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团竖炉烘床炉箅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68203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2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球团竖炉烘床炉箅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烘床干燥热工制度及风量分配不合理,造成生球在烘床上产生爆裂及开口的问题。包括第一炉箅条、第二炉箅条、第三炉箅条,所述第一炉箅条的缝隙小于第二炉箅条的缝隙,第二炉箅条的缝隙小于第三炉箅条的缝隙;第一炉箅条安装在烘床上部,第二炉箅条安装在烘床中部,第三炉箅条安装在烘床的下部。烘床炉箅通风面积自上而下依次增大,同时整个烘床的通风面积比改造前增加2%。同时因生球在烘床上的干燥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确保生球质量及其他热工制度控制正常的基础上,生球开口率下降5%,球团矿的返矿率下降1%,球团矿的产能上升1~2%。(*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球团竖炉烘床炉箅条
技术介绍
目前球团竖炉烘床炉箅条的箅缝间隙规格相同,烘床上下通风面积基本一致,该烘床存在的不足是由于烘床上下风量基本一致,生球刚进入烘床顶部后,因本身抗压强度不高,再加上料层本身自重的作用,料层底部生球极易破裂,若风量或风温控制过高,极易造成生球表面水分蒸发及内部水分迁移速度不平衡,引发生球爆裂、球团矿的返矿率升高。通过生产实际跟踪测试,影响生球在焙烧过程中破裂、开口的主要因素除不合格生球在转运的过程中产生破裂、开口外,百分之八十主要是由于烘床干燥热工制度及风量分配不合理,造成生球在烘床上产生爆裂及开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团竖炉烘床炉箅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烘床干燥热工制度及风量分配不合理,造成生球在烘床上产生爆裂及开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球团竖炉烘床炉箅条,包括第一炉蓖条、第二炉蓖条、第三炉蓖条,所述第一炉蓖条的缝隙小于第二炉蓖条的缝隙,第二炉蓖条的缝隙小于第三炉蓖条的缝隙;第一炉蓖条安装在烘床上部,第二炉蓖条安装在烘床中部,第三炉蓖条安装在烘床的下部。所述第一炉蓖条的缝隙为8mm,第二炉蓖条的缝隙为10mm,第三炉蓖条的缝隙为12mm。所述第一炉蓖条、第二炉蓖条、第三炉蓖条的通风口为百叶窗式,缝口宽度为8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烘床炉箅通风面积自上而下依次增大,同时整个烘床的通风面积比改造前增加2%。同时因生球在烘床上的干燥制度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在确保生球质量及其他热工制度控制正常的基础上,生球开口率下降5%,球团矿的返矿率下降1%,球团矿的产能上升I 2%。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箅条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箅条的平面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三箅条的平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一种球团竖炉烘床炉箅条,包括第一炉蓖条I,第二炉蓖条2,第三炉蓖条3,第一炉蓖条I的缝隙小于第二炉蓖条2的缝隙,第二炉蓖条2的缝隙小于第三炉蓖条3的缝隙;第一炉蓖条I安装在烘床上部,第二炉蓖条2安装在烘床中部,第三炉蓖条3安装在烘床的下部。第一炉蓖条I的缝隙hi为8mm,第二炉蓖条2的缝隙h2为10mm,第三炉蓖条3的缝隙h3为12mm。保证生球进入烘床后的烘干制度是风量从小到大,减少因表部水分蒸发和内部水分迁移不平衡而造成生球爆裂现象。第一炉蓖条、第二炉蓖条、第三炉蓖条的通风口为百叶窗式,缝口宽度为8mm。根据链箅机-回转窑生球干燥预热机理,对传统球团竖炉烘床炉箅进行如下改造I)目前竖炉烘床三角尖通风口为直缝式,改造为百叶窗式,缝口宽度为8mm;2)目前竖炉烘床每侧炉箅布局为二排十八列,炉箅条缝隙均为10mm,改为三排十八列,参数如下从上至下第一排炉箅条长度为386mm、宽度为260mm、缝隙宽度为8mm(见图1);第二排炉箅条长度为386mm、宽度为260mm、缝隙为IOmm (见图2);第三排炉箅条长度为676mm、宽度为260mm、缝隙为12mm (见图3)。本技术是将传统的一种缝隙规格的炉箅条改为三种缝隙规格不同的炉箅条,同时通过布局使得烘床上部风量小、下部风量大,这样生球进入烘床后,烘干强度是从小到大逐步进行,消弱了因表部水分蒸发和内部水分迁移不平衡而造成生球爆裂现象;与原传统烘床相比,一方面是烘床的风量匹配更加趋于合理,减少了生球在烘床上的爆裂程度,降低球团矿的含粉率;另一方面通风面积加大,从而提高生球烘干效率,增加球团矿产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团竖炉烘床炉箅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炉蓖条、第二炉蓖条、第三炉蓖条,所述第一炉蓖条的缝隙小于第二炉蓖条的缝隙,第二炉蓖条的缝隙小于第三炉蓖条的缝隙;第一炉蓖条安装在烘床上部,第二炉蓖条安装在烘床中部,第三炉蓖条安装在烘床的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团竖炉烘床炉箅条,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炉蓖条、第二炉蓖条、第三炉蓖条,所述第一炉蓖条的缝隙小于第二炉蓖条的缝隙,第二炉蓖条的缝隙小于第三炉蓖条的缝隙;第一炉蓖条安装在烘床上部,第二炉蓖条安装在烘床中部,第三炉蓖条安装在烘床的下部。2.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荣华丁忠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