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防水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在隧道防水工程中,起防渗和隔离作用的防水板普遍是由防水材料层和土工布粘结而成,防水材料层的原料主要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聚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改性浙青ECB等高分子聚合物,并配以碳黑、抗老化剂、抗氧剂、紫外线吸收剂、稳定剂等辅料。在隧道防水施工中,对防水板的强度、伸长率、耐穿刺能力及施工工艺方面有较高要求,传统防水板在以上性能方面难以兼顾。现有防水板在使用中经常出现严重的渗漏现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防水板材料在耐侯性、耐老化性能、强度、伸长率、耐穿刺能力、抗氧化性能、耐酸碱性不好,使用后易破损。2、防水板接缝处焊接质量易出现缺陷。现有的土工防水材料幅宽较窄,施工不方便,接缝次数多,造成缝隙多,焊接之后出现质量问题的概率大, 3、现有防水板的防水材料层和土工布层均为单层,结构单一,力学性能不佳,施工时需另行复合,尤其在施工复合过程中,由于施工过程不易监督,易出现施工缺陷、并且生产成本、施工成本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要解决现有防水板不易于施工、强度低、易出现焊接质量缺陷、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自上而下依次由隔离膜层、自粘胶层、上防水板层、土工布复合层和下防水板层复合而成; 所述上防水板层和下防水板层均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 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I 10份; 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30 90份; 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由隔离膜层(1)、自粘胶层(2)、上防水板层(3)、土工布复合层(4)和下防水板层(5)复合而成;所述上防水板层(3)和下防水板层(5)均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1~10份;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30~9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50份;高密度聚乙烯?????????????????????1~50份;纳米氧化硅???????????????????????1~10份;纳米氢氧化铝?????????????????????1~10份;纳米氧化钛???????????????????????1~10份;紫外线吸收剂?????????????????????0.01~3份;抗氧剂???????????????????????????0.5~1.5份辅助抗氧剂???????????????????????0.1~3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自上而下依次由隔离膜层(1)、自粘胶层(2)、上防水板层(3)、土工布复合层(4)和下防水板层(5)复合而成;所述上防水板层(3)和下防水板层(5)均是由以下原料按重量份配比制成: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I 10份;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30 90份;线性低密度聚乙烯20 50份;高密度聚乙烯1 50份;纳米氧化硅1 10份;纳米氢氧化铝1 10份;纳米氧化钛1 10份;紫外线吸收剂0.01 3份;抗氧剂0.5 1.5份辅助抗氧剂0.1 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防水板层(3)和下防水板层(5)的厚度均为0.6 1.0mm ;自粘胶层(2)厚度为0.15 0.3mm ;隔离膜层(1)的厚度为 0.015 0.05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的幅宽为1.0 6.0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水杨酸苯酯、2- (2 z -羟基-5 ,-甲基苯基)苯并三氮唑、2,4-二羟基二苯甲酮、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或2- (2’ -羟基-3’,5’ -二叔苯基)-5-氯化苯并三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自粘高分子防水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2,6_三级丁基-4-甲基苯酚、双(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硫醚、四〔β - (3,5-三级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政昌,曹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立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