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混凝土模板及其构成的装配化建筑及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3732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低层建筑的预制混凝土模板及其构成的装配化建筑及其建造方法,目的是为了使用其构造的低层建筑可实现装配化施工,无需额外支设、拆除模板,提高施工速度,降低建筑成本,改善现场污染问题,相比于框剪结构节省钢筋、混凝土的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预制混凝土模板,采用混凝土预制成,所述模板的板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通孔,所述模板的至少一个侧边上设有沿模板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当两块所述模板的带有凹槽的两侧边对接时,两凹槽对接形成一个封闭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混凝土模板及其构成的装配化建筑及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用模板
,具体涉及一种可构造装配化低层建筑的预制混凝土模板。
技术介绍
目前,无论是高层还是低层建筑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现场人工绑扎钢筋,再用钢板或木板、竹胶板、塑料板等支设模板,与绑好的钢筋组合形成模板体系,然后浇注混凝土,等到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再将模板拆除。这种施工方法工序较多,建筑速度缓慢,所需人力较多,建筑成本高,且施工现场脏乱,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混凝土模板,使用其构造的低层建筑可实现装配化施工,无需额外支设、拆除模板,速度快、成本低、现场无污染,相比于框剪结构节省钢筋、混凝土的用量,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使用该模板构造的装配化建筑及其建造方法。本专利技术预制混凝土模板,采用混凝土预制成,所述模板的板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通孔,所述模板的至少一个侧边上设有沿模板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当两块所述模板的带有凹槽的两侧边对接时,两凹槽对接形成一个封闭孔。本专利技术预制混凝土模板,其中所述模板为平面型模板,设有两个沿模板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位于平面模板两相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预制混凝土模板及其构成的装配化建筑及建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混凝土模板,采用混凝土预制成,所述模板的板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通孔(11、21、31、41),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的至少一个侧边上设有沿模板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12、22、32、42),当两块所述模板的带有凹槽的两侧边对接时,两凹槽对接形成一个封闭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化建筑,该装配化建筑使用模板构成,其中所述模板采用混凝土预制成,所述模板内沿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均布置有钢丝或钢筋;所述模板的板体内沿长度方向设有通孔(11、21、31、41),所述模板的至少一个侧边上设有沿模板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12、22、32、42),所述凹槽(12、22、32、42)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矩形或半椭圆形,当两块所述模板的带有凹槽的两侧边对接时,两凹槽对接形成一个封闭孔,两块所述模板之间不支设其他模板,所述封闭孔中根据强度需要设置钢筋,混凝土直接浇筑到所述封闭孔中,所述钢筋为建筑基础上预埋的垂直向上伸展的钢筋,设置钢筋确保使两块所述模板对接形成的所述封闭孔中有预埋钢筋,所述建筑的墙体由平面型模板、“L”型模板、“T”型模板和“十”字型模板拼接构成,墙体转角处设置有“L”型模板,墙体“T”型交叉处设置有“T”型模板,墙体垂直交叉处设置有“十”字型模板,多块平面型模板的带凹槽侧边对接形成大块墙板,所述大块墙板的带凹槽侧边分别与所述“L”型模板、“T”型模板和“十”字型模板的带凹槽侧边对接围合成建筑的墙体,相邻模板对接形成的封闭孔中均设有钢筋(3),模板的通孔中根据设计强度要求可选择设置钢筋,所述设有钢筋(3)的通孔及封闭孔中均浇注有混凝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型模板设有两个沿模板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12),位于平面模板两相对的侧边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模板设有两个沿模板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22),位于“L”型模板两相邻的侧边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模板设有三个沿模板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32),位于“T”型模板的三个侧边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化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十”字型模板,设有四个沿模板长度方向贯通的凹槽(42),位于“十”字型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英保廖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珠穆朗玛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