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113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3 0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金属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金属框至少一组相邻两个侧边的相邻端部,沿各自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底面延伸部两两相连形成框角,侧边端部延伸部分的高度不低于侧边的高度;解决了背光模组框角处结构强度不强的问题,进一步使金属框以及背光模组在框角处的结构强度得到提升,从而减少当背光模组碰撞、跌落时,造成金属框变形及导光板和液晶显示屏破损的几率,同时也提高了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强度,增强了用户的使用体验。(*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子显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金属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行业产品的大量普及,用户对产品越来越讲究,对产品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用户不仅希望产品更轻、更薄、屏幕更大,同时还希望产品可以经得起一定的碰撞、跌落,具有一定的强度。图1和图2为现有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由图1及图2可知,在现有的背光模组中,金属框11的框角111断开,导致框角111处结构强度差,当使用该类背光模组的液晶显示装置发生跌落或碰撞时,就会造成金属框11的框角111变形或背光模组的显示屏框角破裂的现象。所以现有的背光模组无法到达较高的强度要求,其强度特性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金属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解决了背光模组框角处结构强度不足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种金属框,用于背光模组中,包括底面以及至少三个侧边;金属框至少一组相邻两个侧边的相邻端部,沿各自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底面延伸部两两相连形成框角,底面延伸部为底面向相邻两侧边延伸部分的相交处延伸而成;侧边端部延伸部分的高度不低于侧边的高度。进一步地,侧边端部延伸部分的高度等于侧边的高度。更进一步地,金属框所有两两相邻侧边的相邻端部,沿各自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底面延伸部两两相连形成框角。更进一步地,上述相邻两侧边延伸部分与底面延伸部一体成型形成框角。更进一步地,相邻两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延伸部分的内侧或/和外侧设置有加固边,加固边贴合于侧边延伸部分上。更进一步地,框角为弧形,相邻两侧边延伸部分的相交面为弧面。更进一步地,金属框的至少一个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更进一步地,通孔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其所在侧边的侧边延伸部分上。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导光板、光源;还包括上述的金属框。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电源电路;还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金属框、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将金属框至少一组相邻两个侧边的相邻端部,沿各自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底面延伸部两两相连形成框角,侧边端部延伸部分的高度不低于侧边的高度,使金属框在框角处连续,大大增强了框角结构的强度,从而使金属框整体结构强度更好,达到背光模组所需的强度,更好的保护安装于与金属框内部的部件的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背光模组结构正视图;图2为图1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结构正视图;图4为图3中B部分放大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结构正后视图;图6为图5中C部分放大示意图;图7为现有背光模组结构右视图;图8为图7中D部分放大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结构右视图;图10为图9中E部分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总体的思路为通过将背光模组中的金属框的至少一组相邻两个侧边的相邻端部,沿各自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进行延伸处理,并与底面延伸部两两相连形成框角;且,侧边端部延伸部分的高度不低于侧边的高度,提高了金属框框角的结构强度,从而增强背光模组的结构强度。而金属框侧边的具体设置形式如下为了增强背光模组框角处的结构强度,使其减少在外力作用下(如跌落或碰撞),金属框或显示装置变形的几率,如图3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将金属框中所有两两相邻侧边的相邻端部,沿各自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底面延伸部两两相连形成框角,且侧边延伸高度不低于金属框的侧边高度,这样设置就避免了背光模组在跌落或碰撞时,由于金属框框角断开所造成的金属框及导光板的变形。而进一步为了使金属框的框角结构强度更佳,可将框角的形状设置为弧形,相邻两侧边延伸部分的相交面为弧面;因为弧形的抗变形能力比直角的好,设置为弧形框角的金属框可更好的保护背光模组内设置于金属框的元件的安全,从而保护光源及屏幕,使其不各易受损。请参考图3和图4,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金属框11具备更佳的结构强度,将框角111设置为封闭的形状(如直角),即,将金属框11至少一组相邻两个侧边的相邻端部,沿各自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底面延伸部两两相连形成框角111,底面延伸部为底面向相邻两侧边延伸部分的相交处延伸而成;侧边端部延伸部分的高度不低于侧边的高度,,即,该框角111的高度不低于金属框11侧边的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框角111的高度等于金属框11侧边的高度;设置两者的高度一致是为了便于工业生产。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的框角111的侧边是连续的,也即,形成框角111的两个侧边延伸部分与底面延伸部是一体冲压成型的,这种结构的框角强度更大。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中金属框11的全部框角111都进行延伸使其相交,可以预见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仅将金属框11的一个或多个框角111处的相邻侧边进行延伸处理,如,可以仅将背光模组重心所在的一侧或容易碰撞的一侧的一个或两个框角111处的相邻侧边进行延伸处理。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在形成框角111的相邻两侧边中的至少一个侧边延伸部分的内侧或/和外侧设置有加固边,加固边贴合于侧边延伸部分上;具体的为加固边可以有多种设置形式,可以为波浪形的设置在侧边延伸部分上,也可以为多段式条状边不规则的设置在侧边延伸部分上,而出于节约材料,可以将固位边的设置为多段的间隔式设置,这样在满足形成框角111的侧边延伸部分强度需求的同时,也可以节省金属框制作材料;而为了保证侧边延伸部分(或者框角111)有足够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每段加固边的长度最好不小于2mm。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金属框11的所有框角111 一体冲压成型,也即金属框11的所有侧边都是连续的。请参考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金属框11具备更佳的结构强度,将框角111设置为封闭的弧形,因为弧形比直角的抗变形能力好。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框角111的至少一个侧边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上述的实施例是对现有的与胶框进行配合使用的金属框11结构进行的改进,在此基础上,本申请通过在框角111的侧边开设通孔,以便胶框与金属框11配合使用时,更牢固。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通孔设置在其所在侧边的侧边延伸部分上。进一步的,在一个实施例中,侧边两端的延伸部分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通孔,SP金属框11的所有框角111处的两个侧边设置有通孔。为了更本申请提供的金属框具有更大的通用性,上述实施例中,在框角111的侧边设置的通孔可以是圆形的注塑通孔;这是因为,当金属框是运用到胶铁一体化类型的背光模组时,本申请也可以进行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改进,其一个实施例如下如图7和图8可知,现有的胶铁一体化类型的背光模组在注塑成型时需要通过图8中的框角81处的缺口进行注塑,以保证较快的注塑效率,但是此时,除去金属框用变形损坏的问题外,还会存在注塑完成后进行切割时出现切割偏差的问题;请参考图9和图10,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将金属框11的相邻两个侧边延伸使其相交,避免了切割出现偏差的问题;进一步的,还通过在延伸形成的框角的一个侧边开设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属框,用于背光模组中,包括:底面以及至少三个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至少一组相邻两个侧边的相邻端部,沿各自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底面延伸部两两相连形成框角,所述底面延伸部为所述底面向所述相邻两侧边延伸部分的相交处延伸而成;所述侧边端部延伸部分的高度不低于所述侧边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框,用于背光模组中,包括:底面以及至少三个侧边;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至少一组相邻两个侧边的相邻端部,沿各自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底面延伸部两两相连形成框角,所述底面延伸部为所述底面向所述相邻两侧边延伸部分的相交处延伸而成;所述侧边端部延伸部分的高度不低于所述侧边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框,其特征在于,所述侧边端部延伸部分的高度等于所述侧边的高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框所有两两相邻侧边的相邻端部,沿各自所在侧边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与底面延伸部两两相连形成框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侧边延伸部分与所述底面延伸部一体成型形成所述框角。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小康陈武胡金根刘远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德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