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它包括垂直叠加的上下两阀块,两阀块之间由两个“L”肋板限位和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上下阀块内部设计有通道,通道之间通断通过分布于阀块上表面的电磁阀经电控系统控制。上下阀块之间分布有若干外露的管道,连通上下阀块内部通道及安装低压传感器、膨胀阀。上阀块上安装较多的电磁阀,实现回收、加注通道及高、低压通道之间的切换及抽真空、加注荧光剂;下阀块连通和安装有干燥过滤器、系统油分离器、压缩机油分离器、压缩机和工作罐,配合外部管路,实现制冷剂回收、净化、充注。采用集成式电磁阀组,实现高低压管路分离,保护低压端元器件,实现回收、净化、加注全智能化控制及各工作流程分步实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空调维修保养的制冷剂回收加注
,涉及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对汽车乘驾舒适性的要求有了更高的标准,汽车空调行业应运而生。在国际环保的影响下,汽车空调的环保问题也引起了汽车相关从业人员的关注,汽车空调正在朝环保化方向发展,在维修和车辆报废时使用制冷剂回收净化再利用设备是减少温室气体直接排放的措施之一,因此,对制冷剂回收设备及工艺水平的改进与研究,将对世界范围内的环保事业做出积极贡献。在现有维修和车辆报废时使用的制冷剂回收和再利用装置中,为了将制冷剂回收到储液罐内,一般都会通过阀块控制电磁阀的方式来实现,为了实现全电子控制甚至全自动控制,需要安装10个及以上数目的电磁阀,这些都会造成空间上的严重占用和管路的严重复杂。中国专利CN202284879U介绍了一种新型车用空调制冷剂回收充注机装置,由回收、抽真空、补油、充注、排气压力及压力检查部分组成,具有较好的环保功能。但是阀块安装结构形式和内部的管路系统复杂,空间需求大,检测和安装及维修不便,也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而且由于上述传统结构布置会导致内部管路空间复杂臃肿,往往造成制冷剂滞留使得回收不够干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改进汽车空调制冷剂回收加注装置中的核心组成机构,增强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它包括垂直叠加的上下两阀块,两阀块之间由两个“L”肋板限位和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的上下阀块内部设计有管状通道,上下阀块之间分布有5根外露的管道连通上下阀块内部的管状通道,5根外露的管道分别是低压回收管道、高压回收管道、低压充注管道、高压充注管道以及外部罐体加料的充注管道;所述的上阀块上表面集成有8个电磁阀,分别是抽真空电磁阀、荧光剂加注电磁阀、注油电磁阀、低压回收电磁阀、高压回收电磁阀、低压充注电磁阀、高压充注电磁阀和原罐充注电磁阀;下阀块上表面集成有2个电磁阀,分别是低压控制电磁阀和自循环控制电磁阀,所述的5根外露管道上安装有低压传感器和膨胀阀,分别嵌于低压回收管道和高压回收管道外露管道的弯管处;上阀块两侧分别连接汽车空调循环系统及原罐制冷剂的充注接口;上阀块与汽车空调循环系统连接的伸出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下阀块上、下表面均有开孔,上表面的开孔连通上阀块的管道,下表面上的开口连通下表面装配的干燥过滤器、系统油分离器、压缩机油分离器、压缩机、废油杯及工作罐附件,附件间通过工艺管道连接,下阀块上安装有自循环控制阀,并通过管路将工作罐与下阀块制冷剂净化处理子系统的附件管路连通,所述的工作罐与低压充注管道、高压充注管道直接连通。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上阀块基本尺寸长宽高为280X150X70mm,下阀块基本尺寸长宽高为400 X 300 X 70_。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L”肋板为“L”型方钢,开有7个螺纹孔,采用螺栓紧固的方式,将上下阀块连接一起。这种连接方式简单可靠,拆装方便,便于维修保养。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干燥过滤器,系统油分离器,压缩机油分离器直接安装在下阀块的下表面,上述装置的上表面设计有同口径的开孔,与下阀块下表面的开孔直接无缝密封对接,实现气液交换。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废油杯安装于系统油分离器下端,收集气液分离后的废油液。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系统油分离器内部集成有换热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双阀块均为实体钢或合金铝制金属制造。具有极强的硬度和抗压、抗冲击能力,内部的通道与外部上表面之间有开口,开口直接与电磁阀T,P口对接,阀块内部管道之间的开闭完全由电磁阀来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阀块与汽车空调循环系统连接的伸出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用来感知进气口制冷剂的工作状态,及时反馈给控制系统,完成自动化的控制功能。本专利技术通过双阀块集成管路的紧凑布置,节省了外部管路的大量空间;同时通过阀块上表面集成的大量电磁阀,为自动化控制提供了有力保障,配合其它装配附件的支持与内部通道连接,实现了模块化集中控制与管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重新定义了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核心工作机制,本专利技术双阀块汇流机构结构简练紧凑,减少了内部管路空间,拆装方便,节省了装配时间,能够独立对模块化的部件进行检测调试,减少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以下通过附图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及技术特征。附图说明图1是双阀块汇流机构中上阀块内部管路结构透视 图2是双阀块汇流机构中下阀块内部管路结构透视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结构示意 图4是双阀块汇流机构与外围设备组建的完整制冷剂回收加注机左轴测视 图5是双阀块汇流机构与外围设备组建的完整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右轴测视 图6是本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工作系统的原理 图中1-主管道接口 ;2- “L”型肋板;3-压力传感器;4_温度传感器;5- “U”型主管道;6_上阀块旁通管道;7_原罐制冷剂添加口 ;8- “L”辅助管道;9_膨胀阀;10_低压传感器;11-下阀块内部管道;12-低压控制电磁阀;13_低压回收电磁阀;14_抽真空电磁阀;15-荧光剂加注电磁阀;16_注油电磁阀;17_原罐加注电磁阀;18_高压充注电磁阀;19_低压充注电磁阀;20_高压回收电磁阀;21_自循环控制电磁阀;22_工作罐;23_干燥过滤器;24-压缩机油分离器;25_压缩机;26_废油杯;27_抽真空机;28_荧光剂瓶;29_注油杯;30-系统油分离器;31_下阀块;32_上阀块。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例的工作原理、工作过程和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同时本专利技术也可以由权利要求内的其它方式实现。图1至图5所示,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描述的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原理设计的制冷剂回收加注机装置框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包括上阀块32和下阀块31。上下阀块垂直叠加,两阀块之间使用“L”型肋板2限位、多个螺栓紧固连接。两阀块内部均设计有管状通道,上下阀块之间分布有5根外露的弯管,用于连通上下阀块内部通道。图1所示是本专利技术汇流机构的上阀块,内部设计有若干管道,包括安排在中间部分的一根“U”型主管道5、右方靠侧边一根“L”辅助管道8以及分布于主管道两侧的7根旁通管道6。主管道用来连接汽车空调制冷剂循环系统,辅助管道用来连接原罐制冷剂充注接口 7,为工作罐22补充新的制冷剂。旁通管道与主管道不直接连通,而是通过分布于上阀块上表面的电磁阀间接连通,进而实现旁通管道与主管道通断的自动化控制。图1所示,上阀块与外部汽车空调循环的连通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4和压力传感器3,将控制信息反馈给控制系统,调节系统工作状态,从而保证整个管路系统的安全。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的下阀块,下阀块内部有若干管道11,包括与上阀块连通的5个上方开口,与系统油分尚器30、压缩机油分离器24、干燥过滤器23、工作罐22和压缩机25连通的下方开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垂直叠加的上下两阀块,两阀块之间由两个“L”肋板限位和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的上下阀块内部设计有管状通道,上下阀块之间分布有5根外露的管道连通上下阀块内部的管状通道,5根外露的管道分别是低压回收管道、高压回收管道、低压充注管道、高压充注管道以及外部罐体加料的充注管道;所述的上阀块上表面集成有8个电磁阀,分别是:抽真空电磁阀、荧光剂加注电磁阀、注油电磁阀、低压回收电磁阀、高压回收电磁阀、低压充注电磁阀、高压充注电磁阀和原罐充注电磁阀;下阀块上表面集成有2个电磁阀,分别是低压控制电磁阀和自循环控制电磁阀,所述的5根外露管道上安装有低压传感器和膨胀阀,分别嵌于低压回收管道和高压回收管道外露管道的弯管处;上阀块两侧分别连接汽车空调循环系统及原罐制冷剂的充注接口;?上阀块与汽车空调循环系统连接的伸出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下阀块上、下表面均有开孔,上表面的开孔连通上阀块的管道,下表面上的开口连通下表面装配的干燥过滤器、系统油分离器、压缩机油分离器、压缩机、废油杯及工作罐附件,附件间通过工艺管道连接,下阀块上安装有自循环控制阀,并通过管路将工作罐与下阀块制冷剂净化处理子系统的附件管路连通,所述的工作罐与低压充注管道、高压充注管道直接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垂直叠加的上下两阀块,两阀块之间由两个“L”肋板限位和通过螺栓紧固连接,所述的上下阀块内部设计有管状通道,上下阀块之间分布有5根外露的管道连通上下阀块内部的管状通道,5根外露的管道分别是低压回收管道、高压回收管道、低压充注管道、高压充注管道以及外部罐体加料的充注管道;所述的上阀块上表面集成有8个电磁阀,分别是:抽真空电磁阀、荧光剂加注电磁阀、注油电磁阀、低压回收电磁阀、高压回收电磁阀、低压充注电磁阀、高压充注电磁阀和原罐充注电磁阀;下阀块上表面集成有2个电磁阀,分别是低压控制电磁阀和自循环控制电磁阀,所述的5根外露管道上安装有低压传感器和膨胀阀,分别嵌于低压回收管道和高压回收管道外露管道的弯管处;上阀块两侧分别连接汽车空调循环系统及原罐制冷剂的充注接口 ;上阀块与汽车空调循环系统连接的伸出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的下阀块上、下表面均有开孔,上表面的开孔连通上阀块的管道,下表面上的开口连通下表面装配的干燥过滤器、系统油分离器、压缩机油分离器、压缩机、废油杯及工作罐附件,附件间通过工艺管道连接,下阀块上安装有自循环控制阀,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亚东,李浩,甘小琴,吴映莹,余晨光,乔维高,苏楚奇,江涛,汪怡平,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