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主要涉及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一。
技术介绍
随着全球能源形势的日趋严峻以及城市汽车尾气污染的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开展电动汽车的开发。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工作电压、放电电压平稳、低温性能好、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环境友好以及长循环寿命成为了电动汽车的理想选择。人造石墨材料是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一种,由于其结构比较稳定,因此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较高的比容量、较佳的低温充放电性能以及较高的性价比,在锂离子电池负极市场上,人造石墨的市场份额逐年增大。但是,由于人造石墨表面的活性端面较多,在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电解液会在人造石墨表面的活性端面上发生分解,造成首次库伦效率降低,同时会发生溶剂分子的共嵌入,破坏人造石墨的结构,降低其容量和循环性能。因此,需要对人造石墨材料进行表面包覆改性,以提高其首次库伦效率和容量。目前,工业上常采用的方法有溶剂法包覆和固相混合法包覆。溶剂法包覆是将包覆材料(如树脂、浙青等材料)溶解到溶剂中后与人造石墨混合均匀,去除溶剂,进而再通过碳化、粉碎等工艺得到包覆人造石墨材料。固相混合法包覆是将包覆材料(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造石墨碳负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原位聚合包覆法:首先将人造石墨加入到一定浓度的H2O2中,快速搅拌,搅拌速度为200~500rpm,搅拌时间为0.5~2小时;然后过滤洗涤,将氧化后的人造石墨加入到一定浓度的苯酚溶液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70?100℃,搅拌速度200~500rpm,搅拌时间为10~60分钟,然后按化学计量比滴加甲醛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盐酸溶液,控制溶液pH在1.9?2.3,再次搅拌0.5?2小时,然后加入适量六次甲基四胺(乌洛托品)进行酚醛树脂的固化,待固化完全后,洗涤分离样品后对样品进行干燥、碳化,得到包覆均匀的改性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石墨碳负极材料的表面包覆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原位聚合包覆法:首先将人造石墨加入到一定浓度的H2O2中,快速搅拌,搅拌速度为200 500rpm,搅拌时间为0.5 2小时;然后过滤洗漆,将氧化后的人造石墨加入到一定浓度的苯酚溶液中,加热搅拌,加热温度为70-100°C,搅拌速度200 500rpm,搅拌时间为10 60分钟,然后按化学计量比滴加甲醒溶液,滴加完成后再加入盐酸溶液,控制溶液pH在1.9-2.3,再次搅拌0.5-2小时,然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刘红光,叶学海,宫毓鹏,刘庆华,孙国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