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具有光学薄膜和设置于前述光学薄膜的粘合剂层,前述粘合剂层的厚度(μm)的标准偏差值为0.12μm以下。该粘合型光学薄膜可以减少由粘合剂层引起的可视性的不均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粘合型光学薄膜以及其制造方法。进而,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使用了所述粘合型光学薄膜的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CRT、PDP等图像显示装置及前面板等与图像显示装置一起使用的构件。作为前述光学薄膜,可使用偏光板、相位差板、光学补偿薄膜、亮度提高薄膜、防反射薄膜等表面处理薄膜、以及层叠有它们的薄膜。前述粘合型光学薄膜中,使用偏光板作为光学薄膜的粘合型偏光板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可视侧时,特别适合作为液晶显示装置中设置于相对于液晶单元的可视侧的所谓上侧的粘合型偏光板。该液晶显示装置中适用的上侧的粘合型偏光板介由粘合型偏光板的粘合剂层贴合于液晶单兀。
技术介绍
对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有机EL显示装置等而言,因其图像形成方式,例如在液晶显示装置中,在液晶单元的两侧必须配置偏光元件,通常粘贴有偏光板。另外在液晶面板及有机EL面板等显示面板中,除了偏光板之外,为了提高显示器的显示质量,使用各种各样的光学元件。另外为了保护液晶显示装置、有机EL显示装置、CRT、PDP等图像显示装置,或赋予高级感,或使设计差别化,通常使用前面板。这些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有机EL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前面板等与图像显示装置一同使用的构件,例如使用用于防止着色的相位差板、用于改善液晶显示器的视场角的视场角扩大薄膜、以及用于提高显示器的对比度的亮度提高薄膜、为了赋予表面耐擦伤性而使用的硬涂层薄膜、用于防止对图像显示装置的反射的防眩处理薄膜、抗反射薄膜、低反射薄膜等防反射薄膜等表面处理薄膜。这些薄膜统称为光学薄膜。上述液晶面板以及有机电致发光(EL)面板等显示面板在手表、移动电话、PDA、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用监视器、DVD播放器、TV等中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以及有机EL显示装置等。液晶面板中,由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机构,作为光学薄膜,偏光板被用于液晶单元的两侧(上侧可视侧、下侧可视侧的相反侧或者背光侧)。另外,偏光板通常在偏振片的单侧或者两侧设置有透明保护薄膜。近年,对于液晶面板以及有机EL面板等显示面板,提闻売度、闻精细化、低反射化等显不特性相关的要求正在变闻。另外,对于液晶面板以及有机EL面板等显示面板中使用的光学薄膜,对外观的要求也一并变高。将前述光学薄膜贴合于液晶单元及有机EL面板等显示面板、或前面板时,通常使用粘合剂。另外,关于光学薄膜与液晶单元以及有机EL面板等显示面板、或前面板、或光学薄膜之间的粘接,通常,为了减少光的损失,各材料使用粘合剂进行密合。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具有在固定光学薄膜时不需要干燥工序等优点,一般使用预先将粘合剂作为粘合剂层设置在光学薄膜的单侧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关于前述粘合剂层,从各种观点控制提出了粘合剂层的表面状态的方案。例如,对于设置于偏光板等的粘合剂层的厚度的不均,提出了通过减小标准偏差,提高高温、高温多湿环境下的耐久性(专利文献I)。例如,提出了可以通过控制粘合剂层的表面粗糙度来抑制粘合剂层的不均、改善可视性的方案(专利文献2)。现有专利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90125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8-30258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上述专利文献1、2中提出了控制粘合剂层的表面状态的方案。但是,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利用溶剂烧铸法(Solvent casting method)形成标准偏差小的粘合剂层,但并没有记载具体的粘合剂层的形成方法,实质上不能形成标准偏差小的粘合剂层。另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控制粘合剂层的表面粗糙度,但是没有关于将粘合剂层的厚度的不均控制得较小的记载。另外,以往,在上侧偏光板中,相对于偏振片在可视侧使用以为高雾度值的方式实施了防眩处理的透明保护薄膜。因此,即便偏光板、粘合剂层中存在凹凸,由于实施了防眩处理的透明保护薄膜的雾度值高,因此前述凹凸不会如想象那样被识别为不均。另一方面,近年来,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特别是TV、笔记本电脑、个人电脑用监视器的液晶面板的最表面期望是重视亮度的所谓透亮且具有高级感的表面。作为这样的透亮系的液晶显不装置,有将玻璃、亚克力板等如面板应用于液晶显不装置的最表面的液晶显不装置,但是前面板的采用会招致成本以及重量的上升,不优选。另外,为了得到前述透亮系的液晶显示装置,上侧偏光板中,作为相对于偏振片的可视侧的透明保护薄膜,使用了没有实施防眩处理、或者以为低雾度值的方式实施了防眩处理的透明保护薄膜。但是,使用这样的未实施防眩处理或者实施了低雾度值的防眩处理的透明保护薄膜时,由于反射,使用以往的高雾度值的透明保护薄膜时不可视的偏光板、粘合剂层的凹凸变得可视。另外,前述液晶显示装置中在可视侧设置前面板、触摸面板的机种增加。这样的结构中,为了抑制由空气层与前面板、触摸面板的界面上的反射导致的可视性的降低,有时在前面板、触摸面板上贴合带有粘合剂层的表面处理薄膜。但是,如上所述,以往的粘合型光学薄膜起因于光学薄膜以及粘合剂层的厚度不均的表面凹凸变大。近年,低雾度值且透亮的表面处理成为主流的潮流中,由粘合剂层和光学薄膜的凹凸造成的透亮的外观受损成为问题,在带有粘合剂层的表面处理薄膜中,也要求没有凹凸的平滑的粘合剂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粘合型光学薄膜以及其制造方法,所述粘合型光学薄膜为具有光学薄膜以及粘合剂层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可以降低由粘合剂层引起的可视性的不均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粘合型偏光板以及其制造方法,其中,在前述粘合型光学薄膜为具有偏光板以及粘合剂层的粘合型偏光板时,该粘合型偏光板具有透亮的高级感而且减少了由粘合型偏光板引起的可视性的不均的问题。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使用前述粘合型光学薄膜的图像显示装置。_9]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人等为了解决前述问题进行了反复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下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等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具有光学薄膜和设置于前述光学薄膜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前述粘合剂层的厚度(μ m)的标准偏差值为0.12 μ m以下。作为前述粘合型光学薄膜,可以列举出以下的薄膜:前述光学薄膜为在偏振片的单侧具有第一透明保护薄膜或者在偏振片的两侧具有第一透明保护薄膜以及第二透明保护薄膜的偏光板(以下,粘合型光学薄膜中,将使用偏光板作为光学薄膜的粘合型光学薄膜称为粘合型偏光板);前述第一透明保护薄膜的雾度值为15%以下;前述粘合剂层设置于偏光板的不具有前述第一透明保护薄膜侧。前述粘合型偏光板中,前述第一透明保护薄膜的厚度优选为60μπι以下。前述粘合型偏光板中,优选的是,前述偏光板在偏振片的两侧具有第一透明保护薄膜以及第二透明保护薄膜,第一透明保护薄膜以及第二透明保护薄膜的至少任一者的厚度为60 μ m以下。前述粘合型偏光板中,前述偏振片的厚度优选为ΙΟμπι以下。前述粘合型光学薄膜中,可以使用相位差板作为前述光学薄膜。前述相位差板的厚度优选为60 μ m以下。前述粘合型光学薄膜中,可优选使用雾度值为15%以下的光学薄膜作为前述光学薄膜。该光学薄膜作为以贴合于前面板或者触摸面板为目的的光学薄膜是合适的。前述雾度值为15%以下的光学薄膜优选厚度为60 μπι以下。另外,作为前述雾度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03 JP 2010-198126;2010.12.01 JP 2010-268471.一种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具有光学薄膜和设置于所述光学薄膜的粘合剂层的粘合型光学薄膜, 所述粘合剂层的厚度(μπι)的标准偏差值为0.12 μ m以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为在偏振片的单侧具有第一透明保护薄膜或者在两侧具有第一透明保护薄膜以及第二透明保护薄膜的偏光板, 所述第一透明保护薄膜的雾度值为15%以下, 所述粘合剂层设置于偏光板的不具有所述第一透明保护薄膜侧。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保护薄膜的厚度为60 μ m以下。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偏光板在偏振片的两侧具有第一透明保护薄膜以及第二透明保护薄膜,第一透明保护薄膜以及第二透明保护薄膜的至少任一者的厚度为60 μ m以下。5.根据权利要求2 4的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片的厚度为10 μ m以下。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为相位差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差板的厚度为60μ m以下。8.根据权利要求1所 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的雾度值为15%以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是以贴合于前面板或者触摸面板为目的的光学薄膜。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的厚度为60 μ m以下。11.根据权利要求8 10的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薄膜为表面处理薄膜。12.—种粘合型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具有光学薄膜和设置于所述光学薄膜的粘合剂层的权利要求1 11的任一项所述的粘合型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 其具有: 工序(IA):将粘度Y(P)的粘合剂涂覆液以涂覆厚度Χ( μπι)涂覆在所述光学薄膜上;以及, 工序(2Α):将涂覆的粘合剂涂覆液干燥,形成粘合剂层, 而且,所述粘合剂涂覆液的粘度Y和涂覆厚度X满足0.8Χ — Y < 68。13.一种粘合型光学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具有光学薄膜和设置于所述光学薄膜的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保井淳,外山雄祐,石井孝证,藤田昌邦,木村智之,佐竹正之,后藤周作,喜多川丈治,宫武稔,森智博,上条卓史,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