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电池(100)被收容于盒(20)内,电池(100)具有将在电池内产生的气体放出到电池外的开放部(8a),盒(20)被划分为收容多个电池(100)的收容部(50)以及将从电池(100)的开放部(8a)放出的气体排出到盒(20)外的排气路径(60),电池(100)的开放部(8a)通过密闭的连接路径(40)与排气路径(60)连通,在连接路径(40)中或者其一端上配置仅从电池(100)的开放部(8a)向排气路径(60)的方向开放的单向开放阀(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将多个电池收容于盒内而得到的电池模块。
技术介绍
将多个电池收容于盒内而能够输出规定的电压和容量的电池组广泛使用作为各种设备、车辆等的电源。另外,开始采用以下技术:将通用的电池进行并联和串联连接,使输出规定的电压和容量的电池组模块化,对该电池模块进行各种组合,由此能够应对各种用途。该模块化技术还具有以下各种优点:通过使收容于电池模块的电池高性能化,来实现电池模块本身的小型和轻量化,因此安装电池组时的作业性能提高,并且搭载于车辆等的有限的空间时的自由度提闻等。另一方面,随着收容于电池模块的电池的高性能化,除了确保电池单体的安全性以外,确保集合了多个电池的电池模块中的安全性也变得重要。特别是,在由电池内的内部短路等引起的发热而产生气体并安全阀动作而高温气体被放出到电池外的情况下,当周围的电池暴露于高温气体时,有可能影响到正常的电池,从而引起连锁性劣化。针对这种问题,在专利文献I中记载了如下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具备具有以下结构的排气机构:以划分壁将收容了多个电池的盒划分为收容电池的电池室以及排出从电池放出的高温气体的排出室,并且使电池的安全阀的开口部与排气室连通。排气机构具有这种结构,由此使从电池的安全阀放出的高温气体不会流入到电池室内而使流入到排气室,从而能够从盒的排出口排出到盒外。由此,能够防止由于在电池室内充满高温气体而周围的电池暴露于高温状态,从而能够降低对正常的电池的影响。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701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_6]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排气机构中,将排气室设为密闭结构,由此能够防止从电池的开口部流入到排出室的气体再次流入到电池室,因此能够降低正常的电池的连锁性劣化,这一点较为优秀。然而,在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技术中,电池的安全阀的开口部通过贯通部与排气室连通,因此有可能流入到排出室的高温气体通过其它贯通部与周围的电池接触,由此对正常的周围电池带来热影响。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点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的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具备将在电池内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排气路径,防止从电池放出的高温气体通过排气路径与周围的电池接触这一情况。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的电池模块采用以下结构:按每个电池使开放部通过密闭的连接路径来与排气路径连通,在各连接路径中或者其一端配置仅从电池的开放部向排气路径的方向开放的单向开放阀,其中,该开放部将在电池内产生的气体放出,该排气路径将从电池的开放部放出的气体排出到外部。S卩,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电池模块是将多个电池收容于盒内而得到的电池模块,电池具有将在电池内产生的气体放出到电池外的开放部,盒被划分为收容多个电池的收容部以及将从电池的开放部放出的气体排出到盒外的排气路径,电池的开放部通过密闭的连接路径来与排气路径连通,在连接路径中或者其一端配置仅从电池的开放部向排气路径的方向开放的单向开放阀。通过这种结构,在由于从电池的开放部放出的高温气体而单向开放阀被开放时,通过连接路径流入到排气路径的高温气体不会通过其它连接路径(单向开放阀封闭)与周围的电池接触而排出到盒外,因此能够降低对周围电池的热影响。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即使在收容于电池模块内的电池在异常时放出气体时,也能够使流入到排气路径的高温气体不与周围电池接触而排出到外部,从而能够实现安全性高的电池模块。附图说明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使用的电池的结构的剖面图。图2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的剖面图,(b)是其局部放大图。图3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中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的剖面图,(b)是其局部放大图。图4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中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的剖面图,(b)是其局部放大图,(C)是沿着(a)的A-A线的剖面图。图5的(a)是示出图4的(a)的电池模块中的单向开放阀的开放姿势的剖面图,(b)是开放姿势的单向开放阀的侧视图。图6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中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的剖面图。图7是示意性地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其它变形例中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的剖面图。图8的(a) (d)是示出使用平板作为布线基板的情况下的电池模块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图8的(a) (d)的安装后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图10的(a) (e)是示出使用平板作为布线基板的情况下的电池模块的其它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1是图10的(a) (e)的安装后的电池模块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另外,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所产生的效果范围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进行变更。并且,还能够与其它实施方式进行组合。(第一实施方式)图1是示意性地示出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使用的电池100的结构的剖面图。在本实施方式的电池模块中使用的电池100例如能够采用图1示出的圆筒形的锂离子二次电池。通常,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安全机构,该安全机构在由于产生内部短路等而电池内的压力上升时将气体放出到电池外。以下,参照图1说明电池100的具体的结构。如图1所示,正极I和负极2隔着隔离体3卷绕而成的电极群4与非水电解液(未图示)一起被收容于电池盒7。在电极群4的上下配置绝缘板9、10,正极I通过正极引线5与过滤器12接合,负极2通过负极引线6与兼做负极端子的电池盒7的底部接合。过滤器12与内盖13连接,内盖13的突起部与金属制的排气阀14接合。并且,排气阀14与兼做正极端子的端子板8连接。而且,端子板8、排气阀14、内盖13以及过滤器12形成一体,通过密封垫11来密封电池盒7的开口部。当电池100产生内部短路等而电池100内的压力上升时,排气阀14朝向端子板8膨胀,当内盖13与排气阀14之间的接合偏离时,电流路径被切断。并且,当电池100内的压力上升时,排气阀14破裂。由此,在电池100内产生的气体通过过滤器12的贯通孔12a、内盖13的贯通孔13a、排气阀14的裂缝以及端子板8的开放部8a排向外部。此外,将在电池100内产生的气体排出到外部的安全机构并不限定于图1示出的结构,也可以是其它结构。另外,将在电池100内产生的气体放出到电池外的开放部8a并不限定于图1示出的位置,例如,也可以设置于端子板8的突出部的中央。图2的(a)是示意性地示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池模块200的结构的剖面图,图2的(b)是其局部放大图。如图2的(a)所示,电池模块200具有将多个电池100收容于盒20内的结构。此夕卜,各电池100被在盒20的底部23形成的肋24固定于限制的位置。另外,电池100具备如图1示出那样的将电池100内产生的气体放出到电池外的开放部8a。以配置于多个电池100的一端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正极端子8侧)的平板30,来将盒20划分为收容多个电池100的收容部50以及将从电池100的开放部8a放出的气体排出到盒20外的排气路径60。而且,如图2的(b)所示,电池100的开放部8a通过密闭的连接路径40与排气路径60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开放部8a设置于电池100的突出部(端子板)8,在电池100的突出部8插入到形成于平板30的贯通孔内的状态下,以与电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06 JP 2010-1776391.一种电池模块,是将多个电池收容于盒内而得到的,其中, 上述电池具有将在该电池内产生的气体放出到电池外的开放部, 上述盒被划分为收容上述多个电池的收容部以及将从上述电池的开放部放出的气体排出到上述盒外的排气路径, 上述电池的开放部通过密闭的连接路径来与上述排气路径连通, 在上述连接路径中或者其一端配置仅从上述电池的开放部向上述排气路径的方向开放的单向开放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利用配置于该盒内的平板来将上述盒划分为上述收容部以及上述排气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上述开放部设置于上述电池的突出部, 上述平板配置为,在上述电池的突出部被插入到形成于上述平板的贯通孔内的状态下,上述平板与上述电池的突出部周围的电池盒抵接, 上述贯通孔构成上述连接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启介,横山智彦,藤川万乡,内藤圭亮,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