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1966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及其制造方法,将按重量份数计的纯碱:1至2份,菱镁矿:14至16份,花岗石:64至70份,磷矿石:15至17份,重钙:4至6份,及铁红:0.1至0.3份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按重量份数计的2份水形成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送入全电熔窑熔化;将熔化后的第二混合物澄清、均化后经料道输送至压延机成形成玻璃带;将玻璃带进行退火处理后送入晶化窑进行核化、晶化,成为粗晶化板,将粗晶化板进行打磨、抛光处理后,得到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解决了因使用花岗石为原料生产的微晶玻璃板材颜色单一的问题,并能减小设备侵蚀,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一种建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玻璃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微晶玻璃既有玻璃的基本性能,又具有陶瓷的多晶特征,集中了玻璃和陶瓷的特点,成为一类独特的新型材料。以其机械强度高、硬度大、耐磨性能好、耐腐蚀性强,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能适应恶劣的环境,近年来在国际上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传统微晶玻璃生产多采用烧结法工艺,烧结法工艺在微晶玻璃生产中面临的能耗高问题一直是制约微晶玻璃快速发展和规模化生产的关键瓶颈。烧结法工艺生产微晶玻璃并且还要使用价格昂贵的有色金属氧化锌原材料,使很多微晶玻璃企业的生产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同时烧结法生产工艺效率低,产品有气孔、平整度较差、烧结法工艺的微晶玻璃企业经营状况历来是举步维艰。生产米黄色系列的微晶玻璃在着色工艺上,传统工艺一般采用“硫碳”着色和“铈钛”着色。“硫碳”着色需在还原气氛下进行,着色时存在颜色不纯、气泡较多的缺陷,同时由于“硫”的存在还会对全电熔窑钥电极造成侵蚀,排放三氧化硫,因此不适合采用全电熔压延工艺生产,不符合环保要求。“铈钛”着色,由于“铈”属于稀土金属,“钛”属于贵重金属,成本较高,同时市场供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Na2O:3至4份;MgO:6至9份;Al2O3:9至12份;SiO2:60至70份;P2O5:2至4份;K2O:3至4份;CaO:11至13份;Fe2O3:1.5至2.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Na2O:3 至 4 份;MgO:6 至 9 份;Al2O3:9 至 12 份;SiO2:60 至 70 份;P2O5:2 至 4 份;K2O:3 至 4 份;CaO:11 至 13 份;Fe2O3:1.5 至 2.5 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米黄色微晶玻璃板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混合形成第一混合物:纯碱:1至2份,菱镁矿:14至16份,花岗石:64至70份,磷矿石:15至17份,重钙:4至6份, 铁红:0.1至0.3份;向第一混合物中加入按重量份数计的2份水,混合3至5分钟,形成第二混合物;将第二混合物通过全电熔窑加料仓送入全电熔窑,使第二混合物在全电熔窑内熔化,控制第二混合物的熔化温度为1400至1500度;将熔化后的第二混合物澄清、均化,控制澄清、均化过程第二混合物的温度为1400至1500度,澄清、均化过程的时间为7.5至8.5小时;澄清、均化后的第二混合物经流洞、上升道进入料道,温度降至1200至1300度,再经料道输送至压延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刚秦小平姜小元王桃王刚琳王洪强王鹏翔黄光敏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一名微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