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配向膜及其制造方法、延迟膜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器技术

技术编号:8659558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6: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方式减少配向混乱发生的配向膜、配向膜的制造方法、延迟膜、延迟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器。配向膜10由基材13上依次层叠的锚固层14及配向层15配置而成。所述配向层15包括表面具有多个微细凹槽V1的凹槽区域15A,以及表面具有多个微细凹槽V2的凹槽区域15B。设置在所述基材13与所述配向层15之间的所述锚固层14除了使所述配向层15与所述基材13密切接触的功能以外,还具有抗静电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表面上具有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的配向膜及该配向膜的制造方法。此外,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在上述配向膜的表面上包括延迟层的延迟膜及延迟膜的制造方法。再者,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上述延迟膜(相位差膜)的显示器。
技术介绍
过去,作为使用偏光眼镜类型的立体图像显示器,包括以不同偏光状态下发光的左眼像素和右眼像素。在此种显示器中,当观察者佩戴偏光眼镜时,由各左眼像素发出的光仅入射至左眼,由右眼像素发出的光仅入射至右眼,以便观察到立体图像。例如,在专利文献I中,延迟膜用于允许左眼像素和右眼像素在不同偏光状态下发光。该延迟膜具有对应于左眼像素的延迟区域(其中每一个延迟区域在一个方向上具有慢轴或快轴),并具有对应于右眼像素的延迟区域(其中每一个延迟区域在与上述延迟区域不同的方向上具有慢轴或快轴)。[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l]W0/2010/032540
技术实现思路
这里,上述延迟区域(例如)是通过在具有纳米(nm)级的微细凹凸的配向膜上涂布液晶等配向材料,并使涂布的配向材料固化而形成的。与通过摩擦形成的配向膜相比,此种配向膜具有较弱的配向规则。因此,例如,在制造工艺期间在(例如)配向膜上产生大量静电,从而在配向膜上的配向材料中发生配向混乱,这可能会不利地导致在显示图像中产生条纹和/或不均。特别是,如专利文献I中所述,自辊送出基材,在利用导辊支撑基材的同时移动该送出的基材,在基材上涂布树脂,并将辊状母盘的反转图案转印至所涂布的树脂,藉此制作配向膜,因基材与导辊之间接触和/或分离,基材上容易产生大量静电。因此,在此制造工艺中,为减少配向混乱,必须采取诸如去除基材的静电的某些对策、并且引入防止在基材上产生静电的设备。然而,此种对策不利地耗费庞大人力和/或成本。本专利技术鉴于此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方式减少配向混乱发生的配向膜、配向膜的制造方法、延迟膜、延迟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显示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配向膜包括在基材上依次层叠的锚固层及配向层。所述配向层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所述多个微细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所述锚固层与所述基材及所述配向层接触,且具有1013Q/cm2以下的表面电阻。应注意的是,可以在基材的背面或配向层的顶面设置某个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延迟膜包括在基材上依次层叠的锚固层、配向层及延迟层。所述配向层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所述多个微细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所述锚固层与所述基材及所述配向层接触,且具有 ο13 Ω/Cm2以下的表面电阻。应注意的是,可以在基材的背面或配向膜与延迟层之间设置某个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显示器,包括:光源;显示单元,基于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进行显示;第一偏光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光源侧;第二偏光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侧;以及延迟膜,布置在所述第一偏光器及所述第二偏光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发光侧。安装在所述显示器上的延迟膜与上述第一延迟膜的配置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配向膜、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延迟膜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显示器中,设置在基材与配向层之间的锚固层的表面电阻为IO13 Ω/cm2以下。藉此,在第一配向膜及第一延迟膜的各制造工艺期间,膜上不太可能产生静电。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配向膜在基材的主表面上包括配向层,所述基材包括背面上层压的保护层。所述配向层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所述多个微细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所述保护层具有1013Q/cm2以下的表面电阻。应注意的是,可以在基材与配向层之间或配向层的顶面设置某个层。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延迟膜由基材、在基材的主表面上依次层叠的配向层及延迟层形成,其中,基材具有在其背面上层压的保护层。所述配向层在配向层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每个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所述保护层具有1013Q/cm2以下的表面电阻。应注意的是,可以在基材与配向层之间或配向层与延迟层之间设置某个层。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显示器包括:光源;显示单元,基于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进行显示;第一偏光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光源侧;第二偏光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侧;以及延迟膜,布置在所述第一偏光器及所述第二偏光器中的至少一个的发光侧。安装在所述显示器上的延迟膜与上述第二延迟膜的配置相同。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配向膜、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延迟膜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显示器中,设置在基材背面的保护层的表面电阻为1013Q/cm2以下。藉此,在第二配向膜及第二延迟膜的各制造工艺期间,膜上不太可能产生静电。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配向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Al)第一步骤,在由辊可移动地支持的基材上形成具有1013Q/cm2以下的表面电阻的锚固层,然后在所述锚固层上形成未固化或未完全固化的能量固化树脂层;以及(A2)第二步骤,将表面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的模具抵压在所述能量固化树脂层上,在此状态下使所述能量固化树脂层固化,以便将所述模具的反转图案转印至所述能量固化树脂层的表面,所述多个微细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延迟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BI)第一步骤,在由辊可移动地支持的基材上形成具有IO13 Ω/cm2以下的表面电阻的锚固层,然后在所述锚固层上形成未固化或未完全固化的能量固化树脂层;(B2)第二步骤,将表面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的模具抵压在所述能量固化树脂层上,在此状态下使所述能量固化树脂层固化,以便形成包括能量固化树脂层的配向层,其中,所述能量固化树脂层具有将所述模具的反转图案转印至其上的表面,所述多个微细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B3)第三步骤,在所述配向层的表面上形成包含按照所述配向层的表面的凹凸进行配向的配向材料的层,从而形成延迟层。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配向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延迟膜的制造方法中,设置在基材与配向层之间的锚固层的表面电阻为1013Q/cm2以下。藉此,在制造工艺期间,膜上不太可能产生静电。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配向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两个步骤。(Cl)第一步骤,在由辊可移动地支持且在其更靠近辊的表面上包括层压的保护层的基材的主表面上形成未固化或未完全固化的能量固化树脂层,所述保护层具有ιο13ω/cm2以下的表面电阻;(C2)第二步骤,将表面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的模具抵压在所述能量固化树脂层上,在此状态下使所述能量固化树脂层固化,以便将所述模具的反转图案转印至所述能量固化树脂层的表面,所述多个微细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延迟膜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三个步骤。(Dl)第一步骤,在由辊可移动地支持且在其更靠近辊的表面上包括层压的保护层的基材的主表面上形成未固化或未完全固化的能量固化树脂层,所述保护层具有1013ω/cm2以下的表面电阻;(D2)第二步骤,将表面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的模具抵压在所述能量固化树脂层上,在此状态下使所述能量固化树脂层固化,以便将所述模具的反转图案转印至所述能量固化树脂层的表面,从而形成配向层,所述多个微细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D3)第三步骤,在所述配向层的表面上形成包含按照所述配向层的表面的凹凸进行配向的配向材料的层,从而形成延迟层。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配向膜的制造方法以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延迟膜的制造方法中,设置在基材背面的保护层的表面电阻为1013Q/cm2以下。藉此,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27 JP 2010-1907661.一种配向膜,包括: 在基材上依次堆叠的锚固层及配向层,其中, 所述配向层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所述多个微细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以及 所述锚固层与所述基材及所述配向层接触,且所述锚固层具有IO13 Ω/Cm2以下的表面电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向膜,其中: 所述基材为热塑性降冰片烯系树脂膜,以及 通过将锚固材涂布在所述基材上,然后使所涂布的所述锚固材干燥、固化来形成所述锚固层,所述锚固材包括50重量份以上且90重量份以下的、具有三个以上官能团的丙烯酸酯单体,导电材料以及分散所述导电材料的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向膜,其中,所述导电材料为导电聚合物及离子液体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向膜,其中,所述溶剂含有乙酸丁酯及异丙醇。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向膜,其中,所述锚固层是通过将作为所述锚固材的含有所述丙烯酸酯单体、酯系树脂、胺基甲酸酯系树脂、所述导电材料以及所述溶剂的材料涂布在所述基材上,然后使涂布的所述材料干燥、固化而形成的。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配向膜,其中,所述锚固层具有IO11Ω /cm2以上且IO12 Ω /cm2以下的表面电阻。7.—种配向膜,包括: 在基材的主表面上的配向层,所述基材包括在其背面上层压的抗静电层,其中 所述配向层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所述多个微细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以及 所述抗静电层具有IO13 Ω/cm2以下的表面电阻。8.一种延迟膜,包括: 在基材上依次堆叠的锚固层、配向层及延迟层,其中 所述配向层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所述多个微细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以及 所述锚固层与所述基材及所述配向层接触,且所述锚固层具有IO13 Ω/cm2以下的表面电阻。9.一种延迟膜,包括: 在基材的主表面上依次堆叠的配向层及延迟层,所述基材包括其背面上层压的抗静电层,其中 所述配向层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所述多个微细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以及 所述抗静电层具有IO13 Ω/cm2以下的表面电阻。10.一种显不器 ,包括: 光源; 显示单元,基于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进行显示;第一偏光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光源侧; 第二偏光器,设置在所述显示单元的显示侧;以及 延迟膜,布置于所述第一偏光器及所述第二偏光器中的至少一个偏光器的发光侧,其中 所述延迟膜包括: 在基材的主表面上的配向层,所述基材包括在其背面上层压的抗静电层, 所述配向层的表面上具有多个纳米级尺寸的微细凹槽,所述多个微细凹槽在特定方向上延伸,以及 所述抗静电层具有IO13 Ω/Cm2以下的表面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栗山晃人大柳英树井上纯一小幡庆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