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学奎专利>正文

对焊机的电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813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焊机的电极,其特点是将现有对焊机的固定电极和顶锻电极对应的两个压料板,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改换成电极,由此组成的一对或两对分系压合电极,提高了电接触面积约计25~50%,焊件的焊接面积约可提高10%,导电性能提高。具有方便易行,提高焊接质量(合格率可达98%以上),提高焊接效率约35%,节约电能约30%的优点、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效果,很值得推广使用。(*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对焊机的电极,应用于各种对焊机上。对焊机广泛应用于多种金属件的对接焊接上,其中的电极是对焊机的核心部件。它的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到焊接的质量和速度,同时关系到电能的节约与浪费。现有对焊机的电极是在工作台道轨上设一固定电极M和一顶锻电极N组成,将需要对接焊接的金属件,分别用两个压料板(亦称压铜,下同)压在电极M、N上,按操作规程启动电源,进行低电压大电流焊接的。上述结构存在着电接触面小,接触不良的缺限,尤其对带锈的焊件更难保证焊接质量,而且电源浪费严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对焊机电极结构上的缺限,提供一种电接触面大、接触良好的对焊机的电极。本技术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如说明书附附图说明图1和2所示,它含有固定电极M和顶锻电极N,其特征是将与电极M、N原有的相对应的两个压料板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分别改换成电极M′和N′,如此组成的分系电极及电路连接为如附图1所示,固定电极由一对电极M和M′组成,顶锻电极仍为N,将M和M′电路并联后接入对焊机输出电源相线A,电极N接入输出电源相线B,或者固定电极M不变,顶锻电极由一对电极N和N′组成,电路连接原理同上;或者如附图2所示,固定电极和顶锻电极分别由两对电极M和M′、N和N′组成,将两对电极分别并接后,再分别接入对焊机输出电源的相线A和B。由于本技术提高了对焊机的电接触面积约计25~50%,焊件的焊接面积约可提高10%,导电性能提高,较现有电极的对焊机,具有提高焊接质量(对焊合格率可达到98%以上),提高对焊效率约35%,节约电能约30%的经济效溢和积极的社会效果;同时具有方便易行、适用于多功能对焊机应用的优点,所以很值得推广。本说明书附图,是该技术的电极分系位置和其电路连接示意图。其中图1是将对焊机原固定电极M的一个压料板改换成电极M′的分系电极位置及电路连接示意图。图2是将对焊机原两个电极M和N对应的两个压料板分别改换成电极M′和N′的位置和电路连接示意图。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是比较方便易行的,它实质上仅是将原对焊机一对电极上的两个压料板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改换成与原电极同材质(一般为电解铜)的电极,其形状最好与原电极相同或相似,其作用仍保留压固待焊件的作用,其在对焊机上的安装以及张开和压合机构仍可仿照原压料板处置。权利要求对焊机的电极,它含有固定电极M和顶锻电极N,其特征是将与电极M、N相对应的两个压料板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分别改换成电极M′和N′,如此组成的分系电极及电路连接为一、固定电极由一对电极M和M′组成,顶锻电极仍为N,将M和M′电路并联后接入对焊机输出电源相线A,电极N接入输出电源相线B,或者固定电极M不变,顶锻电极由一对电极N和N′组成,电路连接原理同上;二、或者固定电极和顶锻电极分别由两对电极M和M′、N和N′组成,将两对电极分别并接后,再分别接入对焊机输出电源的相线A和B。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对焊机的电极,其特点是将现有对焊机的固定电极和顶锻电极对应的两个压料板,其中的一个或两个改换成电极,由此组成的一对或两对分系压合电极,提高了电接触面积约计25~50%,焊件的焊接面积约可提高10%,导电性能提高。具有方便易行,提高焊接质量(合格率可达98%以上),提高焊接效率约35%,节约电能约30%的优点、经济效益和积极的社会效果,很值得推广使用。文档编号B23K11/02GK2277315SQ9624801公开日1998年4月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0月7日 优先权日1996年10月7日专利技术者陈学奎 申请人:陈学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对焊机的电极,它含有固定电极M和顶锻电极N,其特征是将与电极M、N相对应的两个压料板其中的一个或两个分别改换成电极M′和N′,如此组成的分系电极及电路连接为:一、固定电极由一对电极M和M′组成,顶锻电极仍为N,将M和M′电路并联后接入对 焊机输出电源相线A,电极N接入输出电源相线B,或者固定电极M不变,顶锻电极由一对电极N和N′组成,电路连接原理同上;二、或者固定电极和顶锻电极分别由两对电极M和M′、N和N′组成,将两对电极分别并接后,再分别接入对焊机输出电源的相线A和 B。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学奎
申请(专利权)人:陈学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