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设置初始荷电状态的电池充放电过程数字仿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6065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电力系统仿真研究领域的一种可设置初始荷电状态的电池充放电过程数字仿真方法。其技术方案是,根据典型的电池放电曲线,按照所提出的方法分离出电池模型的参数,然后建立电池模型,分别采用恒流放电和恒流转恒压充电的方式进行仿真验证,并按照不同的充放电倍率及不同的电池初始荷电状态SOC进行仿真验证,将仿真验证曲线与实际的电池充放电曲线进行对比,证明其正确性及灵活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储能电池模型参数提取简单,易于实现,物理概念明确,而且可以根据研究内容的实际需要自由设置电池初始荷电状态SOC,应用灵活方便,有效解决了微电网研究中储能模型难以建立及灵活性不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力系统仿真研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近年来新能源发电、微电网及电动汽车发展迅速,国内外学者对以上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新能源发电可以减小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小环境污染,受到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分布式电源(如风电和光伏发电)的不可控性。使得分布式电源接入会对电网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对为解决分布式电源对电力系统的不利影响,微电网的概念应运而生,微电网有联网和孤岛两种运行方式。由于风能、太阳能的波动和负荷的扰动,特别是在孤岛运行且分布式电源(DG)渗透率较高(或风机停机)时,微电网需要大型储能系统来保证系统电压和频率的稳定性。在各种储能技术中,储能电池由于其动态性能优异,能量密度高具有广阔的前景。建立适当的电池储能模型对微电网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另外,电动汽车的普及也可以减缓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备受关注,目前电动汽车研究的技术瓶颈就在于动力电池的研究,在电动汽车的研究中建立正确的动力电池模型十分重要。所建立的电池模型要能正确反映电池的充放电特性,并且尽量做到参数分离容易,应用灵活。目前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种电池模型,但是有的电池模型过于简单,不能正确反映电池的动态特性,有的电池模型阶次较高,参数分离困难,不易实现,而且所提出的电池模型都无法自由设置电池的初始荷电状态S0C,应用不够灵活,这些都给微电网的研究工作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目前电力系统储能建模中电池模型难以建立及灵活性不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一种,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实测的电池典型放电曲线;步骤2 :根据实测的电池典型放电曲线,分离提取电池模型的参数;步骤3 :根据步骤2中提取的电池参数,建立电池模型;步骤4 :对建立的电池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具体包括I)恒流放电曲线验证;2)恒流转恒压充电曲线;3)对参数D进行验证,其中,D表示在仿真开始时电池已经放出的电量数值。所述电池模型的参数包括控制部分模型参数和内阻参数。所述分离提取控制部分模型参数的公式为A=Efull-Eex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设置初始荷电状态的电池充放电过程数字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确定实测的电池典型放电曲线;步骤2:根据实测的电池典型放电曲线,分离提取电池模型的参数;步骤3:根据步骤2中提取的电池参数,建立电池模型;步骤4:对建立的电池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具体包括:1)恒流放电曲线验证;2)恒流转恒压充电曲线验证;3)对参数D进行验证;其中,D表示在仿真开始时电池已经放出的电量数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设置初始荷电状态的电池充放电过程数字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确定实测的电池典型放电曲线; 步骤2:根据实测的电池典型放电曲线,分离提取电池模型的参数; 步骤3:根据步骤2中提取的电池参数,建立电池模型; 步骤4:对建立的电池模型进行仿真验证,具体包括: 1)恒流放电曲线验证; 2)恒流转恒压充电曲线验证; 3)对参数D进行验证;其中,D表示在仿真开始时电池已经放出的电量数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设置初始荷电状态的电池充放电过程数字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念董仲星张建华刘宗歧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电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