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加工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1162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3 1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食物加工容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食物加工容器的加热控制系统不够集成化的问题。该食物加工容器包括:锅体,其具有底部;和,加热控制系统,其固定在该锅体的底部下。该加热控制系统包括:发热盘,其与该锅体的底部直接接触;固定座,其固定在该发热盘下,并且在该固定座和该发热盘之间夹设有隔热片;导电端子,其固持在该固定座内并且自该固定座向下突出;和,温度传感器,其夹设在该固定座与该发热盘之间并与该发热盘直接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食物加工容器能够将加热控制系统的所有部件整装于发热盘上,作为一个集成件结合到锅体上,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与发热盘直接接触的温度传感器也可以准确、及时地反应发热盘的实际温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厨用烹饪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加热控制系统的食物加工容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食物加工机通常具有搅拌和加热功能,其主要包括:具旋转驱动功能的机体;安装在机体上的锅体;安装在锅体内并由机体旋转驱动的搅拌刀组;以及,设置在锅体的底部区域的加热控制系统,以便对锅体内的食物进行加热。该加热控制系统包括发热部件和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用来检测发热部件的温度以便准确控制锅体的底部区域的加热。该食物加工机的除机体外的部分可称为食物加工容器。如图1所示,为一种现有技术的食物加工容器的示意图,其公开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第201010199024.6号中。该食物加工容器7的底座11具有电阻加热部件10,用以从下面对该食物加工容器7进行加热。接触模块15具有用于供电的插入式突出部16和温度传感器18,该接触模块15安装在与加热底座12具有间隔的第二底座13上相应地成形的第二底座开口 14的区域中。插入式突出部16经过加热底座12和第二底座13之间的空隙21,并且实现与加热部件10的电接触。加热底座12与距第二底座13有一定间隔的食物加工容器7的内壁通过焊接方式固定,接触模块15通过粘接永久地设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食物加工容器,其包括:锅体,所述锅体具有底部;以及加热控制系统,所述加热控制系统固定在所述锅体的底部下;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系统包括:发热盘,所述发热盘与所述锅体的底部直接接触;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发热盘下,并且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发热盘之间夹设有隔热片;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固持在所述固定座内并且自所述固定座向下突出;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夹设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发热盘之间并且与所述发热盘直接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物加工容器,其包括: 锅体,所述锅体具有底部;以及 加热控制系统,所述加热控制系统固定在所述锅体的底部下; 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系统包括: 发热盘,所述发热盘与所述锅体的底部直接接触; 固定座,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发热盘下,并且在所述固定座和所述发热盘之间夹设有隔热片; 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固持在所述固定座内并且自所述固定座向下突出;和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夹设在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发热盘之间并且与所述发热盘直接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物加工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系统还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设置在所述发热盘下并且与所述发热盘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食物加工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控制系统还包括温控开关和温度保险丝,所述温控开关通过螺杆和螺母固装于所述发热盘上,并且所述温度保险丝收容在套管内,所述套管通过偏压片固持在所述发热盘上。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食物加工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秀山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胜维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叶秀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