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使用容易加工的钢板实现低噪音化并减低振动的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作为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使用的钢板。一种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是加工钢板而制造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钢板的平均结晶粒径为30μm以上,并且最硬的部位的维氏硬度为120以下,例如,其可以通过将钢板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后在500℃以上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而制造,所述钢板具有如下组成:按质量%计,含有C:0.050%以下、Si小于1.0%、Mn:0.05~0.5%、P:0.04%以下、S:0.03%以下、Al:1.0%以下、N:0.005%以下,余量由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平均结晶粒径为30μm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使用家电产品或汽车用部件,例如油盘等时,由于产生噪音或振动的问题从而希望低噪音化或减低振动的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适合作为该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使用的钢板。
技术介绍
以往,随着减低对于油盘等汽车用部件或家电产品等的噪音、振动的社会需求的提高,对于低噪音部件、低振动部件的要求增大。例如,关于汽车用油盘等的噪音成为问题的所谓低噪音部件,如专利文件 I所记载的,研究了使用将粘弹性树脂夹在两张金属板之间的树脂复合型制振金属板等。但是,对于这种树脂复合型制振金属板等的使用,由于制造成本高或加工性、焊接性不充分,因此希望使部件本身具有优良的低噪音性能或减低振动性能。为了减低部件本身的噪音或振动,一般的方法是增大板的厚度而提高隔音性能,或者提高刚性,但是这样会导致材料成本上升,或者部件的重量变大。因此,希望通过使用比树脂复合型制振金属板等廉价的钢板作为部件材料,从而提高构成部件的钢板本身的振动的衰减,也就是说,通过使用衰减能力优良的钢板构成部件,从而提高部件的衰减能力。其中,作为具有优良的衰减能力的钢板,已有利用磁壁移动的磁滞现象(hysteresis)的强磁性型制振钢板,例如在专利文献2 4中,提出了将Al、S1、Cr等铁素体形成元素中至少一种元素添加1%以上的高合金钢板。这种钢板,通过使振动的能量转换为磁壁移动的能量而损失,从而可以实现振动的衰减和低噪音化。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8627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4-9914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2-73118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294408号公报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专利文献2 4所记载的高合金钢板是硬质的,加工性差,因此不适合用作通过深冲加工制造的油盘等部件。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使用容易加工的钢板实现低噪音化并降低振动的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适合作为该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使用的钢板。本专利技术人对钢板加工后的噪音性能等的衰减性能进行了专心研究,结果发现,如果在加工后使钢板的平均结晶粒径为30 μ m以上,并且使加工后的最硬的部位的维氏硬度为120以下,则能够具有优良的衰减能力。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见解而完成。(I)提供一种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是加工钢板而制造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钢板的平均结晶粒径为30 μ m以上,并且使最硬部位的维氏硬度为120以下。(2)如果钢板的平均结晶粒径为50μπι以上,则能够具有更优良的衰减能力。作为钢板,例如,(3)优选使用具有如下组成的钢板:按质量%计,含有C:0.050%以下、S1:小于1.0%、Μη:0.05 0.5%、Ρ:0.04% 以下、S:0.03% 以下、Al:1.0% 以下、Ν:0.005% 以下,余量由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4)优选在(3)的钢板中,按质量%计,还含有Β:0.0001 0.0030%;以及,(5)优选使用具有如下组成的钢板:按质量%计,含有C:0.005%以下、S1:小于1.0%、Mn:0.05 0.5%、P:0.04% 以下、S:0.03% 以下、Al:1.0% 以下、N:0.005% 以下、T1:0.θΓθ.06%, Β:0.ΟΟΟΓΟ.0030%,余量由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或者,(6)优选使用具有如下组成的钢板:按质量%计,含有C:0.005%以下、S1:小于1.0%、Μη:0.05 0.5%、Ρ:0.04% 以下、S:0.03% 以下、Al:0.004% 以下、Ν:0.005% 以下,余量由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另外,上述钢板,也可以通过在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后进行的热处理,使结晶粒径为30 μ m以上,但优选的是,预先使在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前的钢板的平均结晶粒径为30 μ m以上,更优选为50 μ m以上,优选在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后在500°C以上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从而作为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使用。也就是说,(7) 一种钢板,具有如下组成,按质量%计,含有C:0.050%以下、S1:小于1.0%、Μη:0.05 0.5%、Ρ:0.04%以下、S:0.03%以下、Al:1.0%以下、Ν:0.005%以下,余量由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平均结晶粒径为30 μ m以上,其特征在于,在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后,在500°C以上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从而作为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使用,(8) 一种钢板,在(7)的钢板中,按质量%计,还含有B:0.000Γ0.0030%,或者,(9) 一种钢板,具有如下组成,按质量%计,含有C:0.005%以下、S1:小于1.0%、Μη:0.05 0.5%、Ρ:0.04% 以下、S:0.03% 以下、Al:1.0% 以下、Ν:0.005% 以下、T1:0.θΓθ.06%、Β:0.000Γ0.0030%,余量由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并且平均粒径为30μπι以上,其特征在于,在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后,在500°C以上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从而作为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使用。在上述(7) (9)的钢板中,(10)平均结晶粒径更优选为50 μ m以上。本专利技术的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例如,(11)可以通过在将上述(7广(10)的钢板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后、在500°C以上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而制造。另外,具有上述(7)所记载的成分组成的钢板,在减低C量及Al量而确保优良的晶粒生长性的情况下,通过使在加工后进行的热处理温度为600°C以上,从而在加工后进行的热处理中容易确保30 μ m以上的平均结晶粒径。也就是说,在使在加工后进行的热处理温度为600°C以上的情况下,优选使用下述(12)的钢板。(12) 一种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组成,按质量%计,含有C:0.005%以下、S1:小于1.0%、Mn:0.05 0.5%、P:0.04% 以下、S:0.03% 以下、Al:0.004% 以下、N:0.005% 以下,余量由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在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后,在600°C以上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从而作为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例如,(13)可以通过在将上述(12)所述的钢板加工成所希望的形状后、在600°C以上的温度范围内进行热处理而制造。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适合用作油盘等低噪音部件等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以下称为高衰减部件)。另外,本专利技术的高衰减部件还可以适用于在汽车或家电等领域中受到严苛的加工,并且需要低噪音性能或减低振动性能(制振性能)的油盘以外的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贴上变形测量仪的杯子状样品的图。图2是表不激振力和最大变形量的关系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要点在于,在通过冲压加工等加工钢板而制造的高衰减部件中,使制造为部件状态的钢板的平均结晶粒径为30 μ m以上而减低结晶晶界,并且使最硬的部位的维氏硬度为120以下而减低结晶粒内的残留应力或变形,使得钢板内的磁壁移动容易,使振动的能量转换为磁壁移动的能量,从而提高钢板的振动的衰减能力,使其具有优良的低噪音性能等高衰减性能。在平均结晶粒径小于30μπι的情况下,由于阻碍磁壁移动的结晶晶界多,因此不能够得到优良的高衰减性能。另外,如果最硬的部位的维氏硬度超过120,由于阻碍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是加工钢板而制造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部件的平均结晶粒径为30μm以上,并且最硬的部位的维氏硬度为120以下,所述钢板具有如下组成:按质量%计,含有C:0.050%以下、Si:小于1.0%、Mn:0.05~0.5%、P:0.04%以下、S:0.03%以下、Al:0.041%以下、N:0.005%以下,余量由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2006.12.08 JP 2006-331784;2007.11.16 JP 2007-29741.一种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是加工钢板而制造的部件,其特征在于,部件的平均结晶粒径为30 μ m以上,并且最硬的部位的维氏硬度为120以下,所述钢板具有如下组成:按质量%计,含有 C:0.050% 以下、S1:小于1.0%、Mn:0.05 0.5%、P:0.04% 以下、S:0.03% 以下、Al: 0.041%以下、N:0.005%以下,余量由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平均结晶粒径为50 μ 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按质量%计,还含有 B:0.0001 0.0030%。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衰减能力优良的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具有如下组成:按质量 %计,含有 C:0.005% 以下、S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耕一郎,花泽和浩,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