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浓香型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2931 阅读:5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9: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油的制备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浓香型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一种浓香型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的步骤:将牡丹籽饼粕先粉碎,过40目筛,高温处理;在粉碎后的牡丹籽饼粕粉中加水,再加入碱性蛋白酶酶解反应,然后加入菠萝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在酶解液中加入牡丹籽毛油,加热,冷却,过滤,采取传统工艺进行精炼,得浓香牡丹籽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对牡丹籽饼粕的烘焙技术,经水解和牡丹籽毛油的加热反应技术该方法制取的牡丹籽油香味浓郁、清新,有纯正的牡丹籽油特征香气,既无焦糊味道,也无牡丹籽的青味,且色泽透明鲜亮,口感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油的制备方法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牡丹籽油2011年刚获批准一种新资源食品,牡丹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如亚油酸和亚麻酸,这是两种对人体健康特别重要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有抑制胆固醇合成,调节血压等功能,同时也是重要日用化工原料。亚麻酸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和促进脂肪代谢、肝细胞再生及增强免疫、抗过敏反应、延缓衰老等作用;此外,还含有能预防冠心病的油酸等。牡丹籽油中所含的α-亚麻酸为n-3系列(或ω-3系列)多烯不饱和脂肪酸,由于该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不能自身合成,必须靠食物供给,故称为必需脂肪酸。α-亚麻酸是η-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母体,摄入人体后可转变为EPA和DHA而发挥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η-3系列多烯不饱和脂肪酸在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上起着特殊作用。动物缺乏必需脂肪酸会出现很多症状,尤其是中枢神经系统、视网膜和血小板功能异常。常见食用油中亚麻酸含量都不高,因此,利用牡丹籽油与常见油源进行合理调配,开发具有高营养且能改善人体生理功能调和油,将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牡丹籽油能够明显抑制高血脂大鼠体重的增加、减少脂肪垫的生成,明显降低Lee’ s指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浓香型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的步骤:(1)将牡丹籽饼粕先粉碎,过40目筛,得牡丹籽饼粕粉,将过筛后的牡丹籽饼粕粉加热至150~180℃,在该温度下保持15~30?min;(2)在步骤(1)中的牡丹籽饼粕粉中加水,加水质量为牡丹籽饼粕粉的4~7倍,混合,再加入占牡丹籽饼粕粉重量0.01%~0.03%的碱性蛋白酶,在40~55℃,pH为8~10的条件下,酶解1~3h;调节上述酶解液的pH5~8,保持在45~60℃下,在该酶解液中加入菠萝蛋白酶,所述的菠萝蛋白酶占牡丹籽饼粕粉的0.02%~0.06%,酶解1~2h;再调节上述的酶解液的pH6.5~7.5,保持在60~75℃下,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浓香型牡丹籽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的步骤: (1)将牡丹籽饼柏先粉碎,过40目筛,得牡丹籽饼柏粉,将过筛后的牡丹籽饼柏粉加热至150 180°C,在该温度下保持15 30 min ; (2)在步骤(I)中的牡丹籽饼柏粉中加水,加水质量为牡丹籽饼柏粉的4 7倍,混合,再加入占牡丹籽饼柏粉重量0.01% 0.03%的碱性蛋白酶,在40 55°C,pH为8 10的条件下,酶解I 3h ; 调节上述酶解液的PH5 8,保持在45 60°C下,在该酶解液中加入菠萝蛋白酶,所述的菠萝蛋白酶占牡丹籽饼柏粉的0.02% 0.06%,酶解I 2h ; 再调节上述的酶解液的pH6.5 7.5,保持在60 75°C下,在该酶解液中加入木瓜蛋白酶,所述的木瓜蛋白酶占牡丹籽饼柏粉的0.01% 0.06%,酶解I 2h,然后在95°C下灭酶 5 min ; 取出上述的灭酶后的酶解液冷却,在2000r/min下离心15min,得到上清液备用; (3)在步骤(2)的上清液中加入该上清液重量10 20倍的牡丹籽毛油,加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洪智何东平胡传荣毛文岳吴震生
申请(专利权)人: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