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基于夹心平板阵列型的温差发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7328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夹心平板阵列型的温差发电器。包括4块相同的温差发电模块、冷却板、4块保护板、并联电路、外箱左侧板、外箱右侧板、外箱上侧板、外箱下侧板、冷却水管、气罩和通气管;该箱体由外箱左侧板、外箱右侧板、外箱上侧板和外箱下侧板组合而成,箱体的两端面分别连接气罩和通气管;4块温差发电模块分别过保护板的两端嵌入外箱左、右侧板之间的槽中;用并联电路连接构成输出电路;冷却水管通过前后气罩两侧通水孔与外箱左、右侧板相应的冷却通道相连;前后气罩的同一侧接冷却水管进水,另一侧接冷却水管出水。本发明专利技术能适应不同孔径大小的尾气管,具有良好的热量收集和冷却能力,能够有效地对汽车尾气中包含的能量进行收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温差发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夹心平板阵列型的温差发电器
技术介绍
全球目前约有9亿辆汽车,其中绝大部分是普通的燃油内燃机汽车,而燃油在发动机中燃烧产生的热量并未全部转化为动能,除去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和摩擦等损失外,还有大部分的能量以尾气余热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去,对于汽车发动机一般汽车尾气余热占40% 45%。考虑到尾气中酸性氧化物的露点腐蚀问题,则排放温度不得低于180°C,因此,所排出的还可利用的废气热量约为燃烧总量的16%。若能将此余热回收利用,对于提高汽车燃油经济性,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很有帮助的。采用温差发电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温差发电技术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塞贝克效应,将热能转换为电能的技术。通过在热端和冷端之间布置热电偶,使N型和P型热电臂构成一个串联电路,该电路两端即会产生开路电压。将热电偶进行一定形式的串联和并联,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开路电压,用于汽车蓄电池的充电或直接利用。中国专利技术专利CN201010282948. 2公布了一种圆筒式温差发电器。包括八边形排气管、套筒、温差发电器组件、冷却水套;八边形排气管主体部分的每个侧面上布置有温差发电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夹心平板阵列型的温差发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4块结构相同的温差发电模块(8)、冷却板(9)、4块保护板(10)、并联电路(11)、外箱左侧板(3)、外箱右侧板(4)、外箱上侧板(6)、外箱下侧板(7)、冷却水管(5)、两个气罩(2)和两根通气管(1);该箱体由外箱左侧板(3)、外箱右侧板(4)、外箱上侧板(6)和外箱下侧板(7)组合而成,箱体的两端面分别连接气罩(2),两气罩外分别连接通气管(1);第1块温差发电模块贴在外箱上侧板和第1块保护板之间;第2块温差发电模块贴在第2块保护板和冷却板之间;第3块温差发电模块贴在冷却板和第3块保护板之间;第4块温差发电模块贴在第4块保护板和外箱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夹心平板阵列型的温差发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4块结构相同的温差发电模块(8)、冷却板(9)、4块保护板(10)、并联电路(11)、外箱左侧板(3)、外箱右侧板(4)、外箱上侧板(6)、外箱下侧板(7)、冷却水管(5)、两个气罩(2)和两根通气管(I);该箱体由外箱左侧板(3)、外箱右侧板(4)、外箱上侧板(6)和外箱下侧板(7)组合而成,箱体的两端面分别连接气罩(2),两气罩外分别连接通气管(I);第I块温差发电模块贴在外箱上侧板和第I块保护板之间;第2块温差发电模块贴在第2块保护板和冷却板之间;第3块温差发电模块贴在冷却板和第3块保护板之间;第4块温差发电模块贴在第4块保护板和外箱下侧板(7)之间;第1-4块保护板的两端从上到下分别嵌入外箱左侧板(3)和外箱右侧板(4)之间的槽中;左右两条并联电路连接导线(11)将4块温差发电模块(8)的接头连在一起,构成输出电路的两端;在第I块温差发电模块上面贴外箱上侧板(6),在第4块温差发电模块下面贴外箱下侧板,并在左右两条并联电路连接导线(11)两侧贴装外箱左侧板和外箱右侧板形成温差发电器的主体;冷却水管(5)通过前后气罩两侧通水孔与外箱左侧板(3),外箱右侧板(4)相应的通水孔相连,外箱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德庆王辉姚喆赫李洋沈辉陈子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