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解决在熔融玻璃的通电加热中以往的温度测定构件的劣化等问题,并将熔融玻璃的粘度和对流维持在期望的状态。包括:将熔融玻璃配置于一对电极间并施加电压,从而使电流在熔融玻璃中流过并产生焦耳热的工序;对电流的值和电压的值进行测定并计算熔融玻璃的电阻率的工序;以及基于算出的电阻率对焦耳热进行控制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液晶显示器或等离子显示器等平板显示器(以下称FPD)所使用的玻璃基板中,主流为例如厚度为0.5mm 0.7mm,尺寸为300 X 400mm 2850 X 3050mm的玻璃基板。作为Fro用,已知溢流下拉法。在溢流下拉法中,通过在成型炉内使熔融玻璃从熔融玻璃的成型体的上部溢出,从而由熔融玻璃成型薄板玻璃,将成型的薄板玻璃退火,并切割。然后,被切割的薄板玻璃再按照客户的标准切割成预定的尺寸,并进行清洗、端面抛光等,从而作为FDP用玻璃基板进行交付。在Fro用玻璃基板中,特别是液晶显示装置用的玻璃基板,由于在其表面形成有半导体元件,所以优选完全不含有碱金属成分,或者即使含有也是不会对半导体元件等造成影响的程度的微量。另外,如果玻璃基板中存在气泡则会成为显示坏点的原因,因此存在气泡的玻璃基板不能用作FPD用玻璃基板。因此,要求气泡不能残留在玻璃基板中。另外,如果在玻璃基板中存在玻璃组成的不均(玻璃组成不是均匀的),则会产生例如被称为波筋的条纹状缺陷。该波筋,是由于玻璃组成的不均质而导致的熔融玻璃的粘度不同,而在成型时的熔融玻璃的表面形成微细的表面凹凸,并且这些表面凹凸也残存于玻璃基板。因此,在将该玻璃基板作为液晶面板用的玻璃基板,并组装成液晶面板时,在单元间隙产生误差,或者成为引起显示不均的原因。因此,需要在玻璃基板的制造阶段不引起波筋等玻璃组成的不均。在制造如上所述的玻璃基板时,一直以来,对玻璃基板进行通电加热。作为这样的通电加热的一个例子,已知使用多个电极对的玻璃熔融炉的高频通电加热。例如,在日本特开平04-367519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各电极对分别与各自的电源连接,并且通过分别控制各电源,来按照电极对分别控制多对电极。在使用这样的通电加热的熔解槽中,为了使熔融玻璃的粘度和对流达到期望的状态,一直以来,如例如日本特开平03-103328号公报中所述那样,借助热电对测定熔融玻璃的温度。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04-36751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03-10332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例如,由于在熔解槽内为高温,所以热电对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劣化,从而不能测定出准确的温度。另外,在使玻璃原料熔解的装置的结构上,限制了能够设置热电对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热电对来测定温度的位置受到限制。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熔融玻璃的通电加热中的上述课题,提供能够将熔融玻璃的粘度和对流维持在期望的状态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包括将玻璃的原料熔解而生成熔融玻璃的熔解工序。所述熔解工序包括:将所述熔融玻璃配置于一对电极间并施加电压,从而使电流在所述熔融玻璃中流过并产生焦耳热的工序;测定所述电流的值和所述电压的值并计算所述熔融玻璃的电阻率的工序;以及基于所述计算出的电阻率,对所述焦耳热进行控制的工序。对上述焦耳热进行控制的工序也可以包括以下工序。(I)在所述熔融玻璃的粘度和对流成为期望的状态时,测定所述电流的值和所述电压的值并计算所述熔融玻璃的电阻率,并将计算出的电阻率设定为电阻率的目标值的工序。(2)比较所述计算出的电阻率与所述电阻率的目标值的工序。(3)以使所述计算出的电阻率与所述电阻率的目标值的差值处于预定的范围内的方式维持或增减所述电流的值的工序。在上述(I)的工序中,也可以利用热电对等温度测定构件对所述熔融玻璃的温度进行测定,使熔融玻璃的粘度和对流达到期望的状态。专利技术的效果计算出熔融玻璃的电阻率,并基于该电阻率的值对在熔融玻璃产生的焦耳热进行控制,由此能够将熔融玻璃的粘度和对流维持在期望的状态,从而能够解决利用以往的热电对等温度测定构件的情况下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的工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2是示意地示出进行从熔解至切割的工序的装置的一个例子的剖视图。图3是对在熔解工序中使用的熔解槽的一个例子进行说明的立体图。图4是对熔解槽中的玻璃原料的投入进行说明的俯视图。图5的(a)和(b)是各电极对间的电流流经的区域的说明图。图6是示出计算电阻率并对焦耳热进行控制的工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7是示出根据电阻率计算温度并对焦耳热进行控制的工序的一个例子的图。图8是示意地对熔解槽内部的熔融玻璃的对流进行说明的剖视图。图9是对以往的熔解槽内部的熔融玻璃的对流进行说明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实施方式的进行说明。图1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的工序的一个例子的图。 主要具有熔解工序(ST1)、澄清工序(ST2)、均匀化工序(ST3)、供给工序(ST4)、成型工序(ST5)、退火工序(ST6)以及切割工序(ST7)。除此之外,具有磨削工序、抛光工序、清洗工序、检查工序以及包装工序等,并将在包装工序中层叠的多个玻璃基板搬送给订货方的作业人员。熔解工序(STl)在熔解槽中进行。在熔解工序中,通过向储存于熔解槽的熔融玻璃的液面的多个部位间歇地分散投入玻璃原料,从而制作出包括液面在内的表层的温度均匀化的熔融玻璃。进而,使熔融玻璃从流出口朝向后续工序流动,所述流出口设于熔解槽的内壁中的俯视观察呈长方形的熔解槽的长度方向上对置的内壁中的一个内壁的底部。这里,使位于表层下方的下层的熔融玻璃的温度在熔解槽的长度方向上均匀,并尽可能地缩小熔融玻璃在熔解槽的长度方向上的温度差。因此,用于加热熔融玻璃的下层的热量形成为,熔解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的热量比熔解槽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的热量多。其原因是熔融玻璃的热在熔解槽的长度方向的两端部比中央部更容易被夺走。由此,不会在下层熔融玻璃中产生由于熔融玻璃在熔解槽的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而导致的对流,从而使熔融玻璃的下层的温度分布均匀化,并且使熔融玻璃从流出口流向后续工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熔融玻璃的“表层”表示包括从液面朝向熔解槽的底部的深度的5%以下的范围内的液面的区域,所谓熔融玻璃的“下层”表示表层以外的区域。另外,所谓设有流出口的“底部”是上述下层的一部分,表示靠近熔解槽的底面的区域。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底部”是在熔解槽的深度方向上距离底面的深度在液面与熔解槽的底部之间的深度的1/2以下的区域。以遍及熔解槽的熔融玻璃的液面的80%以上的方式全面地投入玻璃原料。玻璃原料的投入方法也可以采用翻转收纳玻璃原料的料斗以向熔融玻璃分散投入玻璃原料的方式。另外,玻璃原料的投入方法也可以是利用传送带搬送玻璃原料进行分散投入的方式,或者大致全面地同时投入的方式。另外,玻璃原料的投入方法也可以是借助螺旋给料机分散投入玻璃原料的方式,或者大致全面地同时投入的方式。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利用料斗的投入方法来投入玻璃原料。当在熔解槽的电极间施加电压使`电流流过熔融玻璃时,熔融玻璃产生焦耳热。若增加该焦耳热则熔融玻璃的温度能上升,若减少该焦耳热则熔融玻璃的温度能下降。除了通过通电对该熔融玻璃加热之外,也可以辅助地使用燃烧器的火焰的热来熔解玻璃原料。向玻璃原料添加澄清剂。作为澄清剂已知Sn02、As203、Sb203等,但不特别限定。但是,从降低环境负荷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SnO2 (氧化锡)作为澄清剂。至少在澄清槽中进行澄清工序(ST2)。在澄清工序中,澄清槽内的熔融玻璃升温。在该过程中,澄清剂因还原反应而放出氧,之后成为作为还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03.31 JP 2011-081272;2012.01.16 JP 2012-006371.一种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玻璃的原料熔解而生成熔融玻璃的熔解工序,所述熔解工序包括:将所述熔融玻璃配置于一对电极间并施加电压,从而使电流在所述熔融玻璃中流过并广生焦耳热的工序;测定所述电流的值和所述电压的值并计算所述熔融玻璃的电阻率的工序;以及基于所述计算出的电阻率对所述焦耳热进行控制的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熔解工序中,使用多对的所述一对电极,并对每所述一对电极设定所述电流流过的区域,在计算所述电阻率的工序中,计算每个所述区域的所述电阻率,在控制所述焦耳热的工序中,控制每个所述区域的所述焦耳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所述熔解工序具有取得所述熔融玻璃的温度与所述熔融玻璃的电阻率之间的相关关系的预备工序,控制所述焦耳热的工序包括:设定所述熔融玻璃的 目标温度的工序;基于所述相关关系和所述计算出的电阻率,计算所述熔融玻璃的温度的工序;以及基于对所述计算出的温度与所述目标温度进行比较的结果,控制在所述熔融玻璃产生的焦耳热的工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在所述熔解工序中,使用多对的所述一对电极,并对每所述一对电极设定所述电流流过的区域,在计算所述电阻率的工序中,计算每个所述区域的所述电阻率,并且,在计算所述温度的工序中,计算每个所述区域的所述温度,在控制所述焦耳热的工序中,控制每个所述区域的所述焦耳热。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玻璃基板的制造方法,其中,控制所述焦耳热的工序包括:求出以将所述计算出的温度维持在所述目标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上次伸,君岛哲郎,日冲宣之,藤本慎吾,
申请(专利权)人: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安瀚视特韩国有限公司,安瀚视特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