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负极板的层积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9969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7: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将正负极板的层积错位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能够高生产效率地层积正负极板的正负极板的层积方法及其装置。对用隔膜进行覆盖并将极板间熔敷了的正极板的覆盖正极板列在各熔敷部形成折痕,并以该折痕为支点对每个正极板交替地朝左右分配,并以折痕为支点折叠成Z字形,同时将被定位了的负极板插入极板间来交替地层积正负极板。此时,为了防止层积错位,例如从正极板用薄板材料以规定的尺寸切出正极板,并在用隔膜进行覆盖、定位后,以始终保持最初的定位状态的方式沿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压接或者吸引正极板,同时将其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正负极板的层积方法及其装置,尤其涉及能够不局限于端子形状地将正负极板的层积错位抑制为最小限度并且能够高生产效率地层积正负极板的正负极板的层积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层积正极板和负极板的极板层积装置中,除了要提高单位时间的生产量以外,还要求以将层积错位抑制为最小限度的高定位精度层积正极板和负极板。作为正负极板的层积装置,例如公知有下述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以下称为“第一现有技术”。),即,在与隔膜的卷出方向成直角地使多张正极板排列并放置在隔膜上后,以使正极板的各端子露出的方式将隔膜180度折回并将正极板覆盖,对正极板的各极板间利用热封机间隔地形成熔敷部(两个部位),之后利用刀具将该熔敷部间切断而形成袋状覆盖正极板,接着将被冲压至规定的尺寸的负极板与上述正极板交替地层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此外,还公知有下述二次电池的制造方法及其层积装置(以下“称为第二现有技术”。),即,不是如上述层积方法那样覆盖正极板或者负极板的其中一方,并分别独立地将其一张一张切断并将无覆盖的异极板一张一张层积在其上,而是首先交替地串联地将正极板和负极板排列在隔膜上,接着用其它的隔膜从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正负极板的层积方法,所述正负极板的层积方法是经由隔膜交替地层积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层积方法,其特征在于, 对用所述隔膜进行覆盖、定位并在邻接极板间形成有熔敷部的覆盖极板列始终沿与输送方向正交的方向进行压接或者吸引并将所述覆盖极板列送出,同时将所述覆盖极板列朝左右交替地分配并折叠成Z字形,同时将被定位了的异极板从两个横向交替地插入到所述邻接极板间来交替地层积正负极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极板的层积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熔敷部形成折痕,将所述覆盖极板列的输送方向变换为铅垂方向并从两个横向通过吸引机构对每个极板交替地吸引并朝左右分配,同时将所述覆盖极板列折叠成Z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负极板的层积方法,其特征在于, 用左右辊压接并送出所述覆盖极板列,同时从该左右辊的出口附近在1/4圆弧以内朝左右交替地吸附所述覆盖极板列并将该覆盖极板列朝左右交替地分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极板的层积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覆盖极板列折叠成Z字形时,利用固定机构对已经坐落在托架上或者被层积在托架上的极板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正负极板的层积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折痕是齿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正负极板的层积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熔敷部的熔敷机构按压邻接极板的邻接端部的同时随着该邻接极板移动来对所述邻接极板间进行熔敷。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正负极板的层积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熔敷机构朝原位返回的期间,利用定位机构对极板进行定位。8.—种正负极板的层积装置,所述正负极板的层积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中敏彦小林和男藤仓章良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自动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