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扣件式滑模平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53778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管扣件式滑模平台系统。其提升架两侧分别设置有上横管和下横管并通过交叉的支撑管相互连接;上横管、下横管和支撑管均为建筑脚手架钢管,它们之间的交叉点通过钢管扣件相互连接,上横管内侧端与钢质的滑模模板焊接连接;滑模模板外围固定有钢管制成的围檩,围檩与提升架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管连接;提升架及两侧的上、下横管沿待施工墙体的水平纵向或环向延伸方向设置有多组,相邻的上横管之间通过纵向连接管相互连接,纵纵向连接管与上横管之间通过钢管扣件相互连接,纵向连接管上搭有脚手木板。本发明专利技术荷载轻避免了滑模施工中因荷载过大而引起的提升困难,整个平台系统的搭设、拆除操作简便,降低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装置,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混凝土墙体滑模施工中的钢管扣件式滑模平台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建筑滑模系统的平台都是用型钢(槽钢、角钢等)组装,包括提升架,通常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现有的专业教科书和施工规范及施工手册等记载的也仍为这种方式。这种方式从我国上世纪60年代一直沿用至今,其装置自重荷载大,费工费料,大大提高了施工成本,尤其不适应大直径圆筒仓的滑模施工。具体体现在一方面采用型钢为平台主要构件,一般采用的型钢每米长重量约在6-20Kg左右,平台总体笨重,不利于液压千斤顶的爬升;另一方面型钢下料时的切割、钻孔打眼等专业机械操作繁琐,组装、拆除时构件较笨重,且需大量的焊接和铆接、螺栓连接或气割等复杂工序,费时费工,专业性较强。拆除后废料多,难以回收利用,损耗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自重轻、拆装和使用方便、可重复利用、可降低施工成本的钢管扣件式滑模平台系统。本专利技术的钢管扣件式滑模平台系统包括有插埋于施工中混凝土墙体中心的竖直的支撑杆,支撑杆上设置千斤顶,千斤顶与“开字”形的提升架连接并可驱动提升架提升;提升架两侧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管扣件式滑模平台系统,包括有位于待施工墙体中心的竖直的支撑杆(1),支撑杆上设置千斤顶(2),千斤顶(2)与“开字”形的提升架(3)连接并可驱动提升架提升;其特征是:提升架(3)两侧分别设置有上、下水平平行设置的上横管(4)和下横管(5),上横管(4)与下横管(5)之间通过交叉的支撑管(6)相互连接;所述上横管(4)、下横管(5)和支撑管(6)均为建筑脚手架钢管,它们之间的交叉点通过钢管扣件相互连接,上横管(4)内侧端与钢质的滑模模板(7)焊接连接;所述滑模模板(7)外围固定有钢管制成的围檩(8),围檩(8)与提升架(3)之间通过横向连接管(9)连接;所述提升架及两侧的上、下横管沿待施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管扣件式滑模平台系统,包括有位于待施工墙体中心的竖直的支撑杆(1),支撑杆上设置千斤顶(2 ),千斤顶(2 )与“开字”形的提升架(3 )连接并可驱动提升架提升;其特征是:提升架(3)两侧分别设置有上、下水平平行设置的上横管(4)和下横管(5),上横管(4)与下横管(5)之间通过交叉的支撑管(6)相互连接;所述上横管(4)、下横管(5)和支撑管(6)均为建筑脚手架钢管,它们之间的交叉点通过钢管扣件相互连接,上横管(4)内侧端与钢质的滑模模板(7)焊接连接;所述滑模模板(7)外围固定有钢管制成的围檩(8),围檩(8 )与提升架(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翔虎杨晨
申请(专利权)人:镇江四建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