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筛选耐低温草菇菌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1646 阅读:3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快速筛选耐低温草菇菌种的方法,包括:(1)按配比180-220g/L:18-22g/L:15-20g/L,将马铃薯(取汁)、葡萄糖以及琼脂加入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在121℃条件下,灭菌20-30min,然后冷却至45-50℃,倒入已灭菌的培养皿中,凝固,得固体培养基;(2)在无菌条件下,将草菇菌种接入上述固体培养基中,在黑暗条件下,温度为32-35℃,培养18-24h后,在0-4℃冷藏处理2-10h,然后在32-35℃,恢复培养1-5d,恢复培养期间,每隔6-8h画线一次,选恢复速度快、生长活力强的菌株,即得。该方法所需时间短,效率高,适于草菇耐低温引种或育种中大批量的检测鉴定;该方法简单易行,成本很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筛选菌种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草燕(Volvariellavolvacea (Bull ex Fr.) Sing)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光柄燕科,小包脚菇属。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食用菌中的优质菇种。据研究报道,鲜草菇含水92.39%,蛋白质2.66%,脂肪2.24%,还原糖1.66%,转化糖0.95%,灰分0.91% ;在草菇蛋白质中含有18种氨基酸,包含人体所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除食用价值外,草菇还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抑制癌细胞生长、解毒等功效。因此,草菇深受人们的喜爱,一直是我国的出口创汇产品,远销至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草菇原产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菌丝体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32 35°C,子实体分化发育的最适宜温度为27 31°C,这种高温的环境要求大大限制了草菇的发展,使得选/培育耐低温的草菇菌种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通常检验育种材料的耐低温特性,需要经过多次重复出菇试验才能确定,而每次出菇试验都要经历母种一原种一栽培种等一系列过程,才能最终获得子实体。如果毫无预先筛选的大规模出菇,存在工作量大,能源消耗高,周期长,不稳定等缺点。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出菇试验前先筛选鉴定草菇耐低温菌种的简便方法,可大大提高耐低温草菇菌种的选育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该方法所需时间短,效率高,只需要1-5天便获得结果,适于草菇耐低温育种中大批量的检测鉴定,而常规的方法检测需要40d左右,其操作也较为繁琐;该方法简单易行,所需设备与药品常规,成本低;该鉴定检测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检测技术经过简单培训即可完成整个试验过程。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快速筛选耐低温草燕菌种的方法,包括:(I)按配比180-220g/L:18-22g/L:15-20g/L,将马铃薯(取汁)、葡萄糖以及琼脂,加入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在121°C条件下,灭菌20-30min,然后冷却至45_50°C,倒入已灭菌的培养皿中,凝固,得固体培养基;(2)在无菌条件下,将草菇菌种接入上述固体培养基中,在黑暗条件下,温度为32-350C,培养18-24h后,在0-4°C冷藏处理2_10h,然后在32_35°C,恢复培养l_5d,恢复培养期间,每隔6-8h画线一次,选择恢复速度快、菌丝生长活力强的菌株,即为耐低温草菇菌株。所述步骤(I)中培养皿直径为9_12cm。所述步骤(I)中培养基的倒入量是培养皿容积的30%_50%。所述步骤(2)中草菇菌种的菌丝洁白、健壮。所述步骤(2)中冷藏温度优选为0°C。所述步骤(2)中冷藏时间优选为6-10h。所述步骤(2)中恢复培养的温度优选为32°C。所述步骤(2)中恢复培养时间优选为3d。马铃薯取汁的具体操作为:挑选马铃薯,将表面清洗干净,去皮,称取。将马铃薯切块,加蒸馏水煮烂(一般煮沸20-30min,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四层纱布过滤。有益.效果(I)本专利技术方法所需时间短,效率高,只需要l-5d便可获得结果,适于草菇耐低温育种中大批量的检测鉴定,而常规的方法检测草菇耐低温性能需要40d左右,其操作也较为繁琐;(2)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易行,所需设备与药品常规,成本很低;(3)本专利技术鉴定检测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检测技术经过简单培训的生手即可完成整个试验过程。附图说明图1是培养平皿背面画“十”字线;图2是V23与VH3菌丝在(TC下处理IOh后,于32°C下恢复生长72h的情况;图3是菌株V23在30°C下常规栽培出菇照片;图4是菌株VH3在28°C下常规栽培出菇照片。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专利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试验中所涉及的草菇菌株有2个,名称分别为V23与VH3,保存在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食用菌保藏中心;其中V23菌株为常规生产用菌株,VH3菌株是本专利技术人将V23菌株经紫外线(UV)、6°Co-Y射线、硫酸二乙酯(DES)对原生质体进行复合诱变而来,并且已经获得了上海市品种认定。实施例1草菇菌株菌丝耐低温性能的筛选鉴定(I)培养皿的灭菌:取清洗干净的玻璃培养皿10只,用报纸包好,于121 °C下灭菌20min,然后放入60°C烘箱中烘干备用。(2) PDA培养基制备:马铃薯(取汁)200g/L,葡萄糖20g/L,琼脂条20g/L,加入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后装入三角瓶中,于121°C下灭菌20min ;冷却至45_50°C,倒入已灭菌的直径9cm的培养皿中,倒入量为培养 皿容积的35%,凝固备用。其中马铃薯取汁的具体操作为:挑选马铃薯,将表面清洗干净,去皮,称取200g。将马铃薯切块,加蒸馏水煮烂(一般煮沸20-30min,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四层纱布过滤。(3)接种及培养:开紫外灯杀菌后,在灭菌好的平皿背面画“十”字线(见图1),用于后续的画线测定恢复生长情况。取提前灭菌的打孔器先在火焰上灼烧,然后在长满草菇菌丝的平板上均匀打孔;分别将草菇菌株V23与VH3在无菌条件下接种于固体培养基中央,标注菌株名称和日期,置于32°C培养箱内培养24h左右。(4)冷藏处理:将(3)的培养皿在0°C、黑暗条件下进行冷藏处理10h。(5)恢复培养及生长情况测定:将(4)中经过冷藏处理的培养皿置于32°C、黑暗条件下培养,每隔8h画线I次,测量V23与VH3菌株恢复生长的情况(见表I与图2),结果表明VH3菌株耐低温的能力优于V23菌株。表1V23与VH3菌株在(TC下处理IOh后,于32°C下恢复生长72h的情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快速筛选耐低温草菇菌种的方法,包括:(1)按配比180?220g/L:18?22g/L:15?20g/L,将马铃薯(取汁)、葡萄糖以及琼脂加入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在121℃条件下,灭菌20?30min,然后冷却至45?50℃,倒入已灭菌的培养皿中,凝固,得固体培养基;(2)在无菌条件下,将草菇菌种接入上述固体培养基中,在黑暗条件下,温度为32?35℃,培养18?24h后,在0?4℃冷藏处理2?10h,然后在32?35℃,恢复培养1?5d,恢复培养期间,每隔6?8h画线一次,选择恢复速度快、菌丝生长活力强的菌株,即为耐低温草菇菌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筛选耐低温草燕菌种的方法,包括: (1)按配比180-220g/L:18-22g/L:15-20g/L,将马铃薯(取汁)、葡萄糖以及琼脂加入蒸馏水中,混合均匀,在121°C条件下,灭菌20-30min,然后冷却至45_50°C,倒入已灭菌的培养皿中,凝固,得固体培养基; (2)在无菌条件下,将草菇菌种接入上述固体培养基中,在黑暗条件下,温度为32-350C,培养18-24h后,在0-4°C冷藏处理2_10h,然后在32_35°C,恢复培养l_5d,恢复培养期间,每隔6-8h画线一次,选择恢复速度快、菌丝生长活力强的菌株,即为耐低温草菇菌株。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筛选耐低温草菇菌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I)中培养皿直径为 9-12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明杰赵妍姜威鲍大鹏汪虹周慧敏李亚鹏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