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及天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7136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及天线,其中,所述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包括:位置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辐射体,在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通过两个由集总器件构成的第一匹配电路分别和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相连,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分别连接有由集总器件构成第二匹配电路,所述第二匹配电路未连接第一辐射体的一端接地。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更好把控调控精度,提高谐振频点的准确性,受环境影响小,且不影响天线整体尺寸。(*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及天线
技术介绍
目前基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结构实现天线都是采用辐射体之间相互耦合形成分布式电容或电感器件,由此,现有技术需要通过改变辐射体的物理结构来调整耦合形成的支路电容电感值,使分布式电容或电感在要求的频段内产生谐振,实现天线性能。因此,目前的实现方案存在如下所述缺陷1、辐射体的物理结构的调整精度无法把控。由于辐射体的物料结构与所体现的电容电感特性悉悉相关,细微的结构差异直接会导致分布式器件最终的谐振频点的准确性。2、辐射体的物料结构所体现的特性受环境的影响相对敏感,若要保证所需固定频点,需要严格的把控辐射体的物料结构,对此难度很大。3、通过设置辐射体来耦合形成分布式电容或电感器件需占用较大物理空间,影响天线整体尺寸。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及天线,可使更好把控调控精度,提高谐振频点的准确性,受环境影响小,且不影响天线整体尺寸。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可包括位置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辐射体,在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通过两个由集总器件构成的第一匹配电路分别和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相连,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分别连接有由集总器件构成第二匹配电路,所述第二匹配电路未连接第一辐射体的一端接地。较佳的,所述第一匹配电路可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串联在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较佳的,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可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所述电容和/或所述电感两两之间相互串联。较佳的,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可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所述电容和/或所述电感两两之间相互并联。较佳的,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可包括“ π ”型电路,所述“ π ”型电路包括电容和/或电感。较佳的,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可包括“Τ”型电路,“Τ”型电路包括电容和/或电感。具体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天线,可包括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中的任一种,其中,所述符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所述第二匹配电路未连接第一辐射体的一端通过连接所述天线的主板接地,以形成天线的地馈点。实施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辐射体结合具体的集总器件来形成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天线的性能可通过具体的集总器件来体现,由此避免了调整辐射体物理结构的带来的精度不准确问题,并且,采用集总器件替代部分辐射体之后,减小环境的影响,以及缩小了整个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整体尺寸,进而降低了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对天线的体积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组成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组成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组成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第四实施例结构组成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和包括该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天线,其中,该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包括位置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辐射体,在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通过两个由集总器件构成的第一匹配电路分别和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相连,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分别连接有由集总器件构成第二匹配电路,所述第二匹配电路未连接第一辐射体的一端接地。本技术实施例通过辐射体结合具体的集总器件来形 成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天线的性能可通过具体的集总器件来体现,由此避免了调整辐射体物理结构的带来的精度不准确问题,并且,采用集总器件替代部分辐射体之后,减小环境的影响,以及缩小了整个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整体尺寸,进而降低了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对天线的体积的影响。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技术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第一实施例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复合左右手传送线器件包括位置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辐射体11,第二辐射体12,两个第一匹配电路13和两个第二匹配电路14,其中,所述第一匹配电路13包括电容C11,所述第二匹配电路14包括依次串联的电感L12和电容C12(具体实现中,第二匹配电路14可包括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所述电容和/或所述电感两两之间相互串联,图1仅是第二匹配电路14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辐射体12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11之间,所述第二辐射体12通过所述第一匹配电路13的电容Cl I与所述第一辐射体11相连,而所述第二匹配电路14的电感L12未连接电容C1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11,所述电容C12未连接电感L12的一端接地。具体实现中,所述电感L12和第一辐射体11可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顶针或金属支柱(图1所示圆圈处)进行连接。本技术通过包括集总器件Cll的第一匹配电路13和包括集总器件C12和L12的第二匹配电路14替代现有技术中通过辐射体之间耦合形成的分布式器件,由此避免了调整辐射体物理结构的带来的精度不准确问题,比如,当需要特定的谐振频点时,接入符合所述谐振频点的第一匹配电路和/或第二匹配电路即可,并且,采用集总器件替代部分辐射体之后,减小环境的影响,以及缩小了整个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整体尺寸,当该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应用在天线中时,可降低了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对天线的体积的影响。图2为本技术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第二实施例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复合左右手传送线器件包括位置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辐射体21,第二辐射体22,两个第一匹配电路23和两个第二匹配电路24,其中,所述第一匹配电路23包括电容C21,所述第二匹配电路24包括并联的电感L22和电容C22 (具体实现中,第二匹配电路24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所述电容和/或所述电感两两之间相互并联,图2仅是第二匹配电路24的一个示例),所述第二辐射体22设置在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21之间,所述第二辐射体22通过所述第一匹配电路23的电容C21与所述第一辐射体21相连,而所述第二匹配电路24中的电感L22和电容C22的并联电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辐射体21,另一端接地。具体实现中,所述电感L22和第一辐射体21可通过印刷电路板上的顶针或金属支柱(图2所示圆圈处)进行连接。本技术通过包括集总器件C21的第一匹配电路23和包括集总器件C22和L22的第二匹配电路24替代现有技术中通过辐射体之间耦合形成的分布式器件,由此避免了调整辐射体物理结构的带来的精度不准确问题,比如,当需要特定的谐振频点时,接入符合所述谐振频点的第一匹配电路和/或第二匹配电路即可,并且,采用集总器件替代部分辐射体之后,减小环境的影响,以及缩小了整个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整体尺寸,当该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应用在天线中时,可降低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对天线的体积的影响。图3为本技术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的第三实施例结构组成示意图。如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辐射体,在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通过两个由集总器件构成的第一匹配电路分别和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相连,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分别连接有由集总器件构成第二匹配电路,所述第二匹配电路未连接第一辐射体的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位置左右对称的两个第一辐射体,在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之间设置有第二辐射体,所述第二辐射体通过两个由集总器件构成的第一匹配电路分别和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相连,所述两个第一辐射体分别连接有由集总器件构成第二匹配电路,所述第二匹配电路未连接第一辐射体的一端接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电路包括电容,所述电容串联在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复合左右手传输线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电容和至少一个电感,所述电容和/或所述电感两两之间相互串联。4.如权利要求1或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龙韩伟强罗振宇王吉钊刘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