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频带的卫星通信天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4713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28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宽频带的卫星通信天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包含加载微带板,所述加载微带板下方为第一金属腔体,第一金属腔体上有一个以上的方孔,所述第一金属腔体下方为水平极化的馈电微带板,所述水平极化的馈电微带板下方为第二金属腔体,所述第二金属腔体下方为垂直极化的微带板,所述垂直极化的微带板下方为第三金属腔体,所述第三金属腔体上有一个以上的方孔,所述第一金属腔体、第二金属腔体、第三金属腔体均为空心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天线采用分层布局,通过三种金属腔体,将两种极化的馈电网络分开,有效地减少了两种极化之间的耦合现象,解决了复杂的网络布局问题。2、有效地展宽了微带阵列天线的工作带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天线
,尤其涉及宽频带的卫星通信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当今的动中通系统中,天线采用的是双线极化天线,通过合成技术,使得合成极化的方向和要对准的卫星极化方向一致,以便最大限度地接受卫星信号。当今的动中通天线工作频率是在Ku波段,为了提高系统的信噪比,需要采用高增益的天线。如果用平板天线来实现,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馈电网络烦琐,按照常规的布局,不同极化的网络往往会太近甚至会有交叠现象。正因为这个原因,目前市场上尚未出现高性能的平板动中通天线。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的目的为了提供一种高性能的宽频带的卫星通信天线结构。为了达到如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包含加载微带板,所述加载微带板下方为第一金属腔体,第一金属腔体上有一个以上的方孔,所述第一金属腔体下方为水平极化的馈电微带板,所述水平极化的馈电微带板下方为第二金属腔体,所述第二金属腔体下方为垂直极化的微带板,所述垂直极化的微带板下方为第三金属腔体,所述第三金属腔体上有一个以上的方孔,所述第一金属腔体、第二金属腔体、第三金属腔体均为空心结构。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加载微带板为环氧玻璃钢烯材料,介电常数在3. 4 M 3. 6之间,加载微带板的厚度在1. 5mm 2mm之间。本技术进一步技 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腔体和第二金属腔体的厚度为3mm 5mm,所述第三金属腔体的厚度为5mm 6mm。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方孔为正方形,方孔的边长为天线中心频率子在空气中传播波长的1/2。本技术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金属腔体、第二金属腔体、第三金属腔体三者上的方孔均有一个以上且在其上均布。采用如上技术方案的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天线采用分层布局,通过三种金属腔体,将两种极化的馈电网络分开,有效地减少了两种极化之间的耦合现象,解决了复杂的网络布局问题。2、有效地展宽了微带阵列天线的工作带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总体结构侧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金属腔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加载微带板;2.第一金属腔体;3.水平极化的馈电微带板;4.第二金属腔体;5.垂直极化的微带板;6.第三金属腔体;7.方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天线结构布局主要包括加载微带板I,第一金属腔体2,水平极化的馈电微带板3,第二金属腔体4,垂直极化的微带板5,第三金属腔体6。如图1所示,加载微带板I采用环氧玻璃钢烯材料,介电常数在3. 4…3. 6之间,微带板的厚度在1. 5mm w 2mm之间。如图1,如图2所示,加载微带板的下面是第一金属腔体。腔体是空心结构,通过在厚度为3_ - 5mm铝板上铣出方孔7而成,方孔7的边长为天线中心频率子空气中波长的1/2。如图1所示,第一金属腔体板的的下面是水平极化的馈电微带板。水平极化的微带板采用介电常数为2. 55 - 2. 65的介质材料。如图1,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水平极化的微带板下面是第二金属腔体。腔体是空心结构,第二金属腔体与第一金属腔体的构造完全相同,也是通过在厚度为3mm M 5mm招板上铣出方孔7而成,方孔7的边长为天线中心频率子空气中波长的1/2。如图1所示,第二金属腔体板的的下面是垂直极化的馈电微带板。垂直极化的微带板也采用介电常数为2. 55 - 2. 65的介质材料,材料类型完全同水平极化的馈电微带板。如图1,如图2所示,垂直极化的微带板下面是第三金属腔体。腔体厚度为5mm ^ 6mm,空心结构,上面分布一系列方孔,方孔的边长为天线中心频率子空气中波长的1/2。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宽频带的卫星通信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加载微带板(1),所述加载微带板(1)下方为第一金属腔体(2),第一金属腔体(2)上有一个以上的方孔(7),所述第一金属腔体(2)下方为水平极化的馈电微带板(3),所述水平极化的馈电微带板(3)下方为第二金属腔体(4),所述第二金属腔体(4)下方为垂直极化的微带板(5),所述垂直极化的微带板(5)下方为第三金属腔体(3),所述第三金属腔体(3)上有一个以上的方孔(7),所述第一金属腔体(2)、第二金属腔体(4)、第三金属腔体(3)均为空心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宽频带的卫星通信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加载微带板(I),所述加载微带板(1)下方为第一金属腔体(2),第一金属腔体(2)上有一个以上的方孔(7),所述第一金属腔体(2)下方为水平极化的馈电微带板(3),所述水平极化的馈电微带板(3)下方为第二金属腔体(4),所述第二金属腔体(4)下方为垂直极化的微带板(5),所述垂直极化的微带板(5)下方为第三金属腔体(3),所述第三金属腔体(3)上有一个以上的方孔(7),所述第一金属腔体(2)、第二金属腔体(4)、第三金属腔体(3)均为空心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频带的卫星通信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载微带板(I)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臧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多赫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