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溪蟹卵人工孵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72400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17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溪蟹卵人工孵化方法,母溪蟹交配产卵后,收集从母蟹生殖孔排出的受精卵,将孵化液通入孵化池内,将受精卵移至孵化池,在孵化过程中用氦氖激光照射受精卵,工作波长为632.8nm,激光输出功率为5mW,受精卵由淡黄色转化成深褐色后,将受精卵移至养育池连续培养2周,养育过程中每天用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的日光灯照射10-12小时,养育期间,将黄虫粉、丰年虫粉、糯米粉按1:2:0.3的重量比混合加水揉捻成粒径为1mm以下的颗粒状,施洒于养殖池内,每天施洒2次,每次施洒200-300g/平方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溪蟹主要分布于热带地区,并扩展至亚热带和温带边缘区,古北区、东洋区和大洋洲区的淡水蟹类有200多种和亚种,中国除少数地区(新疆、青海、内蒙古和东北)外,几乎全国各省区都有分布,估计有100余种,大部在山溪石下或溪岸两旁的水草丛和泥沙间,有些也穴居于河、湖、沟渠岸边的洞穴里。它们并不长久埋浸在水里,而是在水边或潮湿处营半陆栖生活,杂食性,但偏喜肉食,主要以鱼、虾、昆虫、螺类以及死烂腐臭的动物尸体为食,有时也吞食同类,特别是刚脱壳的软壳蟹,溪蟹繁殖季节在4?9月间,因地区而异,雌、雄在硬壳时即可进行交配,体内受精,由于适应半陆栖生活,溪蟹类所排出的受精卵的卵壳较厚,母蟹一次产卵量约50?300粒,卵粒牢固地附着在腹肢内肢的刚毛上,溪蟹卵母体孵化受环境影响较大,母蟹很容易产生踢卵或吃卵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溪蟹抱卵育苗存在着周期长,孵化成活率受环境影响较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其孵化步骤如下: 母溪蟹交配产卵后,收集从母蟹生殖孔排出的受精卵; 将孵化液通入孵化池内,将受精卵移至孵化池,孵化密度为3-5粒/ml,孵化池内溶解氧保持在10-12mg/L,孵化温度保持在25-26°C,孵化液由水、水解蛋白、α -亚麻酸、复合维生素、葡萄糖、葡萄糖酸钙、硫酸锌、海藻酸钠按100:5:0.2:0.5:5: 2:0.1:7的重量比混合制成; 在孵化过程中用氦氖激光照射受精卵,工作波长为632.8nm,激光输出功率为5mW ;受精卵由淡黄色转化成深褐色后,将受精卵移至养育池连续培养2周,养育温度为22-25°C,养育密度为100-150个/平方米,养育池溶解氧保持在10_12mg/L,养育过程中每天用光照强度为1800-22001x的日光灯照射10-12小时,养育期间,将黄虫粉、丰年虫粉、糯米粉按1:2:0.3的重量比混合加水揉捻成粒径为1_以下的颗粒状,施洒于养殖池内,每天施洒2次,每次施洒200-300g/平方米。本专利技术采用人工孵化蟹卵,为受精卵提供统一孵化环境,提高了蟹卵孵化率和孵化成活率,孵化成活率可达99.4%,同时人工孵化还缩短了蟹卵孵化周期,孵化期间易于管理,受精卵移至孵化池后经15-20天即可发育成幼蟹,幼蟹在养育池内培养2周后即可放养独立生存。【具体实施方式】母溪蟹交配产卵后,收集从母蟹生殖孔排出的受精卵; 将孵化液通入孵化池内,将受精卵移至孵化池,孵化密度为4粒/ml,孵化池内溶解氧保持在llmg/L,孵化温度保持在26°C,孵化液由水、水解蛋白、α -亚麻酸、复合维生素、葡萄糖、葡萄糖酸钙、硫酸锌、海藻酸钠按100:5:0.2:0.5:5: 2:0.1:7的重量比混合制成; 在孵化过程中用氦氖激光照射受精卵,工作波长为632.8nm,激光输出功率为5mW ;受精卵由淡黄色转化成深褐色后,将受精卵移至养育池连续培养2周,养育温度为24°C,养育密度为120个/平方米,养育池溶解氧保持在llmg/L,养育过程中每天用光照强度为20001x的日光灯照射10-12小时,养育期间,将黄虫粉、丰年虫粉、糯米粉按1:2:0.3的重量比混合加水揉捻成粒径为1_以下的颗粒状,施洒于养殖池内,每天施洒2次,每次施洒250g/平方米。【主权项】1.,其特征在于,其孵化步骤如下: a、母溪蟹交配产卵后,收集从母蟹生殖孔排出的受精卵; b、将孵化液通入孵化池内,将受精卵移至孵化池,孵化密度为3-5粒/ml,孵化池内溶解氧保持在10_12mg/L,孵化温度保持在25-26°C,孵化液由水、水解蛋白、α -亚麻酸、复合维生素、葡萄糖、葡萄糖酸钙、硫酸锌、海藻酸钠按100:5:0.2:0.5:5: 2:0.1:7的重量比混合制成; c、在孵化过程中用氦氖激光照射受精卵,工作波长为632.8nm,激光输出功率为5mW ; d、受精卵由淡黄色转化成深褐色后,将受精卵移至养育池连续培养2周,养育温度为22-250C,养育密度为100-150个/平方米,养育池溶解氧保持在15_20mg/L,养育过程中每天用光照强度为1800-22001x的日光灯照射10-12小时,养育期间,将黄虫粉、丰年虫粉、糯米粉按1:2:0.3的重量比混合加水揉捻成粒径为1_以下的颗粒状,施洒于养殖池内,每天施洒2次,每次施洒200-300g/平方米。【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涉及,母溪蟹交配产卵后,收集从母蟹生殖孔排出的受精卵,将孵化液通入孵化池内,将受精卵移至孵化池,在孵化过程中用氦氖激光照射受精卵,工作波长为632.8nm,激光输出功率为5mW,受精卵由淡黄色转化成深褐色后,将受精卵移至养育池连续培养2周,养育过程中每天用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的日光灯照射10-12小时,养育期间,将黄虫粉、丰年虫粉、糯米粉按1:2:0.3的重量比混合加水揉捻成粒径为1mm以下的颗粒状,施洒于养殖池内,每天施洒2次,每次施洒200-300g/平方米。【IPC分类】A01K61/00【公开号】CN105325337【申请号】CN201510722487【专利技术人】蒋敏 【申请人】颍上县润海畜禽养殖有限公司【公开日】2016年2月17日【申请日】2015年10月3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溪蟹卵人工孵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孵化步骤如下:a、母溪蟹交配产卵后,收集从母蟹生殖孔排出的受精卵;b、将孵化液通入孵化池内,将受精卵移至孵化池,孵化密度为3‑5粒/ml,孵化池内溶解氧保持在10‑12mg/L,孵化温度保持在25‑26℃,孵化液由水、水解蛋白、α‑亚麻酸、复合维生素、葡萄糖、葡萄糖酸钙、硫酸锌、海藻酸钠按100:5:0.2:0.5:5: 2:0.1:7的重量比混合制成;c、在孵化过程中用氦氖激光照射受精卵,工作波长为632.8nm ,激光输出功率为5mW;d、受精卵由淡黄色转化成深褐色后,将受精卵移至养育池连续培养2周,养育温度为22‑25℃,养育密度为100‑150个/平方米,养育池溶解氧保持在15‑20mg/L,养育过程中每天用光照强度为1800‑2200lx的日光灯照射10‑12小时,养育期间,将黄虫粉、丰年虫粉、糯米粉按1:2:0.3的重量比混合加水揉捻成粒径为1mm以下的颗粒状,施洒于养殖池内,每天施洒2次,每次施洒200‑300g/平方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敏
申请(专利权)人:颍上县润海畜禽养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