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升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922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5:44
提供一种玻璃升降器,能够以较少的零件数且简易的结构来防止噪音的产生。该玻璃升降器的特征在于,在与托板(3)连接的上升用金属丝(4)的端部连接有具有凸缘部(4b)的上金属丝端部(4a),在上述托板形成金属丝端部收容部(6),该金属丝端部收容部(6)具有由顶壁(13)和从该顶壁的周缘向下方延伸的周壁(14)包围而成的中空部(S),在上述金属丝端部收容部,从上述周壁向上述中空部突出地沿着金属丝端部收容部的轴向形成有多个突条(14c),上述凸缘部与至少两个上述突条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窗玻璃进行升降的玻璃升降器。更详细而言,涉及使用于车辆等的玻璃升降器。
技术介绍
玻璃升降器通过将与托板连接的金属丝缠绕于滚筒或送出而使固定于托板的窗玻璃进行升降。有时该玻璃升降器工作时产生的声音被感觉成噪音。特别是在电动汽车等中,与使用汽油等化石燃料的汽车相比,车厢内安静,因此即使是轻微的声音也容易被感觉成噪音。作为这样的噪音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公知的是金属丝的金属丝端部在托板的金属丝端部收容部内晃动。专利文献I所示的玻璃升降器的滑动底座(托板)在保持窗玻璃的基础上由导轨引导。在该滑动底座上设置端部支撑部,金属丝的金属丝端部经由滑动衬套而被卡定。该金属丝端部的金属丝导出侧的端部经由垫片而与端部支撑部的导轨方向上的壁部卡定。由此,能够防止因金属丝端部的金属丝导出侧的端部与端部支撑部的导轨方向上的端面抵接而产生噪音。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玻璃升降器的托板上设有箱形的金属丝端部收纳部。在该金属丝端部收纳部的内部设有衬套。在该衬套上形成有与金属丝的延伸方向同轴延伸的中空部。该中空部由小径部和经由阶梯部与该小径部连接的大径部构成。在上述小径部配置有与之基本同径的用于消除金属丝的松弛的螺旋弹簧。因此,能够以正常的姿势保持螺旋弹簧,能够使其沿轴向笔直地(顺畅地)挠曲。而且,在上述大径部配置有与之基本同径的金属丝端部。因此,金属丝端部能够在衬套内沿轴向顺畅地移动。在此基础上,由于金属丝端部的移动方向与螺旋弹簧的施力方向相同,因此能够使它们顺畅地移动并挠曲。因此,能够防止在玻璃升降器工作时产生噪音。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9-150631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6-947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I及专利文献2的技术均分别需要对上下金属丝端部使用不同零件,因此零件数量增多。而且,与之相应地,组装作业的工时或检查其是否被良好地安装的工时也>曰夕o本申请人发现,因连接于上升侧的金属丝的端部的金属丝端部和托板的金属丝端部收容部的周壁的内表面接触而产生的噪音是在将托板限制在下止点之后、且在要使托板上升时产生的。因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零件数量较少且能够以简易的结构有效地防止噪音的产生的玻璃升降器。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升降器具有托板,与车辆的窗玻璃连接;滚筒,被驱动而旋转;上升用金属丝,一端与上述托板连接,另一端经由固定于车辆的车门上部的方向转换部件而与上述滚筒连接;及下降用金属丝,一端与上述托板连接,另一端与上述滚筒连接;上述玻璃升降器通过将上述两条金属丝中的一条金属丝缠绕于滚筒并将另一条金属丝送出而使上述窗玻璃进行升降,上述玻璃升降器的特征在于,在与上述托板连接的上述上升用金属丝的端部连接有具有凸缘部的金属丝端部,在上述托板形成金属丝端部收容部,该金属丝端部收容部具有由顶壁和从该顶壁的周缘向下方延伸的周壁包围而成的中空部,在上述金属丝端部收容部,从上述周壁向上述中空部突出地沿着金属丝端部收容部的轴向形成有多个突条,上述凸缘部与至少两个上述突条接触。专利技术效果(I)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升降器配置成,上升用金属丝的金属丝端部的凸缘部与设于端部收容部的内周面的多个突条中的至少两个突条接触。因此,能够减小上升用金属丝的金属丝端部的凸缘部与托板的端部收容部接触而产生的声音。而且,由于不需要使用其他零件,因而结构简易。(2)这样的玻璃升降器中,上述突条在与上述金属丝端部收容部的轴向平行地形成为直线形的情况下,设置突条的方向与金属丝端部的移动方向相同,因此金属丝端部的凸缘部切实地支撑于突条,金属丝端部的凸缘部和突条的滑动顺畅。(3)而且,在还包括具有上述滚筒的驱动部及将上述方向转换部件和上述驱动部连接且与上述车门的形状一致地弯曲的导轨的情况下,由于因接触而引起的振动也经由托板而被导轨吸收,因此能够减小产生的声音。(4)而且,在上述导轨的截面为大致“ 口 ”字形的情况下,由于能够减小导轨的宽度,因此能够减小托板的和导轨之间的滑动部,由此金属丝端部收容部的配置自由度提高,因而能够在产生声音较小的位置、例如在上升用金属丝的角度不会相对上方的方向转换部件增大的位置配置金属丝端部收容部。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升降器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a是表示托板的主视图,图2b是图2a的托板的俯视图,图2c是图2a的托板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3a是图2b的局部放大图,图3b是表示在图3a的中空部配置金属丝端部的情况的概略图。图4a 图4d是表示在托板移动至下止点之后、经过限制状态而要使托板上升时的情况的说明图。图5a 图5d是表示图4a 图4d的金属丝端部收容于端部收容部的情况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的玻璃升降器I具备导轨2 ;托板3,滑动自如地配置于该导轨2上,且连接车辆的窗玻璃10 ;及驱动部11,设于上述导轨2的下端。在该驱动部11设有被驱动而旋转的滚筒11a。在上述导轨2的上端设有方向转换部件12。在上述托板3上分别连接有沿着导轨2向上方延伸的上升用金属丝4的一端和向下方延伸的下降用金属丝5的一端。上述上升用金属丝4通过上述方向转换部件12朝下进行方向转换,另一端与上述驱动部11的滚筒Ila连接。而且,下降用金属丝5向下方延伸,其另一端与上述滚筒Ila卡定。另外,在图1的玻璃升降器I中,托板3处于导轨2的下方移动端(下止点),但并未处于被限制的状态。被限制的状态是指在托板3处于下止点的状态下,使滚筒Ila进一步向下降用金属丝5的缠绕方向旋转,使下降用金属丝5产生较大的张力,使托板3在下止点处保持不动。另外,在图1中,表示从车身内部观察到的将玻璃升降器I安装于车身的右后车门的状态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玻璃升降器除图1所示的在导轨2的下端设有驱动部11的下端驱动型之外,也可以是在导轨的下端也设置方向转换部件、在该方向转换部件与上述上侧的方向转换部件12之间呈环形地配置金属丝、且将驱动部11设于与导轨不同的其他位置的三角型,或是在车身内板的上侧的左右两部位及下侧的左右两部位分别设置方向转换部件、且在它们之间呈“8”字形配置金属丝的双升降型。此外,也可以是公知的玻璃升降器。上述导轨2是将上述方向转换部件12和上述驱动部11连接而上下延伸的长条形的金属制部件。而且,弯曲成与车门的形状一致(参照图4)。该导轨2的截面为大致字形(参照图2b的双点划线),由于容易制造且能够减小导轨的宽度,因此能够减小托板的和导轨之间的滑动部,由此金属丝端部收容部的配置自由度提高,因而能够将后述的托板3的金属丝端部收容部配置于产生声音较小的位置、例如上升用金属丝的角度不会相对上方的方向转换部件增大的位置。作为上述方向转换部件12,能够使用与金属丝滑动接触的金属丝引导件或滑轮。而且,在玻璃升降器是三角型或者双升降型的情况下,优选将上端的方向转换部件设为滑轮,将下端的方向转换部件设为金属丝引导件。另外,也可以将滑轮用作下方的方向转换部件,将金属丝引导件用作上方的方向转换部件。这些滑轮及金属丝引导件是以往公知的。上述上升用金属丝4及下降用金属丝5是将多条金属线材绞接而成的以往公知的金属丝。另外,在例如三角型的玻璃升降器等中,也可以在方向转换部件12和驱动部11之间使用导管来引导金属丝。作为该导管,可以使用如下公知的导管将截面为矩形的金属线呈螺旋状地缠绕成管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27 JP 2010-1905751.一种玻璃升降器,具有: 托板,与车辆的窗玻璃连接; 滚筒,被驱动而旋转; 上升用金属丝,一端与所述托板连接,另一端经由固定于车辆的车门上部的方向转换部件而与所述滚筒连接;及 下降用金属丝,一端与所述托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滚筒连接; 所述玻璃升降器通过将两条所述金属丝中的一条金属丝缠绕于滚筒并将另一条金属丝送出而使所述窗玻璃进行升降, 所述玻璃升降器的特征在于, 在与所述托板连接的所述上升用金属丝的端部连接有具有凸缘部的金属丝端部,在所述托板形成金属丝端部收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下真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海莱客思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