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思伦专利>正文

一种白色野生灰树花的分离培养与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71645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色野生灰树花的分离培养与栽培方法,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包括野生种的选择、接种与发菌管理、出菇管理、采收等四个重要步骤。此栽培方法简单、全面,易于学习掌握,采用此栽培方法栽培出的白色灰树花产量高,品质好,有利于满足市场对于白色灰树花的需求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具体为。
技术介绍
白色灰树花是最新开发的稀有珍贵食用兼药用真菌。子实体气香沁脾、脆嫩爽口,具有独特的口味和齿感,富含葡聚糖、菌蛋白和矿物质等重要营养和药用成分,对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肥胖病、动脉硬化等现代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因此市场需求量很大,天然野生的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这就对人工栽培白色灰树花的产量和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主要包括白色灰树花野生种的选择、分离培养、接种、发菌管理、出菇管理和采收等步骤,实践证明采用此方法培养的白色灰树花产量高,质量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以下步骤组成: a、野生种的选择:选择菌盖大、厚圆整的野生菌株,采用组织分离、基质分离或孢子分离法至少一种方法对上述野生菌株进行分离、培养; b、接种与发菌管理:将培养好的纯菌种接种到已装袋的培养基上,进行发菌管理,直到菌丝长满袋子,所述发菌管理的环境条件为:温度设置为22-25°C,空气相对湿度设置为65%以下,光照设置为培养前期无光照,培养后期给予散射光,培养期间每天通风换气2次; C、出菇管理:采用袋式出菇或覆土出菇至少一种方法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期间温度设置为15-20°C,空气相对湿度前期设置为80%,后期设置为85%-90%,光照保持散射光,光照度保持在200-400勒克斯,保持通风换气; d、采收:采收标准是:菌盖未充分展开,边缘稍内卷,菌管规则,长度未超过1.5mm,管口未散开;采收方法是:两手伸入子实体底部,用力向一侧抬起,菇根即断。所述分离后的组织采用PDA培养基斜面培养,直到组织上长出白色毛状菌丝,长满培养基斜面,即为纯菌种,放入5°C条件下储存备用。所述步骤b中的培养基的成份是木屑78%,麸皮18%,石膏2%,过磷酸钙0.5%,尿素0.2%,红糖1%,含水量55%-60%,或者是棉籽壳50%,木屑35%,麸皮10%,石膏1%,过磷酸钙0.5%,尿素0.5%,红糖1%,含水量60%。所述培养基的PH值设置为5.5-6.5。所述袋式出菇的方法是:去掉长满菌丝的袋子的棉塞,套环,袋口保持原状,直立排放于床架或畦床上。 所述覆土出菇的方法是:首先选择覆土,覆土选用山地土或深层土,挑净土中杂物,打碎、晒干备用,然后作畦,最后,播种菌块,将长满菌丝的袋子去除,将长满菌丝的培养基制成菌块,将菌块间隔2-3cm摆放在畦上,将覆土填满空隙,然后浇水,将覆土湿透,沉实,菌块上覆土厚1.5cm,覆土上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栽培方法简单、全面,易于学习掌握,采用此栽培方法栽培出的白色灰树花产量高,品质好,有利于满足市场对于白色灰树花的需求量。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步骤如下: 选择菌盖大、厚圆整的白色野生灰树花为目标,采集到白色灰树花后立即进行分离,根据具体情况可做组织分离,基质分离或孢子分离至少其中之一,分离后的组织采用PDA培养基斜面培养,直到组织上长出白色毛状菌丝,长满培养基斜面,即为纯菌种,放入5°C条件下储存备用。培养基的成份是木屑78%,麸皮18%,石膏2%,过磷酸钙0.5%,尿素0.2%,红糖1%,含水量55%-60%,或者是棉籽壳50%,木屑35%,麸皮10%,石膏1%,过磷酸钙0.5%,尿素0.5%,红糖1%,含水量60%。根据上述成分将培养基配制好后搅拌均匀,装入袋中,袋口套套环,力口棉塞,每袋600-800克,高压灭菌1.5-2小时,常压灭菌100°C,8-10小时。培养基冷却后,将制作好的原种接在培养基上,进行发菌管理,直到菌丝长满袋子,所述发菌管理的环境条件为:温度设置为22-25°C,空气相对湿度设置为65%以下,宁干勿湿,光照设置为培养前期无光照,培养后期给予散射光,培养期间每天通风换气2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促菌丝往料内长接种10-15天后,接种穴周围菌丝长满培养料,35-40天培养期满,出现少量黑色原基,即可进行出菇管理。出菇管理:采用袋式出菇或覆土出菇至少一种方法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期间温度设置为15_-20°C,空气相对湿度前期设置为80%,后期设置为85%-90%,光照保持散射光,光照度保持在200-400勒克斯,保持通风换气;袋式出菇的方法是:去掉袋口的棉塞,套环,袋口保持原状,直立排放于床架或畦床上。覆土出菇的方法是:首先选择覆土,覆土选用山地土或深层土,挑净土中杂物,打碎、晒干备用,然后作畦,最后,播种菌块,将长满菌丝的袋子去除,将长满菌丝的培养基制成菌块,将菌块间隔2-3cm摆放在畦上,将覆土填满空隙,然后浇水,将覆土湿透,沉实,菌块上覆土厚1.5cm,覆土上覆盖塑料薄膜和草帘。采收:采收标准是:菌盖未充分展开,边缘稍内卷,菌管规则,长度未超过1.5mm,管口未散开;采收方法是:两手伸入子实体底部,用力向一侧抬起,菇根即断。采收后,注意清理料面,停水2-3天,让菌丝恢复生长,再按出菇前的方法管理,一般15-20天后可出第二茬菇,管理得当可出3茬菇。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色野生灰树花的分离培养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a、野生种的选择:选择菌盖大、厚圆整的野生菌株,采用组织分离、基质分离或孢子分离法至少一种方法对上述野生菌株进行分离、培养;?b、接种与发菌管理:将培养好的纯菌种接种到已装袋的培养基上,进行发菌管理,直到菌丝长满袋子,所述发菌管理的环境条件为:温度设置为22?25℃,空气相对湿度设置为65%以下,光照设置为培养前期无光照,培养后期给予散射光,培养期间每天通风换气2次;c、出菇管理:采用袋式出菇或覆土出菇至少一种方法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期间温度设置为15?20℃,空气相对湿度前期设置为80%,后期设置为85%?90%,光照保持散射光,光照度保持在200?400勒克斯,保持通风换气;d、采收:采收标准是:菌盖未充分展开,边缘稍内卷,菌管规则,长度未超过1.5mm,管口未散开;采收方法是:两手伸入子实体底部,用力向一侧抬起,菇根即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色野生灰树花的分离培养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 a、野生种的选择:选择菌盖大、厚圆整的野生菌株,采用组织分离、基质分离或孢子分离法至少一种方法对上述野生菌株进行分离、培养; b、接种与发菌管理:将培养好的纯菌种接种到已装袋的培养基上,进行发菌管理,直到菌丝长满袋子,所述发菌管理的环境条件为:温度设置为22-25°C,空气相对湿度设置为65%以下,光照设置为培养前期无光照,培养后期给予散射光,培养期间每天通风换气2次; C、出菇管理:采用袋式出菇或覆土出菇至少一种方法进行出菇管理,出菇期间温度设置为15-20°C,空气相对湿度前期设置为80%,后期设置为85%-90%,光照保持散射光,光照度保持在200-400勒克斯,保持通风换气; d、采收:采收标准是:菌盖未充分展开,边缘稍内卷,菌管规则,长度未超过1.5mm,管口未散开;采收方法是:两手伸入子实体底部,用力向一侧抬起,菇根即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白色野生灰树花的分离培养与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后的组织采用PDA培养基斜面培养,直到组织上长出白色毛状菌丝,长满培养基斜面,即为纯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思伦
申请(专利权)人:孙思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