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4241 阅读:2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时带,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浸在汽车发动机机油中使用的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一种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包括环形的带体、沿着带体的内周表面间隔形成多个齿部和沿着带体的周向埋设的芯线,所述带体的外周表面设置有背部织物层,所述带体的内周表面设置覆盖于齿部之上的齿形织物层;所述的背部织物层和齿形织物层是经过主成分与带体主体的主成分(氢化丁腈橡胶)相同的浸渍胶浆浸涂处理的帆布。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带体是由耐油性优异的弹性体材料构成,并在背部有一层经隔油处理的背部织物层,在带体中间有经过耐油处理的芯线,在带体内周表面有多个被齿形织物层包覆的齿部作为传动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正时带,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浸在汽车发动机机油中使用的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高效节能要求的逐步实施,在发动机缩缸强化、提高功率和效率、降低摩擦、减轻汽车质量,以降低成本的策略等方面的不断发展是汽车制造商成功的关键要素。现行的汽车柴油发动机的机油泵,绝大多数是采用链条传动的,此套传动系统包括:链轮、链条和张紧装置等部件,但此套系统结构复杂、质量大、消耗功率大、油耗高噪音大、维护比较麻烦等不足。所以,汽车柴油发动机需要一种结构简单、可靠性好、更加轻便节能的正时传动系统,来满足汽车发动机不断发展的节能环保要求。目前,正时带在汽车上也有应用,如公开号为1776249公开日为2006-05-2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的一种正时带,其能够加强带的拉伸刚度,通过调节在节线外周侧的挠性而防止芯线由于多角形啮合而导致的局部挠曲,并改善了带的抗挠曲疲劳性。正时带包括:环形带体;沿着带体的内周表面以预定间隔形成的多个齿部;沿着带体的周向埋设的芯线;和设置在带体中的芯线的外周侧的中间帆布,其中,该中间帆布具有沿着周向的伸缩性。然而,现有的正时带均不与机油接触,为了克服现有的链条传动消耗功率大、油耗高噪音大、维护麻烦的缺陷,需要在机油中使用正时带,而现有的正时带均无法满足在汽车发动机机油中使用,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汽车发动机机油中使用的正时传动带,来替代现在发动机机油泵使用的链条传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包括环形的带体、沿着带体的内周表面间隔形成多个齿部和沿着带体的周向埋设的芯线,所述带体的外周表面设置有背部织物层,所述带体的内周表面设置覆盖于齿部之上的齿形织物层; 所述带体的主体是由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混合制得:氢化丁腈橡胶(HNBR):100 ’芳纶短纤维:5-8 ;氧化锌:5-8 ;硬脂酸:1-2 ;碳黑:60-65 ;软化剂:5_6 ;白碳黑:10-12 ;交联剂:3-4 ;硫磺:0.5-0.8 ;氢化丁腈橡胶是丙烯腈含量大于33%、门尼粘度在55-60范围内、饱和度在90-95%的橡胶; 所述的背部织物层和齿形织物层是经过主成分与带体主体的主成分(氢化丁腈橡胶)相同的浸溃胶浆浸涂处理的帆布。作为优选,所述的背部织物层是用PA66纤维捻成纱线纺织的帆布,经过主成分与带体主体的主成分(氢化丁腈橡胶)相同的浸溃胶浆的浸涂处理。作为优选,所述的芯线是经过如下耐油处理得到:选用高强度玻璃纤维作为主体,玻璃纤维单丝表面先经过耐油胶浆的浸溃处理,然后再合捻,表面再经过耐油胶浆的浸溃处理,合股成绳,绳表面又经过耐油胶浆的浸溃,最后再经过与带体主体材料相同的浸溃胶浆的浸涂处理,得到所述芯线。作为优选,耐油胶浆的浸溃处理方法如下捻好的线绳先用RFL(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浸溃,再浸溃耐油胶浆,然后100°c温度下烘干。优选的是,所述的耐油胶浆是开姆洛克胶黏剂205。作为优选,所述的齿型织物层是用PA66纤维捻成纱线纺织的帆布,经过主成分与带体主体的主成分(氢化丁腈橡胶)相同的浸溃胶浆的浸涂处理。作为优选,所述浸溃胶浆的制备方法如下混炼胶与丙酮混合得到浸溃胶浆,其中混炼胶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5-6 ;混炼胶是由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混合制得氢化丁腈橡胶100 ;氧化锌5-6 ;硬脂酸1-2 ;酚醛粘合树脂5-6 ;碳黑50-55 ;软化剂3_5 ;白碳黑10-12 ;交联剂3-5 ;共交联剂1. 5-2。作为优选,所述齿型织物层的表面涂覆有含氟乳液涂层。进一步来讲,所述的含氟乳液涂层是160-1801温度范围内可固化的四氟乙烯乳液。作为最佳方案,其中, 背部织物层选用PA66纤维捻成纱线纺织的帆布,经过主成分与带体主体的主成分(氢化丁腈橡胶)相同的浸溃胶浆的浸涂处理,涂覆方式浸I次,帆布的正反两面各涂3次;然后在130°C温度下烘干;浸溃胶浆的制备混炼胶与丙酮混合得到浸溃胶浆,其中混炼胶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5,混炼胶是由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混合制得氢化丁腈橡胶100 ;氧化锌:5-6 ;硬脂酸:1-2 ;酚醛粘合树脂:5-6 ;碳黑N330 :50-55 ;软化剂TP-95 :3_5 ;白碳黑10-12 ;交联剂 DCP :3-5 ;共交联剂 TAIC :1. 5-2 ; 芯线选用高强度玻璃纤维作为主体,玻璃纤维单丝表面先经过耐油胶浆的浸溃处理,然后再合捻,表面再经过耐油胶浆的浸溃处理,合股成绳,绳表面又经过耐油胶浆的浸溃,最后再经过与带体主体材料相同的浸溃胶浆的浸涂处理,浸涂处理中浸I次,然后130°C温度下烘干,过程同背部织物层浸溃胶浆的浸涂处理,制成耐油传动带专用成品线绳;耐油胶浆的浸溃处理方法捻好的线绳先用RFL (间苯二酚-甲醛)胶乳浸溃,再浸溃耐油胶浆,然后100°C温度下烘干; 齿型织物层选用PA66纤维捻成纱线纺织的具有弹性的帆布,经过前述的浸溃胶浆的浸涂处理,再在其外表面涂覆一层含氟乳液涂层,与齿部接触的一侧不涂覆;浸涂处理中,涂覆方式浸I次,帆布的正反两面各涂3次,然后在130°C温度下烘干;含氟乳液涂层的材质为160-180°C温度范围内可以固化的四氟乙烯乳液;涂覆方式只在与模具接触的一面涂I次。本专利技术的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带体是由耐油性优异的弹性体材料构成,并在背部有一层经隔油处理的背部织物层,在带体中间有经过耐油处理的芯线,在带体内周表面有多个被齿形织物层包覆的齿部作为传动区域。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能满足汽车发动机的不同工作要求,是一种较为经济的链传动技术替代产品,与正时链条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在相同的轴向距离情况下,并且无需张紧装置,能够达到与链条传动相同的使用功能,简化了发动机的带传动系统结构;②结构简单质量轻,降低了摩擦功率损耗,节约了燃油; ③带传动系统取消了链条使用的张紧器和导轨等零部件,节约了发动机的制造成本; ④通过对材料的精确选择,实现了与发动机相同的使用寿命,可靠性好,节约了使用维护费用; ⑤降低了噪音,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经过验证,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应用在1.6L共轨直喷式柴油发动机上,与链条传动的测试对比,具体如表I所示: 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包括环形的带体、沿着带体的内周表面间隔形成多个齿部(3)和沿着带体的周向埋设的芯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外周表面设置有背部织物层(1),所述带体的内周表面设置覆盖于齿部之上的齿形织物层(4);所述带体的主体是由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混合制得:氢化丁腈橡胶(HNBR):100;芳纶短纤维:5?8;氧化锌:5?8;硬脂酸:1?2;碳黑:60?65;软化剂:5?6;白碳黑:10?12;交联剂:3?4;硫磺:0.5?0.8;氢化丁腈橡胶是丙烯腈含量大于33%、门尼粘度在55?60范围内、饱和度在90?95%的橡胶;所述的背部织物层和齿形织物层是经过主成分与带体主体的主成分相同的浸渍胶浆浸涂处理的帆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包括环形的带体、沿着带体的内周表面间隔形成多个齿部(3)和沿着带体的周向埋设的芯线(2),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的外周表面设置有背部织物层(I ),所述带体的内周表面设置覆盖于齿部之上的齿形织物层(4); 所述带体的主体是由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混合制得:氢化丁腈橡胶(HNBR):100 ’芳纶短纤维:5-8 ;氧化锌:5-8 ;硬脂酸:1-2 ;碳黑:60-65 ;软化剂:5_6 ;白碳黑:10-12 ;交联剂:3-4 ;硫磺:0.5-0.8 ;氢化丁腈橡胶是丙烯腈含量大于33%、门尼粘度在55-60范围内、饱和度在90-95%的橡胶; 所述的背部织物层和齿形织物层是经过主成分与带体主体的主成分相同的浸溃胶浆浸涂处理的帆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部织物层是用PA66纤维捻成纱线纺织的帆布,经过主成分与带体主体的主成分相同的浸溃胶浆的浸涂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芯线是经过如下耐油处理得到:选用高强度玻璃纤维作为主体,玻璃纤维单丝表面先经过耐油胶浆的浸溃处理,然后再合捻,表面再经过耐油胶浆的浸溃处理,合股成绳,绳表面又经过耐油胶浆的浸溃,最后再经过与带体主体材料相同的浸溃胶浆的浸涂处理,得到具有防油浸入特性的芯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其特征在于耐油胶浆的浸溃处理方法如下:捻好的线绳先用RFL胶乳浸溃,再浸溃耐油胶浆,然后100°C温度下烘干。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型织物层是用PA66纤维捻成纱线纺织的帆布,经过主成分与带体主体的主成分相同的浸溃胶浆的浸涂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浸油用汽车正时传动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溃胶浆的制备方法如下:混炼胶与丙酮混合得到浸溃胶浆,其中混炼胶与丙酮的质量比为1:5-6 ;混炼胶是由以重量份计的如下组分混合制得:氢化丁腈橡胶:100 ;氧化锌:5-6 ;硬脂酸:1-2 ;酚醛粘合树脂:5-6 ;碳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丰茂远东橡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