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1153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3 00: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管散热器设计,其系包括一底座、复数散热鳍片及一个以上的热管,该底座的端面具有可供散热鳍片插植结合的复数插槽,底座的底面系开设一个以上可供热管匹配嵌合的嵌槽,而其特征在于底座系在端面插槽与底面嵌槽之间开设复数个对应相通的破孔,使散热鳍片的相对底部可伸入破孔而抵触热管,故散热鳍片除了可插植结合于底座的端面插槽以外,并可直接接触到热管,因此可由散热鳍片直接传递热管所吸收的热温,以加快散热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有关一种热管散热器设计,尤指一种散热鳍片可局部穿透底座并直接抵持接触热管的热管散热器改良,使散热鳍片可直接传递热管所吸收的热温而加快散热。
技术介绍
习知热管散热器,系包括一底座、复数散热鳍片及一个以上的热管所组成,复数散热鳍片系堆栈排列而结合于底座的端面,底座的底面并开设可匹配嵌合热管的嵌槽,热管则向上弯曲而贯穿结合复数散热鳍片;如申请人先前申请的中国台湾第1359254号「附热管的散热器改良」技术专利案,或中国台湾第M416756号技术专利所提供的「具有并列式热管的散热器」设计,都是在底座的底面开设嵌槽,以提供热管可适配嵌入结合,且所述热管系可平整露出底座的底面,使热管可直接接触热源(如CPU)。习知亦有如中国台湾第M421693号技术专利所为「鳍片式散热器结构改良」设计,该类型的热管散热器则是将热管埋藏结合于底座与散热鳍片之间,故热管组件无法直接接触到热源(CPU),只能由底座贴触热源,再将底座所吸收的热温间接传递给热管及散热鳍片,用以进行散热。上述利用底座嵌槽搭配热管嵌合组成的习知热管散热器,其中,散热鳍片只能插植结合于底座端面,但无法同时直接接触热源(CPU),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管散热器,包括一底座、复数散热鳍片及一个以上的热管,该底座于底座端面设有复数插槽,而底座底面开设一个以上嵌槽,复数散热鳍片分别插植结合于底座端面的复数插槽,热管匹配嵌合于底座底面的嵌槽,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端面的插槽与底座底面的嵌槽之间开设复数个对应相通的破孔,各破孔系呈间隔排列,并与复数插槽呈相互的匹配对应;在各散热鳍片设有可伸入破孔的相对底部,将复数散热鳍片的相对底部伸入底座的破孔而抵触于热管,以使散热鳍片可直接传递热管所吸收的热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管散热器,包括一底座、复数散热鳍片及一个以上的热管,该底座于底座端面设有复数插槽,而底座底面开设一个以上嵌槽,复数散热鳍片分别插植结合于底座端面的复数插槽,热管匹配嵌合于底座底面的嵌槽,其特征在于:在底座端面的插槽与底座底面的嵌槽之间开设复数个对应相通的破孔,各破孔系呈间隔排列,并与复数插槽呈相互的匹配对应;在各散热鳍片设有可伸入破孔的相对底部,将复数散热鳍片的相对底部伸入底座的破孔而抵触于热管,以使散热鳍片可直接传递热管所吸收的热温。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复数插槽系呈并排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的嵌入部份系平整露出底座底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散热器,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崇贤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