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2933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涉及一种脱色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油脂脱色过程中油脂和维生素E损失严重,游离脂肪酸滞留造成脱臭难度大,以及白土用量多的问题。首先对碱炼后大豆油进行一次白土脱色,不过滤再次加入少量白土,进行二次脱色,过滤得成品脱色油。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白土用量至1.5%以下,白土吸附油脂比例降至10~16%,搅拌过程中游离脂肪酸会趋向于存在于碱炼油上层,而由于维生素E极易溶于油脂会均匀存在于油脂中,两次加入提高了白土优先吸附游离脂肪酸的概率,使游离脂肪酸的吸附率达到16%以上,减少维生素E的损失30~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油脂脱色精炼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的油脂脱色技术即首先对碱炼后大豆油进行一次白土脱色,在不过滤的情况下再次加入少量白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二次脱色,然后过滤得到成品脱色油,该专利技术减少了白土用量和维生素E的损失,显著减少大豆油在脱色过程中的损失,最大程度的除去游离脂肪酸,降低脱臭难度。
技术介绍
:油脂是人类食品原料之一,是人类生命能源和机体代谢不可或缺的物质,油脂的制取精炼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对油脂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油脂的精炼加工特别是大豆油脂加工过程中,脱色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发展到今天主要采用酸性白土进行脱色,但在采用白土脱色过程中会造成大量油脂损失,白土在吸附色素和杂质的同时吸附了大量油脂吸附比例高达20 30% ;并且吸附了大量维生素E等营养成分,碱炼油中的维生素E减少了 40 65% ;本应该被除去的游离脂肪酸反而会大量滞留在脱色油中,传统脱色只能除去2 16%的游离脂肪酸,这样就加重了脱臭难度,造成资源的不必要损耗。 本专利技术首先对碱炼后大豆油进行一次白土脱色,在不过滤的情况下再次加入少量白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二次脱色,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大豆碱炼油加入占油重0.4~3%的活性白土,在90~120℃的温度,搅拌桨直径为3~100cm,反应釜直径为20~500cm的反应釜中以20~6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脱色5~20min;步骤二:对步骤一中所得物料再次加入占原碱炼油重0.1~2%的活性白土,在50~100℃的温度,搅拌桨直径为3~100cm,反应釜直径为20~500cm的反应釜中以20~6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脱色5~20min;步骤三:将步骤二收集的物料冷却至40~50℃后进行过滤,既得大豆脱色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脱色技术用于大豆碱炼油脱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步骤如下:步骤一:在大豆碱炼油加入占油重0.4 3%的活性白土,在90 120°C的温度,搅拌桨直径为3 100cm,反应釜直径为20 500cm的反应釜中以20 6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脱色5 20min ;步骤二:对步骤一中所得物料再次加入占原碱炼油重0.1 2%的活性白土,在50 100℃的温度,搅拌桨直径为3 100cm,反应釜直径为20 500cm的反应釜中以20 60r/min的搅拌速度,进行搅拌脱色5 20min ;步骤三:将步骤二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琦石彦国江连洲于殿宇潘文哲常云鹤王俊国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