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茶多酚的饮用水消毒方法,包括:将饮用水经过臭氧或紫外线消毒后,加入3mg/L的食品级茶多酚。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食品级茶多酚与臭氧或紫外线配合使用,可以避免氯消毒副产物,不会对环境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还可使停留时间不超过48小时的城市管网内水的细菌总数和色度均满足水质标准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饮用水消毒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城市饮用水管网中,为防止供水管道内部及管壁有微生物大量滋生与繁殖,保证城市水厂出厂水到达管网末梢时仍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微生物学指标的要求,一般在水厂出水中需补一定量的消毒剂,因氯有持续消毒效果,水厂通常补氯以实现持续消毒效果。传统氯消毒的·消毒副产物毒性问题,对环境的破坏以及对人体健康的不良影响等,均使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受到局限。另外,在生活饮用水处理系统中,应用臭氧、紫外线等替代氯消毒技术时,因消毒剂衰减较快,需辅以其他消毒剂以保持在管网内的持续杀菌效果,以保障生活饮用水管网内,尤其是管网末梢水质能满足水的细菌学指标要求。但现有技术中还缺少杀菌性能较好、持续效果时间较长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的消毒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的饮用水消毒技术存在的缺少杀菌性能较好、持续效果时间较长以及对环境无污染的消毒技术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将饮用水经过臭氧或紫外线消毒后,再加入3mg/L的茶多酚进行杀毒。本专利技术将食品级茶多酚与臭氧或紫外线配合使用,可以避免氯消毒副产物,不会对环境水体造成二次污染;还可使停留时间不超过48小时的城市管网内水的细菌总数和色度均满足水质标准要求。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包括:将饮用水经过臭氧或紫外线消毒后,再加入3mg/L的茶多酚进行杀毒。具体的,植物多酚(或称植物单宁),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属天然有机化合物,它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酚物质,且不生成有毒副产物,是绿色环保型消毒剂,具有广谱抗菌性,持续的消毒效果,是一种天然水处理剂。茶多酚是目前市场上大量生产且已有售的植物多酚品种,是从茶叶中提取出来的相对分子质量低的多酚,与植物多酚结构一样,含有酚羟基结构。茶叶中的多酚物质主要属缩合单宁(具有良好的防癌抗肿瘤作用),并不含鞣革作用的单宁(即水解单宁,有一定的致癌作用),具有强抗氧化性、清除自由基能力以及广谱抑菌等性质,已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但是,若将茶多酚直接作为饮用水消毒剂,投加量需在200-300mg/L,成本较高,同时会使饮用水的色度指标超出《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而将茶多酚与臭氧或紫外线配合使用时,投加量降低至3mg/L,能够解决成本问题和色度问题,并充分发挥植物制剂的优势。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臭氧或紫外线作为主要消毒方法。当采用臭氧消毒时,对于有机微污染水源,可避免氯消毒副产物如三卤甲烷、卤乙酸等的发生;当采用紫外线消毒时,对于两虫有特效(隐孢子虫和贾地鞭毛虫),但这两种消毒方法均无持续消毒作用,而茶多酚则有持续消毒作用,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可采用食品级茶多酚(纯度95%以上)。尽管饮用水管道内微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会有微量蓄存,但48小时内不会造成微生物指标超过饮用水标准,这是因为城市供水管网是根据城市规模设计的,水厂出水在管网内的最长停留时间不超过48小时,因此对城市饮用水管网采用茶多酚作为持续消毒效果的保障是可保证微生物指标安全的。本具体实施方式利用茶多酚在饮用水中具有杀菌的性能,将茶多酚溶解于水后短时间内即可杀死大量细菌,与水接触30分钟后消毒效果趋于最佳,至少持续48小时杀菌效果不降低。由于将茶多酚作为水处理主要消毒剂时投加量较大,使出水色度超标,限制了茶多酚作为唯一水处理消毒剂的应用。因此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茶多酚作为辅助消毒剂用于水厂出水,利用其稳定、持续的杀菌效果发挥其在管网中的持续杀菌作用,并可以减少氯消毒副产物的产生。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饮用水经过臭氧或紫外线消毒后,再加入3mg/L的食品级茶多酚,可使停留时间不超过48小时的城市管网内水的细菌总数和色度均满足水质标准要求,而采用臭氧-茶多酚消毒工艺的成本为0.4元/m3,其中辅助消毒药剂成本为0.3元/m3。因此采用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1、将食品级茶多酚与臭氧或紫外线配合使用,可以避免氯消毒副产物,不会对环境水体造成二次污染;2、不会对环境水体造成二次污染;3、充分发挥茶多酚的优势,有益于促进人类健康;4、茶多酚粉末便于携带,可以在旅游、露营等应急水源制备过程中应用,保障饮水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茶多酚的饮用水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饮用水经过臭氧或紫外线消毒后,再加入3mg/L的茶多酚进行杀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茶多酚的饮用水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饮用水经过臭氧或紫外线消毒后,再加入3mg/L的茶多酚进行杀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茶多酚的饮用水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萃敏,宋国华,李莹,陈雪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