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车首竖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530363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0-15 11:42
一种改进车首竖杆,安装于横把和前叉竖杆之间,该车首竖杆一端具有可穿套该前叉竖杆的前叉固定孔,该前叉固定孔设有开口槽,并可通过螺丝夹紧固定该前叉竖杆,而该车首竖杆另一端具有可穿套该横把的横把固定孔,该横把固定孔设有开口,并通过竖杆端盖和螺丝夹紧固定该横把,该竖杆端盖一端具有可嵌入该横把固定孔上开口的凸部,该车首竖杆与该竖杆端盖由截面具有加强筋结构的同一型材管件形成,该型材管件环部均匀设有多个通孔,该车首竖杆与该竖杆端盖之间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该车首竖杆之开口槽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用于固定前叉竖杆与车首横把,所用部件少,加工方便,安装也方便,具有实用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车首竖杆,安装于横把和前叉竖杆之间,该车首竖杆一端具有可穿套该前叉竖杆的前叉固定孔,该前叉固定孔设有开口槽,并可通过螺丝夹紧固定该前叉竖杆,而该车首竖杆另一端具有可穿套该横把的横把固定孔,该横把固定孔设有开口,并通过竖杆端盖和螺丝夹紧固定该横把,该竖杆端盖一端具有可嵌入该横把固定孔上开口的凸部,该车首竖杆与该竖杆端盖由截面具有加强筋结构的同一型材管件形成,该型材管件环部均匀设有多个通孔,该车首竖杆与该竖杆端盖之间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该车首竖杆之开口槽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用于固定前叉竖杆与车首横把,所用部件少,加工方便,安装也方便,具有实用的价值。【专利说明】改进车首竖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管件连接固定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固定前叉坚杆与车首横把的 改进车首坚杆。
技术介绍
自行车上前叉坚杆与车首横把之间通过车首坚杆连接固定(车首横把两端形成把 手),具体是该车首坚杆一端穿套并固定于该前叉坚杆,而另一端也穿套并固定于该车首横 把。进一步地,该车首坚杆一端穿套并通过螺丝锁紧固定前叉坚杆,而另一端穿套并通过坚 杆端盖及螺丝锁紧固定车首横把。但这样设计部件多,加工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进车首坚杆,用于固定前叉坚杆与车首横把,所用部件少,加工 方便,安装也方便,具有实用的价值。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改进车首坚杆,安装于横把和前叉坚杆之间, 该车首坚杆一端具有可穿套该前叉坚杆的前叉固定孔,该前叉固定孔设有开口槽,并可通 过螺丝夹紧固定该前叉坚杆,而该车首坚杆另一端具有可穿套该横把的横把固定孔,该横 把固定孔设有开口,并通过坚杆端盖和螺丝夹紧固定该横把,该坚杆端盖一端具有可嵌入 该横把固定孔上开口的凸部,该车首坚杆与该坚杆端盖由截面具有加强筋结构的同一型材 管件形成。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型材管件环部均匀设有多个通孔,该车首坚杆与该 坚杆端盖之间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该车首坚杆之开口槽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 丝锁紧固定。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型材管件的截面为多边形,该多个通孔分别位于该 多边形角部,该车首坚杆与该坚杆端盖之间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该车首坚杆 上开口槽之间至少具有其中的两个通孔,该车首坚杆之开口槽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 固定,更进一步地,该型材管件环部均匀设有四个通孔,该型材管件的截面呈四边形,该四 个通孔分布于对应的四个角部,该车首坚杆与该坚杆端盖之间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 固定,该车首坚杆上开口槽之间具有其中的两个通孔,该车首坚杆之开口槽上通过对应的 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型材管件之截面上加强筋结构为,该截面中部具有 环状结构,该环状结构与该截面环周之间设有多条加强筋。 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型材管件之截面上加强筋结构为,该截面环周之间 设有两条相互交叉连接的加强筋。 本专利技术有益技术效果是:所述车首坚杆一端具有可穿套该前叉坚杆的前叉固定 孔,该前叉固定孔设有开口槽,并可通过螺丝夹紧固定该前叉坚杆,而该车首坚杆另一端具 有可穿套该横把的横把固定孔,该横把固定孔设有开口,并通过坚杆端盖和螺丝夹紧固定 该横把,该坚杆端盖一端具有可嵌入该横把固定孔上开口的凸部,该车首坚杆与该坚杆端 盖由截面具有加强筋结构的同一型材管件形成,这样加工车首坚杆和坚杆端盖比较方便, 而且安装该车首坚杆(包括坚杆端盖)十分方便,十分实用。 更进一步地,该型材管件环部均匀设有多个通孔,该车首坚杆与该坚杆端盖之间 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该车首坚杆之开口槽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 这样将车首坚杆固定前叉坚杆以及固定横把也是十分方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装配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应用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型材管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型材管件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对照以上附图作补充说明: 1--前叉坚杆 4--坚杆端盖 2-横把 41--凸部 3--车首坚杆 6--截面 31--前叉固定孔 61--环状结构 311--开口槽 62--加强筋 32--横把固定孔 63--通孔 32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7,以下作进一步描述:一种改进车首坚杆, 安装于横把2和前叉坚杆1之间,该车首坚杆3 -端具有可穿套该前叉坚杆1的前叉固定 孔31,该前叉固定孔设有开口槽311,并可通过螺丝夹紧固定该前叉坚杆1,而该车首坚杆3 另一端具有可穿套该横把2的横把固定孔32,该横把固定孔设有开口 321,并通过坚杆端盖 4和螺丝夹紧固定该横把2,该坚杆端盖4 一端具有可嵌入该横把固定孔上开口的凸部41, 该车首坚杆3与该坚杆端盖4由截面具有加强筋结构的同一型材管件形成。 为了便于螺丝锁紧固定,该型材管件的截面为多边形,该型材管件环部均匀设有 多个通孔63,该车首坚杆与该坚杆端盖之间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该车首坚杆 之开口槽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 作为实际应用,该型材管件环部均匀设有四个通孔(如图1所示),该型材管件的截 面呈四边形,该四个通孔分布于对应的四个角部,该车首坚杆与该坚杆端盖之间的四个螺 丝通过对应的通孔锁紧固定,该车首坚杆上开口槽之间具有其中的两个通孔,该车首坚杆 之开口槽上的二个螺丝通过对应的通孔锁紧固定。 如图6和图7所示,为了提高所述车首坚杆以及坚杆端盖的强度,该型材管件之截 面上加强筋结构为,该截面6中部具有环状结构61,该环状结构61与该截面环周之间设有 多条加强筋62 ;也可以该型材管件之截面上加强筋结构为,该截面6环周之间设有两条相 互交叉连接的加强筋62。这样设计可以通过加工型材,达到制造一种成本低廉、方便安装、 强度高、外观漂亮的车首坚杆。【权利要求】1. 一种改进车首坚杆,安装于横把(2)和前叉坚杆(1)之间,其特征在于,该车首坚杆 (3)-端具有可穿套该前叉坚杆(1)的前叉固定孔(31),该前叉固定孔设有开口槽(311), 并可通过螺丝夹紧固定该前叉坚杆(1),而该车首坚杆(3)另一端具有可穿套该横把(2)的 横把固定孔(32),该横把固定孔设有开口(321),并通过坚杆端盖(4)和螺丝夹紧固定该横 把(2),该坚杆端盖(4) 一端具有可嵌入该横把固定孔上开口的凸部(41),该车首坚杆(3) 与该坚杆端盖(4)由截面具有加强筋结构的同一型材管件形成。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车首坚杆,其特征在于,该型材管件环部均匀设有多 个通孔(63),该车首坚杆与该坚杆端盖之间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该车首坚杆 之开口槽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锁紧固定。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车首坚杆,其特征在于,该型材管件的截面为多边形, 该多个通孔分别位于该多边形角部,该车首坚杆与该坚杆端盖之间通过对应的通孔及螺丝 锁紧固定,该车首坚杆上开口槽之间至少具有其中的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车首竖杆,安装于横把(2)和前叉竖杆(1)之间,其特征在于,该车首竖杆(3)一端具有可穿套该前叉竖杆(1)的前叉固定孔(31),该前叉固定孔设有开口槽(311),并可通过螺丝夹紧固定该前叉竖杆(1),而该车首竖杆(3)另一端具有可穿套该横把(2)的横把固定孔(32),该横把固定孔设有开口(321),并通过竖杆端盖(4)和螺丝夹紧固定该横把(2),该竖杆端盖(4)一端具有可嵌入该横把固定孔上开口的凸部(41),该车首竖杆(3)与该竖杆端盖(4)由截面具有加强筋结构的同一型材管件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灿王晓君
申请(专利权)人:捷安特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