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锂离子二次电池作为高比能量化学电源已经广泛应用于移动通讯、笔记本电脑、摄像机、照相机、便携式仪器仪表等领域,迅速发展成为目前最重要的二次电池之一。目前实际应用的正极材料主要是钴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钴酸锂因为钴资源缺乏价格昂贵,另外钴酸锂还存在热稳定性差和安全问题,这些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大规模应用;三元材料价格也较高,且电压平台低、热稳定性差;磷酸铁锂导电性差且密度低。所以,锂离子电池的发展,需要寻找到质优、价廉的正极材料。所以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以及无毒等显著优点的锰系正极材料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但是由于锰系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较差,因此提高锰系正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成为锂离子电池的研究热点。掺杂碳是提高电极材料的循环性能的一种重要途径。本专利技术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掺杂碳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材料Li2MnO3,该制备方法简单,安全,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可以实现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改善锂离子电池锰系正极材料循环性能的制备方法。利用此法制备具有优异循环性能的锂离子二次电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锰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锂的化合物和乙酸锰,按照Li/Mn=1.8~2.2进行配料,再加入有机小分子碳源前驱体混合,在均匀的介质中球磨,烘干;其中,所述的有机小分子碳源前驱体的分子量为60?800;(2)将步骤(1)所得的混合反应物在400℃~800℃条件下保温2~30小时,得到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锰系正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锰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锂的化合物和乙酸锰,按照Li/Mn=l.8^2.2进行配料,再加入有机小分子碳源前驱体混合,在均匀的介质中球磨,烘干;其中,所述的有机小分子碳源前驱体的分子量为60-800 ; (2)将步骤(I)所得的混合反应物在400°C 800°C条件下保温2 30小时,得到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锰系正极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的锰系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锂的化合物为硝酸锂、碳酸锂、氯化锂、醋酸锂、柠檬酸锂、草酸锂、甲酸锂、乳酸锂、异丙醇锂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丹,王瑾,何丹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