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限性多丝量家蚕品种的选育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179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1:33
一种双限性多丝量家蚕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多丝量春用品种“菁松”为轮回亲本,资源保存的限性品种“755”雌性个体为斑纹限性性状供体亲本进行杂交,获得限性品种的JsQXian;以多丝量春用品种“皓月”为轮回亲本,资源保存的限性品种“755”雌性个体为斑纹限性性状供体亲本进行杂交对每一世代在饲育过程中进行农艺性状选择,获得限性品种的HyQXian;将目标材料JsQXian与目标材料HyQXian进行杂交,即为双限性多丝量家蚕品种。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轮回亲本的遗传背景和供体亲本的目标性状,可在3-4年内快速高效培育出高产、优质、繁育过程中用工省的双限性多丝量家蚕新品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家蚕品种的选育方法,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法选育双限性多丝量家蚕品种的育种方法。
技术介绍
养蚕缫丝在我国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传统优势产业之一,也是我国能够主导国际市场的少数产品之一,目前,我国的蚕茧和生丝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分别占世界总产量的70%左右。蚕丝业不仅对增加农民收入和扩大劳动就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蚕的食物一桑树在环境保护、退耕还林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许多地区在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中,把发展蚕桑业作为首选和重点项目。家蚕新品种选育是蚕丝业科技进步的基础和核心之一,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家蚕品种选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全国范围内先后进行了 4-5次蚕品种的更新换代,极大地促进了蚕丝业的发展。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成本也随之增加,在蚕种场繁育生产用一代杂交蚕种的过程中,蛹期的性别鉴定工作量巨大,而采用限性品种时,在幼虫期即可根据期斑纹将雌雄性别分开,从而大大减少蛹期的工作量,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目前,生产上使用的限性品种主要为中系限性品种,且主要为强健性的夏秋用品种如秋丰、871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限性多丝量家蚕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以多丝量春用品种“菁松”为轮回亲本,资源保存的限性品种“755”雌性个体为斑纹限性性状供体亲本进行杂交,得杂交1代;再用杂交1代的雌性个体与“菁松”回交,获得回交1代;之后用轮回亲本雄性个体与回交1代中雌性个体连续回交,获得回交8代;对每一世代在饲育过程中进行农艺性状选择,留种个体采用分子标记选择丝量性状的基因型,获得遗传背景与“菁松”相同,且为限性品种的JsQXian;(2)以多丝量春用品种“皓月”为轮回亲本,资源保存的限性品种“755”雌性个体为斑纹限性性状供体亲本进行杂交,得杂交1代;再用杂交1代的雌性个体与“皓月”回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限性多丝量家蚕品种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以多丝量春用品种“菁松”为轮回亲本,资源保存的限性品种“755”雌性个体为斑纹限性性状供体亲本进行杂交,得杂交I代;再用杂交I代的雌性个体与“菁松”回交,获得回交I代;之后用轮回亲本雄性个体与回交I代中雌性个体连续回交,获得回交8代;对每一世代在饲育过程中进行农艺性状选择,留种个体采用分子标记选择丝量性状的基因型,获得遗传背景与“菁松”相同,且为限性品种的JsQXian ; (2)以多丝量春用品种“皓月”为轮回亲本,资源保存的限性品种“755”雌性个体为斑纹限性性状供体亲本进行杂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木旺侯成香谭安江黄勇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