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网络传输的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装置,该装置由红外光源(1),聚光镜(2),温度探测器(3),锥形集光器(4),测量滤光片(5),参比滤光片(6),双通道红外探测器(7),反射镜(8),反射镜座(9),支架(10),过滤保护罩(11),防水防尘透气膜(12)和电路板(13)组成一个整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该装置采用双波长红外监测原理,辅以合理的结构设计,自带温度补偿、具有网络输出功能,具有监测精度高、稳定可靠等优点,满足基于网络传输的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的需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可燃气体泄漏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网络传输的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装置,其为采用双波长红外监测原理、自带温度补偿、具有网络输出功能的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燃气的普及,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人民的生活质量,但在生产和使用燃气的过程中,因燃气泄漏、废气等原因造成的可燃气体爆炸、中毒等意外事故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对燃气泄漏进行监测报警,能有效监测环境中可燃气体或毒性气体的浓度,起到安全防范作用。在燃气泄漏监测报警装置中,可燃气体监测传感装置是其核心部件,其性能决定着监测报警仪器的可靠性。目前,常用的自动监测碳氢可燃气体(CH4)泄漏的装置,大多采用催化燃烧式和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但这些气体传感器存在着易受环境影响、准确性和可靠性差、使用寿命短、维护成本高、易产生催化中毒等种种弊端。双波长红外气体泄漏监测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具备如下优点:能测量多种气体、测量范围宽、灵敏度高、精度高、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可靠性高、寿命长。近年来,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物联网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所带来的便利性和经济效益也非常巨大,迫切需要基于网络传输的可燃气体泄漏监测技术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传输的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装置。该装置采用双波长红外监测原理,辅以合理的结构设计,自带温度补偿、具有网络输出功能,具有监测精度高、稳定可靠等优点,满足基于网络传输的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的需要。本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网络传输的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装置,该装置包括:红外光源,聚光镜,温度探测器,锥形集光器,测量滤光片,参比滤光片,双通道红外探测器,反射镜,反射镜座,支架,过滤保护罩,防水防尘透气膜和电路板;具有开孔的所述的支架形成一个中空的气室,该支架上紧贴一层防水防尘透气膜,外面再套上过滤保护罩,在支架的一端安装反射镜,通过反射镜座固定并与支架相连,另一端设置红外光源和双通道红外探测器,红外光源前端设置有聚光镜,双通道红外探测器前面设置有测量滤光片和参比滤光片,测量滤光片和参比滤光片前端设置有锥形集光器,温度探测器置于气室中聚光镜与锥形集光器之间的空隙位置,电路板固定于支架上。其中,所述的电路板包括信号调理模块、Α/D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光源驱动模块和网络输出模块,其中,由光源驱动模块通过与外部电源相连,提供该装置工作所需的电压;该装置探测被测气体共产生三个信号:温度信号、测量信号和参比信号;所产生的测量信号和参比信号,通过输入信号调理模块进行放大、滤波和输入Α/D转换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入数据处理模块;而所产生的温度信号为数字信号,直接输入数据处理模块;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后,计算得到被测气体浓度值;此值通过网络输出模块输出到远程终端,该网络输出模块采用TCP/IP协议。其中,所述的电路板有外壳保护和固定,并与支架之间密封。其中,所述的测量滤光片和参比滤光片均为窄带干涉滤光片。其中,针对碳氢可燃气体选择的测量滤光片的中心波长为3.4μπι±70ηπι,半带宽为180nm±20nm,参比滤光片的中心波长为3.93 μ m±20nm,半带宽为75nm±10n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为:本技术通过采用双波长红外监测原理,辅以合理的结构设计,设计出一种基于网络传输的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装置。加入反射镜增加吸收长度,采用锥形集光器汇聚经反射镜反射的红外光,这些措施提高了监测装置的监测精度。采用防水防尘透气膜进行过滤、保护,在保证监测精度的同时,亦能对气室中光学元件进行保护。网络输出功能,使装置能够接入大型、远程网络监控系统。该装置引入了最新的物联网功能,符合未来技术发展的方向。本技术基于网络传输的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方法及装置是石油、化工、矿业工程等领域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和报警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其推广应用将有利于提升这些行业的安全和保障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红外光源、2.聚光镜、3.温度探测器、4.锥形集光器、5.测量滤光片、6.参比滤光片、7.双通道红外探测器、8.反射镜、9.反射镜座、10.支架、11.过滤保护罩、12.防水防尘透气膜、13.电路板;图2为本技术的装置的原理框图;图3为七点标定方法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的数据处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最佳实施方案是采用抛物面聚光镜对红外光源发出的红外光进行聚焦和准直,采用球面反射镜和锥形集光器实现红外光的反射和汇聚,球面反射镜表面镀金,以确保红外探测器接收到足够的光强。采用防水防尘透气膜,既能有效地避免粉尘、水分等杂质对光学元件的影响,又能保证气体顺利进入气室,以获得较快的响应速度。本实施例的结构如图1所示,由红外光源1,聚光镜2,温度探测器3,锥形集光器4,测量滤光片5,参比滤光片6,双通道红外探测器7,反射镜8,反射镜座9,支架10,过滤保护罩11,防水防尘透气膜12和电路板13组成。其构造是:具有开孔的支架10形成一个中空的气室,支架10上紧贴一层防水防尘透气膜12,外面再套上过滤保护罩11,在支架10的一端安装反射镜8,通过反射镜座9固定并与支架相连。另一端设置红外光源I和双通道红外探测器7,红外光源I前端设置有聚光镜2,双通道红外探测器7前面设置有测量滤光片5和参比滤光片6,测量滤光片5和参比滤光片6前端设置有锥形集光器4。温度探测器3设置于聚光镜2与锥形集光器3之间的空隙位置。电路板固定于支架10上,包括信号调理模块、Α/D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光源驱动模块和网络输出模块,电路板有外壳保护和固定,并与支架之间密封。所述的测量滤光片5和参比滤光片6均为窄带干涉滤光片,针对碳氢可燃气体选择的测量滤光片5的中心波长为3.4μ m±70nm,半带宽为180nm±20nm,参比滤光片6的中心波长为3.93 μ m±20nm,半带宽为75nm±10nm ;所选用的温度探测器3为数字式温度探测器;网络输出接口选用常用的RJ45接口进行网络连接。本实施例的原理框图见图2,包括光源驱动模块、红外探测组件、信号调理模块、A/D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和网络输出模块。其中,由光源驱动模块通过与外部电源相连,提供红外探测组件工作所需的电压;红外探测组件探测被测气体共产生三个信号:温度信号、测量信号和参比信号;所产生的测量信号和参比信号,通过输入信号调理模块的放大、滤波和A/D转换模块转换成数字信号后,输入数据处理模块;而所产生的温度信号为数字信号,直接输入数据处理模块;经过数据处理后计算得到被测气体的浓度,通过网络输出模块(TCP/IP协议)输出到远程终端。根据红外光谱理论,非对称极性分子由于内部偶极矩转动、振动等,对穿过气体分子的红外光产生吸收。不同类型的气体分子偶极矩不同,使得一种气体分子对特定波长的红外光有明显的吸收作用。根据朗伯-比尔定律:I = 10exp(-yCL);其中I为出射光强,Itl为入射光强,C为气体浓度,L为吸收长度,μ为气体的吸收系数,可改写为:C=i/ldin(i0/i)=-i/ldin(i/T)=-从以上公式可知,当吸收长度L与气体的吸收系数μ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网络传输的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红外光源(1),聚光镜(2),温度探测器(3),锥形集光器(4),测量滤光片(5),参比滤光片(6),双通道红外探测器(7),反射镜(8),反射镜座(9),支架(10),过滤保护罩(11),防水防尘透气膜(12)和电路板(13);具有开孔的所述的支架(10)形成一个中空的气室,该支架(10)上紧贴一层防水防尘透气膜(12),外面再套上过滤保护罩(11),在支架(10)的一端安装反射镜(8),通过反射镜座(9)固定并与支架(10)相连,另一端设置红外光源(1)和双通道红外探测器(7),红外光源(1)前端设置有聚光镜(2),双通道红外探测器(7)前面设置有测量滤光片(5)和参比滤光片(6),测量滤光片(5)和参比滤光片(6)前端设置有锥形集光器(4),温度探测器(3)置于气室中聚光镜(2)与锥形集光器(4)之间的空隙位置,电路板(13)固定于支架(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网络传输的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红外光源(1),聚光镜(2),温度探测器(3),锥形集光器(4),测量滤光片(5),参比滤光片(6),双通道红外探测器(7),反射镜(8),反射镜座(9),支架(10),过滤保护罩(11),防水防尘透气膜(12)和电路板(13);具有开孔的所述的支架(10)形成一个中空的气室,该支架(10)上紧贴一层防水防尘透气膜(12),外面再套上过滤保护罩(11),在支架(10)的一端安装反射镜(8 ),通过反射镜座(9 )固定并与支架(10 )相连,另一端设置红外光源(I)和双通道红外探测器(7 ),红外光源(I)前端设置有聚光镜(2 ),双通道红外探测器(7 )前面设置有测量滤光片(5)和参比滤光片(6),测量滤光片(5)和参比滤光片(6)前端设置有锥形集光器(4),温度探测器(3)置于气室中聚光镜(2)与锥形集光器(4)之间的空隙位置,电路板(13)固定于支架(1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网络传输的碳氢可燃气体泄漏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13)包括信号调理模块、Α/D转换模块、数据处理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华,陈迎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