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长效缓释复混肥料,具体地说是一种利用联碱法生产纯碱工艺中所得副产品氯化铵为氮源的长效缓释复混肥料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联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是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1942年提出的完整的工业制碱(Na2CO3)方法。1961年在大连建成了我国第一座联碱车间,后来经过完善和发展,现在仍然是制碱工业的主要方法。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依据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进行的,离子反应会向着离子浓度减小的方向进行。制纯碱(Na2CO3),首先利用NaHCO3在溶液中溶液中溶解度较小制得NaHC03。再利用碳酸氢钠不稳定性分解得到纯碱。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形成饱和氨盐水,再向其中通入二氧化碳,第一步是氨气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氢铵;第二步是碳酸氢铵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铵和碳酸氢钠沉淀,碳酸氢钠溶解度较小而沉淀析出。根据NH4Cl在常温时的溶解度比NaCl大,而在低温下却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在278K 283K(5°C 10°C )时,向母液中加入食盐细粉,而使NH4Cl单独结晶析出。因此联碱法生产的另一产品就是NH4Cl,为白色晶体,理论含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联碱法生产长效氯化铵为氮源的长效缓释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复混肥中有效含量按重量份数计,氮(N)∶磷(P2O5)∶钾(K2O)=10?15∶8?12∶8?15,总养分含量为30?42;所述氮素为氯化铵和铵稳定剂混合而成;按重量份数计,其中氯化铵∶铵稳定剂=1∶0.001?0.1;其中氯化铵为利用在联碱法生产纯碱工艺中的副产物氯化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联碱法生产长效氯化铵为氮源的长效缓释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复混肥中有效含量按重量份数计,氮(N):磷(P2O5):钾(K2O) = 10-15: 8-12: 8_15,总养分含量为30-42 ;所述氮素为氯化铵和铵稳定剂混合而成;按重量份数计,其中氯化铵:铵稳定剂=I: 0.001-0.1 ;其中氯化铵为利用在联碱法生产纯碱工艺中的副产物氯化铵。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联碱法生产长效氯化铵为氮源的长效缓释复混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铵稳定剂为双氰胺、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3,5-二甲基吡唑、3,5-二甲基吡唑磷酸盐、1-甲胺酰基-3-甲基吡唑、1-甲基吡唑-1羧酰胺、3-甲基吡唑、氮-吡啶(2-氯-6-(三氯甲基)-吡啶)或4-氯-3-甲基吡唑中的一种或几种。3.—种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联碱法生产长效氯化铵为氮源的长效缓释复混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坡,武志杰,于德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