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化抑制剂和生物质炭配合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483232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8 02:15
硝化抑制剂和生物质炭配合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方法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利用农作物秸秆焖烧制得生物质炭,将双氰胺与生物质炭混合后施入土壤,再添加铵态氮肥。当铵态或酰胺态施用量为200-400mgN/kg土时,双氰胺用量为5-50mg/kg,生物质炭用量50g/kg土。具体施用步骤为:将生物质炭与双氰胺混合施于表层土壤,并与土壤充分混合,然后化学氮肥按常规方法施用即可。该方法利用生物质炭对硝化抑制剂双氰胺有很强吸附能力的特点,在施用化学肥料之前向土壤中混合施入生物质炭与双氰胺,提高双氰胺在土壤中的持留时间,延长其对铵态氮向硝态氮转变的硝化反应的抑制效果,从而降低氮素的淋溶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硝化抑制剂和生物质炭配合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复合肥料研制领域,涉及利用硝化抑制剂和生物质炭配合施用降低氮素淋溶损失,提高氮肥的利用率。
技术介绍
太湖稻麦轮作区农田土壤氮肥施用量可以达到每年500_600kg N/ha(Xing et al. , 2001. Sc1. China Ser. B),设施栽培条件下,施氮量甚至高达1000kg N/ha (姜慧敏等, 2010.农业环境科学学报),而我国农田氮肥利用率往往只有30%左右(朱兆良,1992.科学出版社),且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下降(姜军等,2005.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氮肥施入土壤后,通过淋溶、径流、挥发、硝化-反硝化等途径损失,不仅造成肥料、能源的浪费,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加,土壤物理结构破坏 (朱兆良,1992.科学出版社),作物营养失调,硝酸盐含量升高,品质下降,病虫害易发(李俊良等,2003. 土壤学报)等。提高氮肥利用的方法包括改进氮肥施用方式,平衡施肥,合理灌溉,使用缓释氮肥等(朱兆良,1992.科学出版社)。因为土壤带负电荷,对阳离子铵态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硝化抑制剂和生物质炭配合施用提高氮肥利用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硝化抑制剂双氰胺与300℃烧制的花生秸秆炭配合施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军徐仁扣钱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