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6537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导电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导电材料包括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粉末和纳米碳粉;纳米碳粉吸附在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粉末表面;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粉末通过凹凸棒石粘土粉末与有机化合物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后,表面再吸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纳米碳粉为凹凸棒石粘土粉末的重量的10%-20%;有机化合物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总用量与所述凹凸棒石粘土粉末的体积重量比为5-10mL/100g;有机化合物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体积比为1:1-1:2。本发明专利技术复合导电材料充分利用改性凹土粉末吸附纳米碳粉,提高材料的分散性,保证材料的导电性能,节省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导电材料,具体涉及一种凹凸棒石粘土和纳米碳复合的导电材料。
技术介绍
目前,常用的导电粉体主要包括金属系粉体、碳系粉体。这二种导电粉体均有一定的缺陷而在应用时收到限制。虽然各种金属粉末导电性能优异,但除银粉外,铝、铜等粉末易氧化,耐腐蚀性能较差,而银粉价格较高,另外,金属粉末一般比重大易沉底结块,因此分散性不好。碳系导电粉末谁虽然导电性较好,稳定性也不错,但较难均匀分散,在导电涂料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新型导电粉体。常规的无机导电粉体主要是粒子本身的特性来实现导电性,但要达到较合适的导电率所需要的添加量会较大,一般要使得材料的表面电阻达到108欧/m2以下,导电粉体的加入量要大于25wt%,有的要达到40wt%,这会大大增加用户的成本。而且多量的无机粉体要影响材料表面的稳定性,因此如何减少导电粉体的添加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国外专利中有一些方法,美国专利US4880703开发了纤维状导电氧化钛、纤维状导电氧化锡以及树枝状导电氧化钛。达到同样的电阻,纤维状导电粉体要比颗粒状导电粉体要少得多,由于加入量较少,以纤维状导电粉体制备的导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粉末和纳米碳粉;所述纳米碳粉吸附在所述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粉末表面;所述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粉末通过凹凸棒石粘土粉末与有机化合物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后,表面再吸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纳米碳粉为所述凹凸棒石粘土粉末的重量的10%?20%;所述有机化合物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总用量与所述凹凸棒石粘土粉末的体积重量比为5?10mL/100g;所述有机化合物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体积比为1:1?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粉末和纳米碳粉;所述纳米碳粉吸附在所述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粉末表面;所述改性凹凸棒石粘土粉末通过凹凸棒石粘土粉末与有机化合物发生离子交换反应后,表面再吸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所述纳米碳粉为所述凹凸棒石粘土粉末的重量的10%-20% ;所述有机化合物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总用量与所述凹凸棒石粘土粉末的体积重量比为5-10mL/100g ;所述有机化合物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体积比为1: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为有机聚硅氧烧或有机羧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化合物为环氧基聚硅氧烷或硬脂酸。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选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型活性剂、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型活性剂或吐温-20型活性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导电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为活性剂选用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型活性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义俊刘斌万韬隃王玲沈国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