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
技术介绍
黄盖鲽Pseudopleurnectes yokohamae地方名又称黄盖、沙板、小嘴、沙盖。属鲽形目,鲽科,黄盖鲽属。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部近海,中国、朝鲜、日本沿海均产,我国产于黄海和渤海,洄游范围小,适应能力强,其适温范围在2-26°C,最适宜生长温度在12-24°C,可自然越冬,是一种广温性鱼类,以山东蓬莱沿海数量较多。该鱼肉味鲜美,春节前后上市,独占海鲜鱼市场,价格昂贵。近年来,黄盖鲽自然资源日趋减少,海捕量极为有限,目前商品鱼在国内外市场需求量缺口很大,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加快增殖放流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构筑“海洋牧场”,营造“海底森林”,进行鱼类底播增殖放流,发展休闲渔业和生态渔业,造福子孙后代,促进渔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随着海洋渔业资源的日趋衰减和海洋捕捞生产效益的不断下滑,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渔业生产者把目光瞄向了工厂化养殖,有利的推动了鱼类工厂化养殖产业的兴起。其中,鲆鲽鱼类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稳定和经济效益可观而倍受各国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欢迎。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均已广泛开展鲆鲽鱼类的养殖生产和苗种的新开发。作为养殖生产对象或养殖开发对象的鲆鲽鱼类主要有大菱鲆、牙鲆、欧洲鳎等品种。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鱼类工厂化养殖 更是不断向新的台阶迈进,但鲆鲽鱼类的养殖仅限于大菱鲆、牙鲆等。黄盖鲽为黄、渤海地区特有的一种冷水性鲆鲽鱼类,以蓬莱近海为主要产地,在当地又俗称〃地生〃和〃当地生〃。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市场价格高(400元/公斤左右),需求广泛, ...
【技术保护点】
黄盖鲽亲鱼培育及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亲鱼的来源选取健康且达到性成熟期的黄盖鲽作为亲鱼,并按雌雄数量比例♀:♂=(50?80):1的比例放入亲鱼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2)、亲鱼的培育培育池要求:采用室内培育池,要求水体在25m3以上,水深在1.2m以上,水源充足并配有充足的供排水系统和充气设备;强化培育条件:采用自然海水经沉淀净化处理后进行开放式循环流水培育亲鱼,流水的日交换量为4~6个全量/天,亲鱼强化培育密度为3?5尾/m2;光线强度500~800lux,水温10~20℃,盐度29?32‰,pH值7.6?8.6,溶解氧大于5mg/L,氨氮小于0.02mg/L,细菌总数小于5个/mL,油小于0.05mg/L;培育饵料:饵料日投喂1?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日常管理:每天24小时实时测量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保证水质的稳定,每5?7天彻底清刷池底一次,每半个月倒池一次;(3)、产卵、受精获取大量成熟的受精卵;?(4)、受精卵孵化孵化控制条件:在孵化池中采用流水或静水对受精卵进行充气孵化,孵化密度为5?10万粒/m3,日换水量为全量的50~70% ...
【技术特征摘要】
1.盖鲽亲鱼培育及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亲鱼的来源 选取健康且达到性成熟期的黄盖鲽作为亲鱼,并按雌雄数量比例早: =(50-80):1的比例放入亲鱼培育池中进行强化培育; (2)、亲鱼的培育 培育池要求:采用室内培育池,要求水体在25m3以上,水深在1.2m以上,水源充足并配有充足的供排水系统和充气设备; 强化培育条件:采 用自然海水经沉淀净化处理后进行开放式循环流水培育亲鱼,流水的日交换量为4 6个全量/天,亲鱼强化培育密度为3-5尾/m2 ;光线强度500 8001ux,水温10 20°C,盐度29-32%。,pH值7.6-8.6,溶解氧大于5mg/L,氨氮小于0.02mg/L,细菌总数小于5个/mL,油小于0.05mg/L ; 培育饵料:饵料日投喂1-2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1-3% ; 日常管理:每天24小时实时测量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保证水质的稳定,每5-7天彻底清刷池底一次,每半个月倒池一次; (3)、产卵、受精 获取大量成熟的受精卵; (4)、受精卵孵化 孵化控制条件:在孵化池中采用流水或静水对受精卵进行充气孵化,孵化密度为5-10万粒/m3,日换水量为全量的50 70%,定时吸除死卵和污物,孵化水温10 13°C,盐度29 30%。,PH 值 7.8-8.0,溶解氧 5_8mg/l,光照 500-1000Iux ; 孵化管理:保持水环境的相对稳定,孵化期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宗哲,季芳,赵日祥,顾广琛,段少鹏,张宁,
申请(专利权)人:蓬莱宗哲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