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料电池的结构体。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有具有“内部形成有气体流路的不具有电子传导性的多孔质的支承基板”、“相互分离地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承基板的表面中多处的、由燃料极、固体电解质和空气极层叠的多个发电元件部”和“分别设置在I组或多组的相邻所述发电元件部之间的、电连接相邻的所述发电元件部的一方所述发电元件部的内侧电极和另一方所述发电元件部的外侧电极的具有电子传导性的I个或多个电连接部”的固体氧化物形燃料电池的结构体(例如,参照日本专利特开平8-106916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8-226789号公报)。这样的构成也称为“横条型”。以下,关注支承基板的形状。日本专利特开平8-106916号公报记载的“横条型”的固体氧化物形燃料电池的结构体中,支承基板呈圆筒状。圆筒状的支承基板的表面(圆筒面)中,用于埋设燃料极的多个“环状沟”在轴向的多处分别形成(参照图3)。从而,支承基板中形成有“环状沟”的部分的外径变小。由此,该结构体为,在对支承基板施加弯曲方向或扭转方向的外力时,容易变形的结构。又,日本专利特开2008-226789号公报记载的“横条型”的固体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7.15 JP 2010-160505;2011.04.14 JP 2011-090361.一种燃料电池的结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形成有气体流路的平板状的多孔质的支承基板; 多个发电元件部,其分别设置在所述平板状的支承基板的主面中相互分离的多处,每个所述发电元件部至少由内侧电极、固体电解质和外侧电极层叠构成;和 I个或多个电连接部,其分别设置在I组或多组相邻的所述发电元件部之间,使相邻的所述发电元件部的一方所述发电元件部的内侧电极和另一方所述发电元件部的外侧电极电连接, 所述各电连接部由:由致密材料构成的第I部分、和与所述第I部分连接且由多孔质材料构成的第2部分构成, 所述平板状的支承基板的主面的所述多处分别形成有第I凹部,该第I凹部具有:由所述支承基板的材料构成的底壁,和遍及整周的、由所述支承基板的材料构成的周向封闭的侧壁, 所述各第I凹部中分别埋设有对应的所述发电元件部的内侧电极, 所述被埋设的各内侧电极的外侧面分别形成有第2凹部,该第2凹部具有:由所述内侧电极的材料构成的底壁、和包括所述内侧电极材料构成部分的周向封闭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森诚,吉冈邦彦,龙崇,铃木宪次,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