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气泵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5413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气泵,包括有壳体、鼓风装置、微动开关和自动停机控制装置,该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包括有外壳、活动件、齿轮件、摆动件、活动顶杆、可变形的气压感应薄膜和旋钮,通过利用气压的变化使得气压感应薄膜发生形变而促使活动顶杆活动,由活动顶杆的活动促使摆动件摆动,由摆动件的摆动促使齿轮件转动,由齿轮件的转动而促使活动件移动,进而由活动件的移动而触发微动开关,实现自动停机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更具进步性和使用上的便利性,产品具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而且结构布局合理,有利于简化产品结构,方便产品中各部件的制作和组装,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泵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气栗。
技术介绍
气泵是各种充气产品(诸如充气床垫、充气跳床、充气沙发、充气玩具等)的关键部件,其被安装于充气产品之软性囊体的内侧边,利用气泵可对充气产品进行快速充气、保压和快速泄气等操作,以实现充气产品的充气展开而正常使用及泄气缩小空间体积而利于收藏等功能。然而,目前市面上所见之气泵产品虽然具备前述充气、泄气和保压的基本功能,同时部分气泵也具备了自动停机功能,其自动停控制装置设置于气泵的壳体内,其包括有感应薄膜、微动开关、活动顶杆、推钮和压力弹簧,该推钮为单段式的推钮,即推动推钮时,该活动顶杆上移将感应薄膜顶起,从而可启动微动开关,当松开推钮时,由压力弹簧使活动顶杆复位,直到感应薄膜向下变形而触动微动开关时,该微动开关关闭,该微动开关控制电机的运行。该气泵一般还包括有总开关,该总开关单独控制,若要运行电机首先须打开总开关。上述现有自动停控制装置虽然可实现自动停机的功效,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方便,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却发现其使用性能上仍存在严重不足,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其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由于微动开关与总开关单独设置,使得启动气泵时,既需要合上总开关,也需要滑动活动顶杆将感应薄膜复位而合上微动开关,即需分开两次操作,若缺少启动任何一个开关,该气泵都不会工作,不但操作极其繁琐,而且一些使用不熟练的新用户极易忘记打开其中第二个开关而误以为坏机,给人们使用和操作带来不便和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气泵,其不管是进行充气工作还是抽气工作,都具备自动停机功能,且其工作效率高、结构也较简单、成本较低、有利于市场推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包括有 一外壳,该外壳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连通外壳的内部; 一用于触发微动开关的活动件,该活动件可来回移动地设置,该活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触微动开关的抵触部,该活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齿条; 一齿轮件,该齿轮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该齿轮件包括有齿轮部及设置于该齿轮部上的连接杆,该齿轮部与齿条啮合而带动活动件来回移动; 一摆动件,该摆动件设置于外壳内,该摆动件来回摆动而作用于前述连接杆上促使齿轮件来回转动; 一活动顶杆,该活动顶杆可活动地设置于外壳内而带动摆动件来回摆动; 一可变形的气压感应薄膜,该气压感应薄膜的周缘与前述通孔的周缘密封连接固定,前述活动顶杆与气压感应薄膜连接,随气压的变化,该气压感应薄膜发生形变而促使活动顶杆活动; 一用于带动前述齿轮件转动的旋钮,该旋钮与齿轮件连接,且该旋钮露出外壳外。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摆动件包括有一枢接部以及两耳部,该枢接部与外壳枢接,该两耳部分别于枢接部的两侧一体向外延伸出,该两耳部之间形成有与前述连接杆相适配的凹位,原始状态下,该连接杆位于该凹位中,针对该每一耳部均设置有一压力弹簧,每一压力弹簧抵于外壳内壁面和对应的耳部之间;以及该枢接部一体延伸出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槽,该活动顶杆的尾端卡装于该卡槽中。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压感应薄膜的周缘通过一固定盖压合固定于前述通孔的周缘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气压感应薄膜、活动顶杆和活动件水平设置,该活动顶杆通过一连接件与气压感应薄膜的表面中心连接。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旋钮的内端套装有扭簧,该扭簧的两端抵于齿轮件和旋钮之间。一种气泵,包括有壳体、鼓风装置、用于控制鼓风装置运转的微动开关以及前述自动停机控制装置; 该壳体内设置有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该壳体上设置有第一气口和第二气口 ;该第二气口连通第二气室,该第二气口外设置有用于密封住该第二气口的活动盖板,针对该活动盖板设置有使活动盖板保持向内运动趋势以封盖住该第二气口的复位弹簧,该第二气室通过第三气口与第一气室连通,该活动件上设置有与第一气口保持连通的通气孔,随活动件来回移动,该通气孔交替与第一气室和第二气室连通; 该鼓风装置安装于壳体的第二气室中,该鼓风装置包括有马达和叶轮,由马达带动叶轮转动形成气流;该叶轮的进风侧面正对该第三气口,该叶轮的出风侧面正对该第一气Π ; 该微动开关位于活动件的侧旁,该微动开关与前述马达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盖板连接有一顶柱,该顶柱位于第二气室内,前述复位弹簧套装于该顶柱上,该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抵于壳体和顶柱之间;以及,针对该顶柱于前述活动件上设置有用于促使顶柱轴向向外移动以使活动盖板打开第二气口的顶推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气口外设置有一罩壳,该活动盖板位于该罩壳内。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与前述外壳一体连接设置。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与前述外壳分体式设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一、通过利用气压的变化使得气压感应薄膜发生形变而促使活动顶杆活动,由活动顶杆的活动促使摆动件摆动,由摆动件的摆动促使齿轮件转动,由齿轮件的转动而促使活动件移动,进而由活动件的移动而触发微动开关,实现自动停机,相较于传统之只能在充气工作完成时停机的气泵而言,更具进步性和使用上的便利性,产品具有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结构布局合理,有利于简化产品结构,方便产品中各部件的制作和组装,达到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二、通过设置有旋钮,利用旋钮带动齿轮件转动,由齿轮件的转动带动活动件移动,并配合活动件上设置有通气孔,使得通气孔可根据需要进行切换,同时配合利用顶推部可将活动盖板向外推出而打开第二气口,以满足充气或者抽气工作的要求,更便于快速进行充气或抽气,并且充气或抽气作业只需根据需要旋动一下旋钮即可,一次操作,操作非常的方便灵活。三、通过将壳体与外壳分体式设置,以使得该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可分开独立安装在充气产品合适的位置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产品安装,为使用者的使用提供更大的方便性。为更清楚地阐述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 图3是图2的分解 图4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 图5是图4另一角度示意 图6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截面 图7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充气状态下的示意 图8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一较佳实施例抽气状态下的示意 图9是本专利技术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附图标识说明 10、壳体11、底座 12、盖板13、活动盖板 14、复位弹簧15、罩壳 16、顶柱101、第一气室 102、第二气室103、第一气口 104、第二气口105、第三气口 106、固定盖107、连接件 108、扭簧20、鼓风装置 21、马达22、叶轮 30、微动开关40、外壳 401、通孔50、活动件 51、抵触部52、齿条 53、顶推部501、弧形凹位 502、通气孔60、齿轮件 61、齿轮部62、连接杆 70、摆动件71、枢接部 72、耳部73、压力弹簧 74、连接部701、凹位 702、卡槽80、活动顶杆 90、气压感应薄膜100、旋钮 10'、充气产品。具体实施例方式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外壳,该外壳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连通外壳的内部;一用于触发微动开关的活动件,该活动件可来回移动地设置,该活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触微动开关的抵触部,该活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齿条;一齿轮件,该齿轮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该齿轮件包括有齿轮部及设置于该齿轮部上的连接杆,该齿轮部与齿条啮合而带动活动件来回移动;一摆动件,该摆动件设置于外壳内,该摆动件来回摆动而作用于前述连接杆上促使齿轮件来回转动;一活动顶杆,该活动顶杆可活动地设置于外壳内而带动摆动件来回摆动;一可变形的气压感应薄膜,该气压感应薄膜的周缘与前述通孔的周缘密封连接固定,前述活动顶杆与气压感应薄膜连接,随气压的变化,该气压感应薄膜发生形变而促使活动顶杆活动;一用于带动前述齿轮件转动的旋钮,该旋钮与齿轮件连接,且该旋钮露出外壳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外壳,该外壳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连通外壳的内部; 一用于触发微动开关的活动件,该活动件可来回移动地设置,该活动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抵触微动开关的抵触部,该活动件的另一端设置有齿条; 一齿轮件,该齿轮件可转动地安装于外壳内,该齿轮件包括有齿轮部及设置于该齿轮部上的连接杆,该齿轮部与齿条啮合而带动活动件来回移动; 一摆动件,该摆动件设置于外壳内,该摆动件来回摆动而作用于前述连接杆上促使齿轮件来回转动; 一活动顶杆,该活动顶杆可活动地设置于外壳内而带动摆动件来回摆动; 一可变形的气压感应薄膜,该气压感应薄膜的周缘与前述通孔的周缘密封连接固定,前述活动顶杆与气压感应薄膜连接,随气压的变化,该气压感应薄膜发生形变而促使活动顶杆活动; 一用于带动前述齿轮件转动的旋钮,该旋钮与齿轮件连接,且该旋钮露出外壳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件包括有一枢接部以及两耳部,该枢接部与外壳枢接,该两耳部分别于枢接部的两侧一体向外延伸出,该两耳部之间形成有与前述连接杆相适配的凹位,原始状态下,该连接杆位于该凹位中,针对该每一耳部均设置有一压力弹簧,每一压力弹簧抵于外壳内壁面和对应的耳部之间;以及该枢接部一体延伸出有连接部,该连接部上设置有卡槽,该活动顶杆的尾端卡装于该卡槽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感应薄膜的周缘通过一固定盖压合固定于前述通孔的周缘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停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压感应薄膜、活动顶杆和活动件水平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俊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虎邦五金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