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LED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它包括灯罩、塑料灯壳、灯头和LED单元,所述灯罩连接于所述塑料灯壳的顶部,所述灯头连接于所述塑料灯壳的底部,所述LED单元设置于所述塑料灯壳的内腔,所述塑料灯壳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塑料灯壳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散热通道设置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所述外壁的宽度为所述散热通道的长度的1/3~2/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散热通道有利于塑料灯壳内空气的流通和热量的传递,可将LED单元散发出的热量及时排出塑料灯壳的外部,散热效果好,有效防止LED单元热聚效应的产生,增加其使用寿命、提高稳定性和降低光衰现象的产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LED灯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
技术介绍
半导体LED照明光源具有寿命长,节能、绿色环保、色彩丰富以及微型化等优点而被称为下一代光源倍受关注。随着节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国家对LED灯产业的支持和推广,LED灯作为光源的照明灯具也逐渐普及到各种照明装置上。目前市面上的LED灯种类繁多,大多数LED灯的结构包括灯头、灯壳及灯罩,为了降低LED灯的制造成本以便于更好推广市场,人们采用塑料材料制做为LED灯的灯壳,塑料灯壳成本低、质量轻,且在造型方面丰富多变,然而塑料灯壳的散热效果较金属灯壳的差,如果LED灯功率增大,LED灯的芯片聚热过高,就容易过快出现光衰现象甚至缩短LED灯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设计合理、散热效果好的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来实现的。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包括灯罩、塑料灯壳、灯头和LED单元,所述灯罩连接于所述塑料灯壳的顶部,所述灯头连接于所述塑料灯壳的底部,所述LED单元设置于所述塑料灯壳的内腔,所述塑料灯壳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塑料灯壳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散热通道设置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所述外壁的宽度为所述散热通道的长度的1/3 2/3。其中,所述塑料灯壳包括若干散热鳍片,所述若干散热鳍片设置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所述若干散热鳍片与所述内壁、所述外壁围设构成散热通道。其中,所述塑料灯壳的直径由底端向顶端逐渐增大。其中,所述外壁开设有对流孔,所述对流孔设置于所述外壁的顶部,所述对流孔与所述散热通道连通。其中,所述散热通道朝向所述灯头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外壁。其中,所述灯头与所述塑料灯壳之间设置有绝缘体,所述绝缘体开设有散热孔。其中,所述绝缘体设置有第一级阶台、第二级阶台和第三级阶台,所述灯头套设于所述第一级阶台并与所述第二级阶台抵接,所述塑料灯壳的底部抵接于所述第三级阶台,所述散热孔开设于所述第二级阶台。其中,所述LED灯还包括电源置放柱和铝基板,所述电源置放柱设置于所述塑料灯壳的内腔,所述铝基板螺接于所述电源置放柱,所述LED单元均布于所述铝基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散热通道有利于塑料灯壳内空气的流通和热量的传递,可将LED单元散发出的热量及时排出塑料灯壳的外部,外壁的宽度为散热通道的长度的1/3 2/3,散热通道部分外露,散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有效防止LED单元热聚效应的产生,增加其使用寿命、提高稳定性和降低光衰现象的产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塑料灯壳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塑料灯壳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绝缘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I一灯罩,2—塑料灯壳,21—内壁,22—外壁,23—散热鳍片,3—灯头,4一LED单元,5—散热通道,6—对流孔,7 —电源置放柱,8—铝基板,9一绝缘体,91 一第一阶台,92—第二阶台,93—第二阶台,10一散热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包括灯罩1、塑料灯壳2、灯头3和LED单元4,所述灯罩I连接于所述塑料灯壳2的顶部,所述灯头3连接于所述塑料灯壳2的底部,所述LED单元4设置于所述塑料灯壳2的内腔,所述塑料灯壳2设置有散热通道5,所述塑料灯壳2包括内壁21和外壁22,所述散热通道5设置于所述内壁21和所述外壁22之间,所述外壁22的宽度为所述散热通道5的长度的1/3 2/3。本技术的散热通道5有利于塑料灯壳2内空气的流通和热量的传递,可将LED单元4散发出的热量及时排出塑料灯壳2的外部,外壁22的宽度为散热通道5的长度的1/3 2/3,散热通道5部分外露,散热速度快,散热效果好,有效防止LED单元4热聚效应的产生,增加其使用寿命、提高稳定性和降低光衰现象的产生。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灯壳2包括若干散热鳍片23,所述若干散热鳍片23设置于所述内壁21和所述外壁22之间,所述若干散热鳍片23与所述内壁21、所述外壁22围设构成散热通道5。若干散热鳍片23均布于内壁和21外壁22之间,不仅增强了塑料灯壳2的机械强度,而且散热鳍片23与内壁21、所述外壁22围设构成的散热通道5加速了空气的流通,大大加快了热量的散发速度,提高了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塑料灯壳2的直径由底端向顶端逐渐增大,所述外壁22开设有对流孔6,所述对流孔6设置于所述外壁22的顶部,所述对流孔6与所述散热通道5连通;所述散热通道5朝向所述灯头3的一端延伸出所述外壁22。对流孔6和散热通道5伸出的一端与外部空间连通,且塑料灯壳2的直径由底端向顶端逐渐增大,使塑料灯壳2形成烟囱式的对流通道,进一步加速热量的散发,提高散热效率。本实施例中,所述LED灯还包括电源置放柱7和铝基板8,所述电源置放柱7设置于所述塑料灯壳2的内腔,所述铝基板8螺接于所述电源置放柱7,所述LED单元4均布于所述铝基板8。铝基板8与电源置放柱7螺接,连接牢固稳定,且铝基板8能够承载较高的电流,耐压可达4500V,能够将热阻降至最低,导热系数大于2. O,具有极好的热传导性能,可有效将LED单元4散发的热量传导至塑料灯壳2的内腔,再由散热通道5将热量散出外部环境。实施例二。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所述灯头3与所述塑料灯壳2之间设置有绝缘体9,所述绝缘体9开设有散热孔10,所述绝缘体9设置有第一级阶台91、第二级阶台92和第三级阶台93,所述灯头3套设于所述第一级阶台91并与所述第二级阶台92抵接,所述塑料灯壳2的底部抵接于所述第三级阶台93,所述散热孔10开设于所述第二级阶台92。第二级阶台92外露于灯头3及塑料灯壳2之间,将散热孔10开设于第二级阶台92,增加了本技术与外部空气的散热渠道,进一步保证了散热效果,增强头用性。本实施例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上所述实施方式,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来限制本技术实施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包括灯罩、塑料灯壳、灯头和LED单元,所述灯罩连接于所述塑料灯壳的顶部,所述灯头连接于所述塑料灯壳的底部,所述LED单元设置于所述塑料灯壳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灯壳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塑料灯壳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散热通道设置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所述外壁的宽度为所述散热通道的长度的1/3~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包括灯罩、塑料灯壳、灯头和LED单元,所述灯罩连接于所述塑料灯壳的顶部,所述灯头连接于所述塑料灯壳的底部,所述LED单元设置于所述塑料灯壳的内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灯壳设置有散热通道,所述塑料灯壳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散热通道设置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所述外壁的宽度为所述散热通道的长度的1/3 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灯壳包括若干散热鳍片,所述若干散热鳍片设置于所述内壁和所述外壁之间,所述若干散热鳍片与所述内壁、所述外壁围设构成散热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灯壳的直径由底端向顶端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散热通道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壁开设有对流孔,所述对流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轶,张兵,张林,谭颂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银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