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编码器、伺服马达和马达单元。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通过衍射栅格利用光衍射的光学编码器。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利用三个狭缝改善了 S/N比(信噪比)的光学编码器。专利文献3公开了一种借助简单构造来防止由间距变动引起的误差发生的光学编码器。该编码器具有螺旋栅格单元、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所述受光元件构造成检测从发光元件发射并且已经穿过栅格单元的光通量。编码器基于受光元件的检测来检测栅格单元与受光元件之间的相对旋转。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US 5559600 A[专利文献2] JP, B, 3509830[专利文献3] JP, A, 06-34729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增加设计或开发中的自由度的编码器、伺服马达和马达单元。解决该问题的手段用于实现该目的的根据第一专利技术的编码器包括码盘,所述码盘以能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设置,并且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中分别形成有第一光学旋转栅格和第二光学旋转栅格;以及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被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9.02 JP 2010-1970101.一种编码器,所述编码器包括: 码盘,所述码盘以能绕旋转轴线旋转的方式设置,并且包括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在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中分别形成有第一光学旋转栅格和第二光学旋转栅格;以及 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被设置成面对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所述第一检测器和第二检测器分别包括第一固定栅格和第二固定栅格,所述第一固定栅格与所述第一旋转栅格一起构成第一衍射干涉光学系统,所述第二固定栅格与所述第二旋转栅格一起构成第二衍射干涉光学系统,并且所述第一检测器和所述第二检测器构造成分别从所述第一衍射干涉光学系统和所述第二衍射干涉光学系统检测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栅格和所述第二旋转栅格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呈弯曲形状的多个弯曲狭缝,并且 基于所述第一旋转栅格的狭缝数量和所述第二旋转栅格的狭缝数量之差来获得所述码盘的绝对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编码器,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栅格的狭缝数量和所述第二旋转栅格的狭缝数量之差是一。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码器,其中: 所述弯曲狭缝分别沿着以下弯曲线形成,即:这些弯曲线是通过使得从所述旋转轴线沿所述码盘的径向方向延伸的多条径向线以预先确定的弯曲度朝周向方向弯曲而形成的。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编码器,其中: 所述弯曲狭缝被形成在以 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超过O度并且小于360度的角度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器,所述编码器还包括位置数据生成部,所述位置数据生成部构造成:基于所述第一检测信号和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生成第一位置数据和第二位置数据,所述第一位置数据表示在一圈旋转期间所述码盘的绝对位置,所述第二位置数据与所述第一位置数据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并且基于所述第一位置数据和所述第二位置数据规定所述码盘的与所述第一位置数据相比具有更高的分辨率的绝对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编码器,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栅格和所述第二旋转栅格分别包括第一弯曲狭缝和第二弯曲狭缝,并且所述第一弯曲狭缝的弯曲度和所述第二弯曲狭缝的弯曲度分别被设定成使得所述第一弯曲狭缝的间距和所述第二弯曲狭缝的间距大致相等。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编码器,其中: 所述第一旋转栅格和所述第一固定栅格之间的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旋转栅格和所述第二固定栅格之间的第二间隙在尺寸上大致相等。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编码器,其中: 所述第一弯曲狭缝沿与所述第二弯曲狭缝弯曲所沿的方向相反的周向方向弯曲。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编码器,其中: 所述第一弯曲狭缝和所述第二弯曲狭缝分别是反射狭缝;并且 所述第一固定栅格和所述第二固定栅格分别设置在所述码盘的同一表面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编码器,其中:所述码盘还包括位于最外周上的第三轨道,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