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平面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属于半导体器件制造
技术介绍
传统N型平面式IGBT的外延层有两层如图2所示,第一层外延缓冲层为缓冲层(Buffer Layer),掺杂比较浓,阻止反向高压时空乏区扩充至重掺P型衬底P+Substrate。第二层外延漂移层为漂移区域(Drift region)掺杂浓度低,主要功能是支持反向高压。所以在平面IGBT制程中通道RJ部位的电阻较高,导通电流时IGBT整体的饱和电压VCEsat较高,因而导通时的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降低饱和电压VCEsat,增加正向通电的效率的一种高效率平面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一种高效率平面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包括主体P+Substrate、在主体P+Substrate上方的第一层外延缓冲层、在第一层外延缓冲层上方的第二层外延漂移层、通道RJ,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层外延漂移层上方增设包含通道RJ的第三层外延层。外延层掺杂浓度为第一层外延缓冲层浓度为2 X 1015-2 X IO16个最浓,第二层外延漂移层浓度为2 X 1013-2 X IO14个最淡,第三层外延层浓度为2 X IO14-1 X IO15个浓度介于第一层外延缓冲层与第二层外延漂移层之间。`本专利技术是在第二层外延漂移层上增加第三层外延层,其第三层外延层掺杂浓度要高于第二层外延漂移层小于第一层外延缓冲层,这样就可降低通道RJ部分的电阻,导通电流时IGBT整体的饱和电压VCE (3^会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率平面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包括主体P+Substrate(1)、在主体P+Substrate(1)上方的第一层外延缓冲层(2)、在第一层外延缓冲层(2)上方的第二层外延漂移层(3)、通道RJ(4),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层外延漂移层(3)上方增设包含通道RJ?(4)的第三层外延层(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平面式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包括主体P+Substrate (I)、在主体P+Substrate (I)上方的第一层外延缓冲层(2)、在第一层外延缓冲层(2)上方的第二层外延漂移层(3)、通道RJ(4),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层外延漂移层(3)上方增设包含通道RJ (4)的第三层外延层(5)。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仕汉,吕新立,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美林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