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脉冲大容量电容储能凸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930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焊接技术领域的双脉冲大容量电容储能凸焊方法,将被焊的两个低合金钢工件搭接置于静止的下电极上,上电极下降,将工件接头部分相对下电极压实后,将电容器组充电至U↓[c1],并由程序控制换向器闭合、放电可控硅触发,向焊接变压器放电一次后断开换向器;经冷却后,同时使电容器组充电至U↓[c2],再通过换向器闭合及可控硅触发向焊接变压器进行第二次放电;通电结束断开换向器,经恒压维持后释放上电极,完成一次焊接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储能电阻凸焊上实现了焊接、回火双脉冲焊接,尤其适用于较大厚度低合金钢的点(凸)焊,对于保证接头强度、改善接头韧性及表面质量起到关键作用。同时,与其他电阻焊电源相比,也显著降低了对电网功率的容量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焊接
的方法,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在汽车生产中,为了减轻汽车的整体质量,以节省汽车运行中的能耗,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低合金中高强度钢材。由于汽车车身及零部件装配中经常需要采用电阻凸焊或点焊工艺,而与普通低碳钢相比,低合金钢的电阻焊接头往往会出现韧性下降、脆性增加的现象。目前通常采用的交流单脉冲电阻点(凸)焊方法对低合金钢焊接,不仅接头表面质量低、韧性差,且对于焊接接触面较大的工件所需电网功率要求较大。经对现有技术文献检索发现,杨思乾等在《航空制造技术》2002(11)上撰文“TC3钛合金的双脉冲点焊试验研究”,该文研究表明在焊接热循环下,TC3钛合金的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产生大量的钛马氏体组织,使接头塑性明显下降,用第二次脉冲对其点焊接头进行热处理,可提高接头的塑性,但该文采用的是采用常规的工频交流点焊机,只能用于钢板厚度和焊接面积较小的点焊情况。采用大容量电容储能凸焊方法可以产生集中的热量,保证厚板、较大焊接面积接头的强度,而且对电网输入功率要求低,但由于电容器充放电切换上的难点,在国内目前还未见的研究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脉冲大容量电容储能凸焊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被焊的两个低合金钢工件搭接置于静止的下电极上,上电极下降,将工件接头部分相对下电极压实后,将电容器组充电至U↓[c1],并由程序控制换向器闭合、放电可控硅触发,向焊接变压器放电一次后断开换向器;经冷却后,同时使电容器组充电至U↓[c2],再通过换向器闭合及可控硅触发向焊接变压器进行第二次放电;通电结束断开换向器,经恒压维持后释放上电极,完成一次焊接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阮慎孝倪纯珍芦凤桂钱静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