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电磁复合吸收材料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2808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8:54
一种优化电磁复合吸收材料的制造工艺,将软磁铁氧体粒子、软磁金属制成微米级的的混合物作为电磁干扰吸收剂粒子,电磁干扰吸收剂粒子与有机包裹剂进行混合,将混合物进行干燥、分散,得到绝缘包裹处理后的吸收剂粒子,在绝缘包裹处理后的吸收剂粒子中添加胶合剂并混合均匀,得到复合电磁屏蔽吸收原材料,将复合电磁屏蔽吸收原材料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厚膜丝网印刷或轧制工艺制备、挤出工艺、压缩成型工艺等方式制成各种电磁复合吸收材料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提高电磁干扰吸收剂与胶合剂粘结性,控制电磁干扰吸收剂粒子在整个体系中的分散程度以及间距,改善因抗金属电子标签附着于金属类背板时产生的阻抗变化而引起的通信不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优化电磁吸收材料的制造工艺,主要是一种提高用于物联网射频识别抗金属电子标签的复合电磁屏蔽吸收材料的制造工艺。
技术介绍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物联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射频识别(RFID)技术从本质上是一项自动识别技术。通常,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写器和数据管理系统这三个主要部分组成。电子标签由天线和RFID芯片组成,每个芯片都含有唯一的识别码,用来表示电子标签所附着的物体。读写器用来读写电子标签中的信息,读写器通过网络和其他计算机或系统通讯,完成对电子标签的信息获取、解释以及数据管理。可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如票务系统、物流管理系统等)、企业生产过程控制(如煤矿安全识别控制系统、企业产品防伪识别系统等)及其它需要对物品进行动态管理的行业(如图书馆管理系统、小区门禁管理系统)等等。该系统通过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传输,当无线电波遇到金属或液体或电磁干扰吸收剂时,信号传导就会产生干扰衰减,进而影响数据读取的可靠性和准确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电子标签内封装一层电磁波复合吸收材料。目前,市售柔性复合吸收材料用于抗金属电子标签使用在金属物体上时最多能保证有效识别距离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优化电磁复合吸收材料的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将软磁铁氧体制成0.5微米~10微米的粒子、磁导率大于(200×106)H/m软磁金属制成微米级的粒子,两者粒子的混合物作为电磁干扰吸收剂粒子,用有机溶剂对有机包裹剂进行溶解,使有机包裹剂粘度在100?300?mPa·s范围,将电磁干扰吸收剂与粘度在100?300?mPa·s范围的有机包裹剂进行混合,有机包裹剂与电磁干扰吸收剂吸收剂体积的比例为3.5%?8.5%:96.5%~91.5%,将混合物进行干燥、分散,得到绝缘包裹处理后的吸收剂粒子,在绝缘包裹处理后的吸收剂粒子中添加胶合剂并混合均匀,绝缘包裹处理后的吸收剂粒子:胶合剂=65%—95%: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电磁复合吸收材料的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将软磁铁氧体制成0.5微米 10微米的粒子、磁导率大于(200X 106)H/m软磁金属制成微米级的粒子,两者粒子的混合物作为电磁干扰吸收剂粒子,用有机溶剂对有机包裹剂进行溶解,使有机包裹剂粘度在100-300 mPa.s范围,将电磁干扰吸收剂与粘度在100-300 mPa.s范围的有机包裹剂进行混合,有机包裹剂与电磁干扰吸收剂吸收剂体积的比例为3.5%-8.5%:96.5% 91.5%,将混合物进行干燥、分散,得到绝缘包裹处理后的吸收剂粒子,在绝缘包裹处理后的吸收剂粒子中添加胶合剂并混合均匀,绝缘包裹处理后的吸收剂粒子:胶合剂=65% — 95%: 5% — 35%,得到复合电磁屏蔽吸收原材料,将复合电磁屏蔽吸收原材料根据需要可以采用厚膜丝网印刷或轧制工艺制备0.lmm-0.5mm厚度的薄片状复合电磁屏蔽吸收体、挤出工艺制备长条状或管状复合电磁屏蔽吸收体、压缩成型工艺制备环形、圆型或其它形状的复合电磁屏蔽吸收体等方式制成电磁复合吸收材料产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电磁复合吸收材料的制造工艺,其特征是:软磁铁氧体粒子为:N1-Zn系铁氧体、Mn-Zn系铁氧体、Mn-Mg系铁氧体、Cu-Zn系铁氧体、N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华宋强胡健徐晓利黄道平
申请(专利权)人:宜宾金川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