗激光源、眼底成像系统以及PC控制平台;所述金纳米棒采用金种子法合成,按表面活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胶束状模板定向生长,通过改变溶液中银离子浓度控制金纳米棒的长径比,由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子修饰后共价连接血管造影剂吲哚氰绿与病理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辅助进行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医疗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金纳米棒的眼底病激光光热治疗系统
技术介绍
眼底由视网膜、眼底血管、视神经乳头、视神经纤维、视网膜上的黄斑部,以及视网膜后的脉络膜等构成,这些部位的病变统称为眼底病,眼底病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视觉能力,严重的可致盲。眼底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但往往难以奏效。当世界上第一台激光器专利技术后,由于激光具有波长一致性、方向性好等优点,可通过屈光间质针对眼球的不同目标组织准确地发挥作用,所以激光在医学领域中首先应用于眼科,而且最为深入。随着科 技的发展,目前激光已成为糖尿病性眼底病变、视网膜血管病变、黄斑部病变、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形成、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脉络膜肿瘤等许多眼底病的主要治疗手段。激光治疗眼底病为无痛治疗,疗效确切,与放射线相比,激光对人体无伤害,对正常的眼组织无损害,不需住院,不影响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对眼底病进行激光治疗时,现有的治疗方法通常首先需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诊断记录眼底血管无灌注区和新生血管荧光渗漏点等指导治疗;然后由病灶大小和临床反应来确定激光输出功率、曝光时间、光斑大小以及治疗时间等参数。这种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金纳米棒的眼底病激光光热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金纳米棒、治疗激光源、眼底成像系统以及PC控制平台;所述金纳米棒采用金种子法合成,按表面活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胶束状模板定向生长,通过改变溶液中银离子浓度控制金纳米棒的长径比,由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子修饰后共价连接血管造影剂吲哚氰绿与病理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辅助进行工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金纳米棒的眼底病激光光热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金纳米棒、治疗激光源、眼底成像系统以及PC控制平台;所述金纳米棒采用金种子法合成,按表面活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胶束状模板定向生长,通过改变溶液中银离子浓度控制金纳米棒的长径比,由聚酰胺-胺型树枝状高分子修饰后共价连接血管造影剂吲哚氰绿与病理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辅助进行工作。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纳米棒的眼底病激光光热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纳米棒的长径比为4至20,其对应纵向等离子共振吸收峰分别为808nm至2 μ m。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纳米棒的眼底病激光光热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PAMAM为4.0或5.0代聚酰胺-胺型树型大分子,其表面具有大量带正电荷的氨基能够与抗体、核酸或荧光团发生静电作用而形成复合物。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金纳米棒的眼底病激光光热治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ICG为医用血管造影剂,ICG吸收和发射近红外光,血液中ICG吸收光谱是650 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纬超任秋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