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变压整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729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变压整流装置,包括环形变压器磁芯、变压器原边绕组、两组薄铜片、两块铜板、两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两个散热器;所述原边绕组由多股漆包线均匀绕于环形变压器磁芯上构成,两组薄铜片分别穿过环形变压器磁芯构成变压器副边绕组,两组薄铜片一端分别接到次级整流器的负极铜板,另一端则分别接到两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阳极,两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阴极分别接到两块散热器上,两块散热器由正极铜板连在-起,构成次级整流器的正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使低压大电流的高频功率变压整流装置结构非常紧凑、简洁、连接线短、连接电阻小、漏感小、温升低等优点,适用于风冷型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低压大电流的大功率开关电源,具体涉及一种风冷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变压整流装置
技术介绍
低压大电流高频开关电源的变压器次级整流电路大多采用全波整流电路,高频变压器以中间抽头形式形成副边绕组,而变压器副边绕组一般由铜排或导线构成,但由于通过电流大、频率高、受到集肤效应的影响,使得副边绕组连接导体有效导电面积变小、电阻增大、发热严重。同时由于高频变压器环形变压器磁芯圆孔限制了副边绕组导体的截面积的增加,使通过增大副边绕组截面积来降低发热受到限制。因此其工艺要求高,制作难度大。目前,低压大电流高频开关电源变压整流装置,特别是风冷结构,普遍存在结构复杂、工艺要求高、安装难度大,热量带不走、温升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简洁、散热效果好的风冷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变压整流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风冷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变压整流装置,包括环形变压器磁芯、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组薄铜片、第二组薄铜片、负极铜板、正极铜板、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第一铜板、第二铜板;所述原边绕组由多股漆包线均匀绕于环形变压器磁芯上构成,第一组薄铜片和第二组薄铜片分别穿过环形变压器磁芯构成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一组薄铜片的一端接到次级整流器的负极铜板,另一端则接到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阳极,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阴极接到第一散热器上;第二组薄铜片的一端接到次级整流器的负极铜板,另一端则接到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阳极,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阴极接到第二散热器上;正极铜板将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连在一起,构成次级整流器的正极。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阳极由第一铜板连接在一起,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阳极由第二铜板连接在一起。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阴极接到第一散热器上,阳极接到第一铜板上;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阴极接到第二散热器上,阳极接到第二铜板上,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分别安装在正对环形变压器磁芯环形孔的两侧。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一组薄铜片和第二组薄铜片均由多片薄铜片叠加构成。进一步优化的,所述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和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均由多个整流二极管模块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均可选用铝板散热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多片薄铜片分成两组穿过环形变压器磁芯,构成变压器副边绕组的两个线圈,两个线圈的一端分别接到变压器次级整流器的负极,另一端则分别接到两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阳极,两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阴极分别安装在两块散热器上。采用这种结构使得构成的副边绕组的铜片长度可以比环形变压器磁芯的厚度多I厘米左右,且由多片薄铜片构成,这使集肤效应大为减弱,提高了铜片的有效使用面积。用两块散热器给两组共阴极二极管模块散热,其散热效果也更为理想。这种结构使整个变压器副边绕组及其整流器结构非常紧凑、简洁、散热效果好、连接电阻小、漏感小、温升低,提高了整机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方式的大功率高频功率变压整流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侧视图。图3为图2的部分剖视图。图4为图1中负极铜板示意图。图5为图4的A侧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叙述。如图1-2所示,一种风冷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变压整流装置包括变压器原边绕组1、环形变压器磁芯2、第一组薄铜片3、第二组薄铜片4、负极铜板5、正极铜板6、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7、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8、第一散热器9、第二散热器10、第一铜板11、第二铜板12 ;如图3所示,所述原边绕组I由多股漆包线均匀绕于环形变压器磁芯2上构成,第一组薄铜片3和第二组薄铜片4分别穿过环形变压器磁芯2构成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一组薄铜片3的一端接到次级整流器的负极铜板5,另一端则接到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7的阳极,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7的阴极接到第一散热器9上;第二组薄铜片4的一端接到次级整流器的负极铜板5,另一端则接到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8的阳极,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8的阴极接到第二散热器上10 ;正极铜板6将第一散热器9和第二散热器10连在一起,构成次级整流器的正极。所述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7的阳极由第一铜板11连接在一起,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8的阳极由第二铜板12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7的阴极接到第一散热器9上,阳极接到第一铜板11上;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8的阴极接到第二散热器上10,阳极接到第二铜板12上,第一散热器9和第二散热器10分别安装在正对环形变压器磁芯环形孔的两侧。如图4-6所示,所述负极铜板5由一块铜排两端弯折而成,弯折后,铜排两端各形成一个矩形,铜排的中间部分呈平行四边形。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组薄铜片3和第二组薄铜片4均由6片O. 5mm薄铜片叠加构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7和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8均由6个整流二极管模块组成。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散热器9和第二散热器10均可选用铝板散热片。该风冷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变压整流装置应用在一台最高输出电压为56V,最大输出电流为640A的大功率单晶硅生长电源上,运行4个月,每次连续满载运行4个小时,构成高频变压器副边绕组的两组薄铜片温升均维持在40°C左右,次级整流二极管模块中各整流二极管温升均维持在30°C左右,以上各温度均在50分钟左右达到稳定。本专利技术的风冷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变压整流装置结构非常紧凑、简洁、散热效果好、连接电阻小、漏感小、温升低,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特别适合低压大电流的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的具体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对本具体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或补充或者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是这些改动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专利技术技术范围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冷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变压整流装置,包括环形变压器磁芯、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组薄铜片、第二组薄铜片、负极铜板、正极铜板、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所述变压器原边绕组由多股漆包线均匀绕于环形变压器磁芯上构成,第一组薄铜片和第二组薄铜片分别穿过环形变压器磁芯构成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一组薄铜片的一端接到次级整流器的负极铜板,另一端则接到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阳极,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阴极接到第一散热器上;第二组薄铜片的一端接到负极铜板,另一端则接到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阳极,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阴极接到第二散热器上;正极铜板将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连在-起,构成次级整流器的正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大功率高频开关电源变压整流装置,包括环形变压器磁芯、变压器原边绕组、第一组薄铜片、第二组薄铜片、负极铜板、正极铜板、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所述变压器原边绕组由多股漆包线均匀绕于环形变压器磁芯上构成,第一组薄铜片和第二组薄铜片分别穿过环形变压器磁芯构成变压器副边绕组;第一组薄铜片的一端接到次级整流器的负极铜板,另一端则接到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阳极,第一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阴极接到第一散热器上;第二组薄铜片的一端接到负极铜板,另一端则接到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阳极,第二组共阴极整流二极管模块的阴极接到第二散热器上;正极铜板将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贵平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