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0200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3: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一种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组端子、第二组端子、绝缘本体以及连接件。绝缘本体具有第一对接部及第二对接部,第二对接部与第一对接部相互连接;绝缘本体配置第一组端子及第二组端子,且第一对接部具有内壁面,使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布于第一对接部的内壁面上。第二对接部具有外壁面,使第一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布于外壁面上以对应该对接电连接器的连接;连接件用于该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并经由此连接产生一压力,使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以非焊接式弹性压力接触于电路板的至少一表面上的对应接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
本技术有关于ー种电连接器结构,特别是有关于ー种应用于薄型电子装置的电连接器。背景技木习知电连接器多利用焊接技术,例如以人工将端子末端的焊接部焊接于电路板上,以达到电性连接的目的。然而,若焊料过多,易使过量焊料溢出而导致数个端子之间的相互导通呈现短路现象;反之,若焊料太少,易使焊接部与电路板松脱,造成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断路。随着目前连接器的尺寸设计趋向于轻薄短小,连带端子尺寸越来越小、端子尺寸需更纤细及端子间的排列间隔(Pitch)更为狭小,使得端子与电路板间的焊接趋于困难,因此必须改良连接器,以解决上述焊接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电连接器及使用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装置,藉由第一组端子及第ニ组端子的接触部以非焊接式弹性压力接触电路板上的对应接点。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第一组端子、第二组端子、绝缘本体以及ー连接件。第一组端子具有ー对第一差动讯号端子及ー对第二差动讯号端子;第二组端子具有ー对第三差动讯号端子,第一组端子及第ニ组端子的每一端子都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二接触部。绝缘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其用于分别电性连接一对接电连接器及一电路板,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组端子,该第一组端子具有一对第一差动讯号端子及一对第二差动讯号端子;一第二组端子,该第二组端子具有一对第三差动讯号端子,该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的每一端子都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二接触部;一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对接部及一第二对接部,该第二对接部与该第一对接部相互连接,并且该绝缘本体配置上述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且该第一对接部具有一内壁面,使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二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布于该第一对接部的该内壁面上,以及该第二对接部具有一外壁面,使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及该第二组端子...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1.05 US 61/5832171.ー种电连接器,其用于分别电性连接ー对接电连接器及一电路板,其特征在干,该电连接器包括: 一第一组端子,该第一组端子具有ー对第一差动讯号端子及ー对第二差动讯号端子; 一第二组端子,该第二组端子具有ー对第三差动讯号端子,该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的每一端子都具有一第一接触部及一第二接触部; ー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具有一第一对接部及一第二对接部,该第二对接部与该第一对接部相互连接,并且该绝缘本体配置上述第一组端子及该第二组端子,且该第一对接部具有一内壁面,使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及第ニ组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分布于该第一对接部的该内壁面上,以及该第二对接部具有一外壁面,使该第一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及该第二组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分布于该外壁面上以对应该对接电连接器的连接;以及 ー连接件,该连接件用于该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并经由此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志煜
申请(专利权)人:艾恩特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立信杰东莞精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