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汽车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447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2:08
多功能汽车照明装置属汽车车用灯具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椭球反射镜后部与灯座固接;H15灯泡由压簧压接在灯座中;主支架两侧分别与椭球反射镜前部和凸透镜支架后部固接;凸透镜支架前部与凸透镜固接;遮挡片支架固接于主支架下部;遮挡片支架上端活动连接有遮挡片;远近光切换电磁阀经远近光切换电磁阀支架固接于凸透镜支架下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只采用一套远近光一体式透镜灯光组,即能实现远光、近光和昼间行驶灯三种功能,且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在前照灯内布置,能有效解决出口车需要装备昼间行驶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车用灯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汽车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中国国家标准对于昼间行驶灯可以选装,而ECE法规从2011年2月起要求昼间行驶灯是必装件。国产车要出口,要求必须通过ECE的认证。所以对于没有装备昼间行驶灯的整车需要增加昼间行驶灯,这给已经定型的产品造成了很大的难度。各个主机厂多数采用的方法是:1.取消前雾灯,在前雾灯的位置增加昼间行驶灯。这样多设计了一款昼间行驶灯增加了成本。2.在前照灯总成中增加昼间行驶灯的功能,但往往会因为没有布置空间,无法在前照灯内增加昼间行驶灯。或即使有空间,但模具改动太大,带来很大的成本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汽车照明装置存在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的汽车照明装置。本专利技术由灯泡1、灯座2、椭球反射镜3、主支架4、凸透镜支架5、凸透镜6、远近光切换电磁阀支架7、远近光切换电磁阀8、遮挡片支架9和遮挡片10组成,其中椭球反射镜3后部与灯座2固接;灯泡I由压簧压接在灯座2中;主支架4两侧分别与椭球反射镜3前部和凸透镜支架5后部固接;凸透镜支架5前部与凸透镜6固接;遮挡片支架9固接于主支架4下部;遮挡片支架9上端活动连接有遮挡片10 ;远近光切换电磁阀8经远近光切换电磁阀支架7固接于凸透镜支架5下侧。本专利技术只采用一套具有双丝光源的灯泡和远近光切换电磁阀组成的远近光一体式透镜灯光组,实现了符合国家法规要求的远光、近光和昼间行驶灯三种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一套远近光一体式透镜灯光组,即能实现远光、近光和昼间行驶灯三种功能,且结构简单、体积小,便于在前照灯内布置,能有效解决出口车需要装备昼间行驶灯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多功能汽车照明装置主视2为多功能汽车照明装置右视图其中:1.灯泡2.灯座3.椭球反射镜4.主支架5.凸透镜支架6.凸透镜7.远近光切换电磁阀支架8.远近光切换电磁阀9.遮挡片支架10.遮挡片11.近光灯灯丝12.DRL灯丝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案:参阅图1所示,当汽车处于点火状态,远近光没有开启的情况下,首先DRL灯丝12自动被点亮,远近光切换电磁阀8处于没有通电的状态,此时该装置发出的光满足昼间行驶灯的要求,是昼间行驶灯功能阶段。当驾驶员开启近光灯,近光灯灯丝11点亮,DRL灯丝12熄灭,远近光切换电磁阀8处于没有通电的状态,此时该装置发出的光满足近光灯的要求,处于近光灯照明功能阶段。驾驶员再开启远光灯,近光灯灯丝11继续保持点亮状态,远近光切换电磁阀8处于通电的状态,遮挡片10落下,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该装置发出的光满足远光灯的要求,此时处于远光灯照明功能阶段。这样使用一套装置就可实现远光、近光和昼间行驶灯的三种功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灯泡(1)、灯座(2)、椭球反射镜(3)、主支架(4)、凸透镜支架(5)、凸透镜(6)、远近光切换电磁阀支架(7)、远近光切换电磁阀(8)、遮挡片支架(9)和遮挡片(10)组成,其中椭球反射镜(3)后部与灯座(2)固接;灯泡(1)由压簧压接在灯座(2)中;主支架(4)两侧分别与椭球反射镜(3)前部和凸透镜支架(5)后部固接;凸透镜支架(5)前部与凸透镜(6)固接;遮挡片支架(9)固接于主支架(4)下部;遮挡片支架(9)上端活动连接有遮挡片(10);远近光切换电磁阀(8)经远近光切换电磁阀支架(7)固接于凸透镜支架(5)下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汽车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灯泡(I)、灯座(2)、椭球反射镜(3)、主支架(4)、凸透镜支架(5)、凸透镜(6)、远近光切换电磁阀支架(7)、远近光切换电磁阀⑶、遮挡片支架(9)和遮挡片(10)组成,其中椭球反射镜(3)后部与灯座(2)固接;灯泡(I)由压簧压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红亮戴大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